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刘国锋、南洋理工大学赵彦利院士 Nat. Commun.:超分子组装体的动态手性反转

学术   2024-11-14 12:44   江苏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对于分子层次以上的手性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自然界及生命系统中多层次手性的起源、传递与调控机制,还为新型手性材料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化学自组装体系由于受到多种非共价作用的协同影响,展现出对外界环境高度敏感的特点,并具备动力学稳定性与热力学稳定性调控下的多重组装状态和组装路径的复杂性。目前,揭示组装路径调控组装体手性动态反转的机制仍面临重要挑战。

近期,同济大学刘国锋课题组与南洋理工大学赵彦利院士合作,成功构建了一种以吡啶胆固醇衍生物(PVPCC)与金属离子(如Ag+Al3+)为组装基元的手性超分子聚合物体系。通过该设计,研究人员能够利用竞争性和连续性的组装路径来动态调节金属有机超分子聚合物的手性反转及其组装体多态性特征。该研究不仅实现了组装体圆偏振发光性能的动态可逆调控,还为进一步探索超分子体系中的手性传递与转换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于发展动态手性材料及深入理解手性科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图1)。


1. 竞争性和连续性组装路径调控的金属有机超分子聚合物的动态手性反转


该合作团队首先利用AgNO3PVPCC组装,形成动力学控制的超分子聚合物(Ag-SP I)。随后,这些配合物自发解组装成金属配合物,并重新组装成由亲金属AgI-AgI)相互作用稳定的热力学控制的超分子聚合物(Ag-SP II),并实现组装形貌从纳米纤维到纳米管的转化(图2所示)。通过变温CD光谱揭示了这两种Ag(I)/PVPCC超分子聚合物均遵循成核-增长的协同组装机制。此外,通过浓度依赖的CD光谱证实了Ag-SP IAg-SP II是由竞争性组装路径调控所致(图2所示)。基于此,作者进一步在加热-冷却的交替处理下,实现了Ag-SP IIAg-ComplexAg-SP IAg-SP II组装、解组装与再组装过程的多次循环切换,伴随手性光学信号和组装形貌的循环变化。


2. 竞争路径调控Ag(I)/PVPCC组装体系的动态手性反转和组装体多态性转变


Al(III)/PVPCC组装体系中,观察到了一种由溶剂辅助的连续组装过程。具体而言,Al(III)PVPCC形成的复合物首先会组装成含有乙醇分子参与的超分子纳米片(记作Al-SP II)。随后,通过热处理去除溶剂,这些纳米片转变成不含乙醇分子的M型螺旋纳米带(记作Al-SP I)。当组装溶液随时间延长而静置时,乙醇分子再次参与到组装过程中,导致Al-SP I自发地转化为Al-SP II,即从M型螺旋纳米带转变为纳米片,并伴随着圆二色性(CD)信号的反转(图3所示)。


3. 连续路径调控溶剂介导的Al(III)/PVPCC组装体系的手性反转


此外,研究团队还发现,在竞争路径调控下的Ag(I)/PVPCC和连续路径调控下的Al(III)/PVPCC组装体系中,不仅可以实现基态手性的可循环动态反转,同时也能实现圆偏振发光(CPL)的动态反转过程。这表明,通过精确控制组装条件,可以有效调控超分子组装体的手性和发光性质。最后,该研究团队进一步利用手性能量共振转移策略,将Ag(I)/PVPCC与硫黄素TThT)进行共组装,成功实现了基于Ag(I)/PVPCC-ThT共组装体系的动态光学信息加密功能的概念验证(图4所示)。这项工作不仅展示了超分子组装体在手性调控方面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也为开发新型智能材料和器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

4. Ag(I)/PVPCCThT共组装体系的动态信息加密


综上所述,该工作不仅深化了对超分子组装体的手性传递、放大和反转机制的理解,而且促进了动态圆偏振发光材料在信息加密和防伪等领域的应用发展。该工作近期以“Pathway-directed recyclable chirality inversion of coordinated supramolecular polymers”为题发表在Nat. Commun.上。博士生付阔为论文第一作者,同济大学刘国锋特聘研究员和南洋理工大学赵彦利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3928-5


相关进展

同济大学刘国锋课题组 ACS Nano:单向手性基元构筑双向手性全色圆偏振发光固态薄膜

华南理工朱伟、南科大余沛源、南洋理工赵彦利 Nat. Commun.:纳米隔室限域效应介导生物体内聚合反应

华南理工贾永光/施雪涛/王琳和南洋理工赵彦利《Nat. Commun.》:可聚合轮烷水凝胶3D打印的柔性传感器

西工大戴亮亮、南洋理工赵彦利团队等 Nano Today综述:用于调控肿瘤微环境正常化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深大任祥忠教授、南洋理工赵彦利教授等 Nat. Commun.:纳米复合水凝胶联合干细胞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假肢界面骨整合

华南理工朱伟教授、南洋理工赵彦利教授 Adv. Mater.:消耗谷胱甘肽的有机金属纳米佐剂用于NIR-II光热免疫治疗

重庆理工杨朝龙/南洋理工赵彦利《JACS》:交联聚磷腈纳米球促进长寿命聚合物室温磷光

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安众福教授团队与南洋理工大学赵彦利教授合作《Nat. Commun.》:多彩聚合物长余辉研究新成果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高分子科技
高分子科技®协同全球高分子产业门户及创新平台 “ 中国聚合物网 www.polymer.cn ” ,实时报道高分子科学前沿动态,关注和分享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一线科技创新设计、解决方案,促进产学研及市场一体化合作的共同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