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黔东南州在打造宜居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黔东南州继续将这一工作纳入“十件民生实事”,以整村推进为抓手,大力推动农村户用卫生厕所的新建和改建,以及行政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治理。通过一系列环境综合治理与文明建设举措,不仅塑造了整洁有序的乡村形象,更培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与淳朴民风。
走进麻江县宣威镇卡乌村,村里的连户路、村民的房前屋后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据了解,为了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卡乌村结合实际制定了《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实施方案》,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让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更具可操作性。
“我们村通过聘请保洁员清扫公共区域卫生、召开院坝会、张贴标语、入户宣传、定期转运垃圾、开展家庭环境卫生户评选等系列措施,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我们村庄的颜值。”麻江县宣威镇卡乌村副主任田应能说。
垃圾清运(杨光红 刘勇 摄)
卡乌村的生活垃圾经收集后会运送至宣威生活垃圾中转压缩站,宣威镇18个村居的生活垃圾都在这里统一处理,通过集中分类和水平分体式压缩技术,每天可以处理4万多人产生的20吨以上的农村垃圾。目前,像这样的垃圾压缩站,麻江县已建成4座,覆盖全县7个乡镇街道,并配备村级垃圾清运车50辆、垃圾转运车5辆、垃圾分类桶 3.7万个,开发农村保洁员公益性岗位598名,确保了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等工作的正常运转。
麻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乡村建设服务中心主任杨家群介绍道:“麻江县按照‘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完成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2.8万吨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91%以上,行政村正常运行率达100%,30户以上自然村寨覆盖率达97%以上。”
2024年,全州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点”上突破,带动“面”上提升,抓好垃圾收运体系、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长效保洁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完成了100个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提升工作,为美丽乡村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在雷山县丹江镇阳苟村,种植着蔬菜的翠绿农田与错落有致的民居相呼应,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跃然入目。而这样的美景正得益于阳苟村农村污水处理管网的建设使用。
“之前村里都是明沟排放,生活污水、养殖污水等全部排到明沟,很不干净,环境比较差。我们就挨家挨户去动员群众参与污水治理,直接把污水处理管网铺到农户的污水输出点。”阳苟村党支部书记杨胜通说。
昔日的阳苟村,因为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群众生活污水被随意倾倒,严重影响生产生活。2024年以来,阳苟村深入推进农村污水治理项目,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建管并重、统筹推进”的原则,将农村“厕所革命”与农村污水治理统筹推进,让农户无害化厕所改造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无缝衔接,“厕所革命”与污水治理互促互进。随着阳苟村186户、1万米农村污水治理管网的铺设完成,既解决了污水横流、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农村人居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阳苟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图片来源于悠然雷山)
“我们村里现在的居住环境变化可大了,不仅垃圾和污水都有地方处理,而且厕所也帮我们改建得更加干净方便,环境好,住着心情也更好了。”阳苟村村民杨胜超满意地说。
去污还清,乡村更美。截至目前,雷山县共有102个行政村已完成污水治理任务,共建设污水收集管网359千米,完成总投资额1.3亿元,设计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规模4330吨/日,乡村“颜值”和群众“幸福值”得到了双双提升。
小村庄折射大变化。如今,黔东南州2024年承诺实施的10个行政村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已如期完成建设,建成后共惠及群众2325户10257人。全州新改建农村卫生厕所15716户,完成州政府民生实事任务1.5万户的104.77%。一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聂蕾 刘汉钦
编审:潘 雪
统筹:张 杰
编辑:吴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