2024年9月28日是第18个“世界狂犬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打破狂犬病界限”。为提高辖区居民对狂犬病防治工作的重视,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提高群众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我院于2024年9月28日在医院大门口开展“世界狂犬病日”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活动现场,医护人员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过往群众发放狂犬病防治宣传资料,包括狂犬病的危害、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被动物咬伤后的正确处理方法等。同时,还通过展示图文并茂的宣传彩页,生动形象地向群众介绍狂犬病的相关知识。
此次活动让群众了解到狂犬病可防不可治,暴露后要及时接种疫苗,提高群众对狂犬病防控重要性的认识,促进了群众文明养犬的良好行为习惯,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贡献力量。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狂犬病被称作是“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全球每10分钟就有1人死于此病。狂犬病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传播途径
狂犬病主要通过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传播。病毒存在于感染动物的唾液中,当人被咬伤或抓伤后,病毒可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此外,极少数情况下,也可能通过黏膜(如眼结膜)被感染动物的唾液污染而传播。
二、临床表现
1. 潜伏期:一般为 1 至 3 个月,短则不到 1 周,长则 1 年以上。潜伏期长短与病毒的毒力、侵入部位的神经分布等因素有关。
2. 前驱期: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全身不适症状,同时伤口周围可能有麻木、刺痛、瘙痒等异常感觉。
3. 兴奋期:患者逐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表现为极度恐惧、烦躁不安、对水、风、声等刺激极度敏感。在听到水声或看到水时,可引起咽喉肌痉挛,即“恐水症”。此外,还可能出现大汗淋漓、流涎、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症状。
4. 麻痹期:患者逐渐安静下来,出现肢体软瘫、眼球运动失调、下颌下坠、面无表情等症状,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三、预防措施
(一)避免接触
1. 远离野生动物:野生动物如狐狸、狼、蝙蝠等可能携带狂犬病毒,尽量避免接触它们,不要逗弄、捕捉或投喂野生动物。
2. 小心流浪动物:流浪狗、流浪猫等居无定所,未接受疫苗接种的可能性较大,不要随意触摸或接近流浪动物,尤其是看起来行为异常的动物。
(二)宠物管理
1. 定期接种疫苗:家养的狗、猫等宠物一定要定期接种狂犬病疫苗,这是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通常宠物在出生 3 个月后就可以开始首次接种,之后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加强免疫。
2. 佩戴身份标识:为宠物佩戴项圈和身份标识,上面注明宠物的名字、主人的联系方式等信息,万一宠物走失被他人捡到,可以及时联系到主人,避免宠物成为流浪动物增加狂犬病传播风险。
3. 避免宠物打架:看管好自己的宠物,避免它们与其他动物打架,减少被咬伤的风险。
4. 及时处理伤口:如果宠物在外面与其他动物发生冲突后受伤,要及时为其处理伤口,用肥皂水清洗伤口,然后涂抹碘伏等消毒剂,并观察宠物的行为是否有异常,如有异常应及时带宠物去看兽医。
(三)个人防护
1. 不招惹动物:即使是熟悉的宠物,也不要过分招惹它们,避免激怒动物导致被咬伤或抓伤。
2. 学习正确应对:如果遇到动物攻击,要保持冷静,尽量避免惊慌奔跑,以免引起动物的追赶。可以用物品遮挡身体,缓慢后退离开现场。
及时处理伤口:如果不幸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反复冲洗伤口至少 15 分钟,尽可能挤出伤口中的淤血,然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并尽快前往医院或疾控中心进行进一步处理,包括接种狂犬病疫苗和必要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总之,狂犬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但只要做好预防措施,就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如果不幸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应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以避免感染狂犬病病毒。
声明:关于狂犬病科普知识来源于滑县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回顾
医院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