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肥胖,很多小伙伴不以为然,认为不过是多吃了几口饭而已,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小伙伴们要记住,一旦胖过了头,就演变成了一种疾病,大家就要开始警惕了!
肥胖症概述
肥胖症是一种以体内脂肪过度蓄积和体重超常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肥胖是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肿瘤等疾病的危险因素和病理基础。WHO明确认定,肥胖症已是全球最大的慢性疾病。
BMI(kg/m2)=体重(kg)/身高2(m2)。18.5-23.9为正常,24-27.9为超重,≥28为肥胖。(儿童生长发育较快,一般不使用该指标)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10%为正常,超过10%-19.9%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
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作为中心性肥胖的切点。腰围是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积程度的简单、常用指标。
即腰围和臀围的比值,男性>0.9,女性>0.85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导致肥胖症的基本原因是摄入比消耗的多。根据病因,肥胖症可以分为原发性肥胖症和继续性肥胖症。
原发性肥胖症又称为单纯性肥胖,多和长期进食量大有关,造成的全身性脂肪过度积聚,不伴有明显的神经或内分泌系统功能变化,临床上最为常见。
继发性肥胖症,指由于其他健康问题所导致的肥胖。常继发于神经、内分泌和代谢疾病,或与遗传、药物有关。如:下丘脑-垂体病变、肿瘤、创伤、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或性腺功能减退、抑郁症长期服药等。
肥胖的发生发展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又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是二者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个人的生活方式起主要作用。在种族、遗传因素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肥胖的唯一有效的手段。
父母双方如果体重正常的话,子女肥胖的概率只是8%-10%;双亲中一方肥胖,子女肥胖的概率是50%;而双亲都肥胖的话,子女发生肥胖的概率就到了80%。
人体下丘脑内有两个分别管饥饿和饱食的中枢。研究发现,过度的精神刺激或是神经兴奋、疾病等因素,都可以让这两个中枢的功能紊乱,导致肥胖的发生。
很多因素会促进胰岛素的作用不足或分泌过多,导致脂肪合成增加,导致肥胖。
首先,过食性肥胖是肥胖的主要类型,摄入的能量超过需求后就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从而导致肥胖;第二是喜欢吃甜食。研究人员发现,随着食糖量的增加,体重超标的人的比例和糖尿病患者的比例会逐步上升;第三是进餐次数。研究发现,吃两次饭比吃三次饭的人发生肥胖、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明显增加。适当的限制主食,将水果放到加餐里,这样会有利于能量的平衡,有利于胰岛素起效和代谢的进行。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车代步,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活动少。比如,宅在家里,坐在椅子上,没有参加有效的户外运动,这无疑使能量消耗减少,促进了胰岛素抵抗、受体抵抗形成,导致能量代谢障碍。
尽管吸烟对体重的影响不大,但是吸烟会导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促使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而饮酒,特别是在饮酒的同时吃大量的高脂类食物,也会导致肥胖。
以治疗单纯性肥胖为主。
治法:祛湿化痰,通经活络。取手足阳明经、足太阴经穴为主
处方:中脘、天枢、大横、水分、曲池、丰隆、阴陵泉、三阴交
配穴:胃肠腑热配上巨虚、内庭;脾胃虚弱配脾俞、足三里;肾阳亏虚配肾俞、关元;少气懒言配太白、气海;心悸配神门、内关;胸闷配膻中、内关;便秘配支沟;嗜睡配照海、申脉
操作:脾俞、肾俞不可直刺、深刺,以免伤及内脏;其他腧穴视患者肥胖程度及取穴部位的不同而比常规刺深0.5-1.5寸;脾胃虚弱、肾阳亏虚者可配合灸法
推荐每日能量摄入平均降低30%-50%或降低500Kcal,或每日能量摄入限制在1000-1500Kcal的限制饮食能量。保持每日摄入蛋白质20%-25%、脂肪供能比为20%-30%、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为45%-60%。
推荐超重或肥胖成人患者每周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至少150min,每天运动30-90min,每周运动3-7天,总共达到200-300min/周;老年患者每周进行适当中低强度有氧运动至少150min,每周3-5天。
经评估有明显胰岛素抵抗,或其他相关代谢异常,可考虑用药。目前,仅奥利司他获批为非处方药,用于肥胖症治疗的处方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GLP-1受体激动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被建议用于肥胖或超重的糖尿病患者。
现行的减重代谢手术主要包括袖状胃切除术(SG)、Rounx-en-Y胃旁路术(RYGB)或联合术式等。目前,中国普遍采用SG和RYGB两种术式,都能实现显著的体重减轻和2型糖尿病缓解。手术主要适用于成人或16岁以上重度肥胖个体,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多维度评估,术后要坚持长期随访,继续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管理,代谢手术的疗效可长期维持。
挂职得荣县人民医院中医康复主任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主治中医师 康复治疗师
亚太肥胖与肌肉衰减代谢联盟 理事
四川省医学科技创新研究会肥胖与代谢性疾病分会 常务委员
四川省医学转播学会减重代谢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肥胖与糖尿病外科专业委员会 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肥胖与多学科第一届联合委员会 委员
发表SCI论文2篇
擅长:内科综合减重治疗,颈肩腰腿痛针灸康复治疗
▼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
编辑(一审)丨邓娜娜
责编(二审)丨艾迪
总编(三审)丨王乾帝
投稿邮箱丨 804384761@qq.com
新闻热线丨13990454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