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在妈祖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和影响

文摘   2024-08-28 21:11   福建  

全文字数:4231字

阅读时长:11分钟

妈祖文化是福建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张靓丽名片。随着妈祖信俗作为中国唯一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妈祖祭典与黄帝陵祭典、祭孔大典并称为中华三大祭典,妈祖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仙游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民风淳朴,晚唐以来,地有“佛国之号”,神奇之迹、高僧大德,层出不穷。北宋雍熙之后,妈祖信仰蔚然成风。目前,全县共有80多座天后宫,妈祖文物众多,为妈祖文化研究和传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廖鹏飞是妈祖文化传播第一人

仙游人廖鹏飞是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特奏名进士。绍兴二十年(1150年),他受涵江人、承信郎李富之邀,撰写了《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这篇记记载了宣和癸卯年(1123年)给事中路允迪出使高丽,在海上遇到风浪,同行的7条船均遇难,唯独他乘坐的那条船平安无事。原来是船上的保义郎李振向老家涵江圣墩庙的妈祖求助,“女神登樯竿,未旋舞状,俄获安济”。后来徽宗皇帝赐“顺济”庙额给圣墩祖庙。这是妈祖第一次受到皇帝的赐封。

廖鹏飞这篇记首次记载了妈祖姓氏林,湄洲屿人,是“湄洲神女”,世传“通天神女”。“初,以巫祝为事,能预知人祸福。岁水旱则祷之,疠疫崇降则祷之。海冦盘互则祷之,其应如响。故商船尤籍以指南,得吉卜而济,虽怒涛汹涌,舟亦无恙。”廖鹏飞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原载于《圣妃灵著录》和涵江《白塘李氏族谱》,是目前已知最早记载妈祖救海难、抗海寇、助抗旱、防疫情,由人变神的文献史料。

廖鹏飞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原载《圣妃灵著录》)

59年后,即南宋嘉定己已年(1209年),李俊甫编纂的《莆阳比事》也记载,“湄洲神女林氏,生而神灵,能言人休咎。死,庙食焉。”(今湄洲、圣屯、江口、白湖,皆有祠庙。)宣和五年(1123年),路允迪使高丽,中流震风,八舟溺七。独路所乘,神降于樯,安流以济。使还,奏闻。特赐庙号‘顺济’,累封夫人。今封灵惠助顺显卫妃。”《告词》云:“居白湖而镇鲸海之滨,服朱衣而护鸡林之使。”(《白湖庙碑》)

宋李俊甫编纂的《莆阳比事》
107年后,即宋宝祐五年(1257年),仙游县尉黄岩孙编纂的《仙溪志》也记载:“顺济庙,本湄州林氏女,为巫,能知人祸福,殁而人祠之,航海者有祷必应。宣和间赐庙额,累封灵惠显卫助顺英烈妃,宋封嘉应慈济协正善庆妃。沿海郡县皆立祠焉。”又载:“三妃庙。在县东北二百步。一顺济庙,本湄州林氏女,为巫, 能知人祸福,殁而人祠之,航海者有祷必应。宣和间赐庙额累封灵惠显卫助顺英烈妃,宋封嘉应慈济协正善庆妃。沿海郡县皆立祠焉。一昭惠庙,本兴化县有女巫,自尤溪来,善禁咒术,殁为立祠。淳熙七年赐庙额,绍兴二年封顺应夫人。一慈感庙,即县西庙神也。三神灵迹各异,惟此邑合而祠之,有巫自言神降,欲合三庙为一,邑人信之,多捐金乐施,殿宇之盛,为诸庙冠。俗名三宫。”

“妈祖”称呼最早见载于仙游

《阙下过坑林氏族谱》

“妈祖”始名林默、林默娘,又有“湄洲神女、通贤神女、娘妈、灵女”等各种称呼。随着宋代以后历朝皇帝的不断勅封,称呼由“夫人、妃、天妃”,升至“天后、天上圣母”。但是,长期以来,民间仍习惯以称“妈祖”为多。据目前已知的各种志书和族谱考证,有关妈祖的最早记载有以下几种志书: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台湾首任知府蒋毓英纂修的《台湾府志》,在卷一《风信》条目中出现了“妈祖”称号,其中有“三月念三日妈祖飓”,“真人多风,妈祖多雨”。真人即是指“保生大帝”吴夲,“妈祖”即是指林默。这是台湾首次出现“妈祖”名称。

康熙三十年(1691年),高雄旗后妈祖宫建成,并立了《垦耕契文》碑。碑文记载:“隨置妈祖宫一座,坐西南,向东北,众祀妈祖婆为境主”。这是台湾首次出现以“妈祖”之名建的宫庙。

仙游大济镇蒲山村《阙下过坑林氏族谱》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郁永河参加赴台湾采硫之役,著有《采硫日记》,又名《禆海纪游》,其中《天妃神》一文称“海神为妈祖最灵,即古天妃神也。凡海舶危难,有祷必应,多有目睹神兵维持,或神亲自救援者,灵異之跡,不可枚举。”

雍正八年(1730年)浙江总督李卫《为敬呈(建造海宁海神庙)庙工图式恭请圣鉴指示》奏折中称:“南省所称海洋灵神惟天妃为最,历朝俱有褒崇,康熙十九年曾加封号,闽浙土人称为妈祖。”

乾隆年间出版的《陔余丛考》一书中,载有赵翼的《天妃》一文,引用其同乡陆广霖进士之言:“台湾往来,神跡尤著,土人呼神为妈祖。倘遇风浪呼妈祖,则神披发而来,其效力立应;若呼天妃,则神必冠帔而至,恐稽时刻。妈祖云者,盖闽人在母家之称也”。

过去,不少人认为“妈祖”的称呼始于闽南,后传台湾,又从台湾传回湄洲。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仙游县大济镇蒲山村有一本修于明天启年间的《阙下郭坑林氏族谱》。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当地发水灾,族谱被水浸泡受损。唐旌表孝子林攒公仙溪二十四代孙林朝裕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重新抄写。这套族谱是现存最早的莆田林氏族谱,至少有340多年了。族谱中记载:“天妃妈祖林氏,出自吾族。毓诞湄洲,而神灵赫濯,利国济民,无叩不应。自宋至今,无君不褒赠。种种奇迹,俱载《灵著录》。慨及庚申(1680年)之岁,水灾弃田,家藏书被淹没。今时撮其一二,亦以不忘云。”这是目前已知有文字记载的“妈祖”称呼的最早来源。可见,妈祖之称始于明清时的莆仙一带,非闽南或台湾。

按莆仙民间传统说法,妈祖是祖家或娘家的长辈。林朝裕“阙下林氏”始祖林韬与妈祖林默“九牧林”始祖林披为同胞兄弟,故《阙下过坑林氏族谱》称妈祖“出自吾族”。正因为这种血缘关系,妈祖事迹载入了仙游《阙下过坑林氏族谱》,也成就了他们的荣耀。

仙游尚存两尊古代妈祖神像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仙游众多的天后宫几乎都受到破坏,目前鲤城街道贝垅宫尚存两尊据传为宋代的妈祖和吴妈神像。位于今鲤城街道贝垅村的贝垅宫疑为宋代的慈感庙,宫前有株千年古榕树。据宋黄岩孙编纂的《仙溪志》记载:“慈感庙,在县西一里。神姓陈氏,本汾阳人。生为女巫,殁而人祠之。妇人妊娠者必祷焉,神功尤验。端平乙未(1235年)赠庙额,嘉熙戊戌(1238年)封灵应夫人,寻加封仁惠显淑广济夫人。宝祐年间封灵惠懿德妃。”贝垅宫奉祀妈祖、陈靖姑、吴妈。除了贝垅宫,枫亭镇海滨村灵应堂也保存了一尊南宋时期的妈祖神像,已被列为莆田市二级文物。

贝垅宫全景
宋黄岩孙编纂的《仙溪志》
仙游人王里为妈祖父母请谥

修于宋宝祐五年(1257年)的《仙溪志》记载:“顺济行祠,在枫亭市西,里人崇奉甚谨,庙貌甚壮。神父林愿,母王氏,庙号祐德。宝祐元年,王教授里请于朝,父封积庆侯,母封显庆夫人。妃之正庙在湄州,而父母封爵自枫亭。”(详见《明著录》。)

成书于开庆元年(1259年)的《临汀志》也记载:“宝祐元年,王教授里请于朝,父封积庆侯,母封显庆夫人。”

王里是南宋词人、仙游慈孝里王迈的从侄,宝祐四年(1256年)文天祥榜进士。初授广州文学、光禄寺丞,后为都官员外郎。

枫亭妃庙是最早的妈祖分灵庙之一

据宋代刘克庄的《新建枫亭妃庙记》记载:元符初,水漂一炉,溯沿而至。夜有人感梦曰:“湄州之神也。”当时枫亭人就在锦屏山下建了几间房子,奉祀湄洲女神,始称“海神庙”。绍兴至嘉定间,乡人林文可和蔡定甫先后进行了扩建,但是不久又圮。绍定间,乡人林谦父捐金,在王南叔的协力下,妃庙终于完工。

枫亭妃庙全景

涵江圣墩祖庙建于元祐元年(1086年),比枫亭妃庙早13年。江口妈祖庙建于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白湖顺济庙建于绍兴三十年(1160年)。据明黄仲昭《八闽通志》记载,平海天妃宫,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建,距妈祖羽化的雍熙四年(987年)仅12年,但宋代李俊甫《莆阳比事》和丁伯桂《顺济圣祀庙记》均无记载。

由此可见,枫亭妃庙至少是湄洲妈祖祖庙的第三座分灵庙。

现存最早的雍正皇帝御书摹匾“神昭海表”在仙游

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皇帝御书“神昭海表”匾额,赠湄洲、厦门、台湾三处的天妃神祠。当时,不少地方的天后宫都复制悬挂在正殿。仙游县度尾镇潭边村龙井宫于乾隆十年(1745年)也复制了雍正御匾“神昭海表”悬挂在正殿。由于历史久远,湄洲、厦门、台湾等地原来的御书匾额都已荡然无存,唯有龙井宫的御书摹匾尚存,如今已然成为稀罕的文物,1993年12月还被湄洲妈祖祖庙借到台湾去举办妈祖文物展。

雍正皇帝御书(乾隆十年)(1745年)摹匾
现存最早的历代皇帝勅封妈祖的匾额在仙游
妈祖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700余年间,先后36次受到历代皇帝的褒封,其中宋代14次,元代5次,明代2次,清代15次,封号从夫人、妃、天妃,到天后,封号字数长达64字,妈祖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目前,仙游尚存三块清代勅封匾额,见证了妈祖的荣耀:一是鲤城街道拱桥头二妈宫乾隆三年(1738年)的匾额;二是鲤城街道木兰街“下街林”天后宫乾隆三年(1738年)的匾额;三是赖店镇玉墩村兴龙宫同治间的匾额。拱桥头二妈宫的匾额曾于1993年被湄洲妈祖祖庙借用到台湾参加妈祖文物展。相比这块匾额,“下街林”的匾额更显得老旧,但匾额上的贴金依然闪内发亮。“下街林”与妈祖林默同宗,始祖是“九牧林”林披。

鲤城街道拱桥头二妈宫乾隆三年(1738年)的匾额

鲤城街道木兰街下街林天后宫乾隆三年(1738年)的匾额
现存最早的妈祖圣迹图在仙游

绘画是妈祖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世上尚存的妈祖圣迹图共有两套,一是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清同治年间的《天后圣母事迹图志》。二是仙游县大济镇白塔村枫塘宫收藏的清康熙年间《天后显圣故事图轴》,共有四轴,每轴十二图,每图长60厘米,宽38.5厘米。这套48张的工笔画,为清代康熙年间民间无名氏画家所作,色彩艳丽,人物、画鸟、山水无一不栩栩如生,生动地描述了妈祖从出生到升天的全过程,并描述了妈祖救海难、护国使、驱贼冦助收台等事迹,尤其是首次出现妈祖身穿红衣的形象。

2000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辰日),妈祖诞辰1040周年之际,国家邮政局从这48幅圣迹图中挑选了《妈祖诞生》《海上救难》《湄洲飞昇》《神女护使》《钱塘助堤》《涌泉济师》等6幅作品,作为特种邮资明信片发行,对妈祖文化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妈祖诞生》
《海上救难》
《湄洲飞昇》
《神女护使》
《钱塘助堤》
《涌泉济师》


新媒体编辑 | “同心福”融媒体工作室

图文 | 陈金添

侨号 CHINESEHORN
联结全球华人,弘扬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八闽乡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