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城乡建设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合肥市域面积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也急剧增加。在做增量的同时,合肥从未忽略过城市中庞大的存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快转变特大城市发展方式,通过推进城市更新,既留住记忆、延续城市文脉,又与时俱进、激发城市活力。首先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合肥的全新地标——新粮仓。如今,这座由老工业粮库改建的项目,华丽变身,成为了集餐饮、潮玩、运动、艺术众创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多功能新空间。
位于蜀山区怀宁路的新粮仓前身是安徽省机械化粮库,该库区原是全国18家机械化骨干粮库之一,占地共240亩,拥有双轨铁路专用线1200米,货位46个。由于时代的发展,安徽省机械化粮库的粮食储备功能的早已停止,库区闲置十年。2023年,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库区启动改造。
在更新改造中,项目把新粮仓文化的内涵装进老粮库独特的建筑外在,因地制宜,新旧辉映。完整保留双轨铁路专用线,还购入了“退役”的火车头和车厢,还原当年铁路运输粮食的景象。同时,将万吨筒仓从内部分割,成为了粮库文化和艺术类产品集中展示的区域,极大地提高了园区艺术文化氛围。
聚焦“新场景、新消费、新体验”,如今的新粮仓拥有创意零售、潮流娱乐、品质餐饮、生活美学、文创体育五大板块为主的业态体系,引进各类业态商户近200家,直接带动近10000人就业。
作为合肥城市更新的亮点项目,新粮仓已经成为我市引导社会资本,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收购、盘活老城区内有投资价值的闲散、低效房产或商业资源的典型案例。
随着近年来合肥大力推进城市更新的步伐,老城的许多记忆也在此进程中不断被刷新。在我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文旅融合向“新”发展的生动案例并不在少数。
合柴1972文创园位于合肥市包河区金寨路与天堂寨路交口,占地面积约330亩,是国内首个监狱改造项目。该项目以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相结合为方向,在原合肥监狱旧址上改建成以艺术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合柴1972文创园投资约40亿元,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包含地上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其中,老建筑改造部分有6万平方米。通过工业景观的再生,在老旧工业建筑遗产建筑中植入新兴文化业态。曾经的岗楼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如今这座位于水中央的圆堡造型建筑里,已经被徽章、冰箱贴、拼图等丰富多样的文创产品“填满”。
据了解,合柴1972文创园分三期开发建设,一、二期都已投入使用,已开放面积约14.6万平方米,现有商户156家,以私营企业为主,其中文化创意类企业116家,占比75%。正在建设的三期包含文创公寓、办公空间、低密度商业等,预计2025年底对外开放。
2024年10月1日开馆的合肥城市记忆馆,是新晋的网红打卡地。建筑主体为落成于1957年的原合肥市政府大楼。展馆时间维度重点聚焦1949-2022年合肥城市记忆,通过合肥不错、工业璀璨、街市熙攘、文化兴盛、科教兴市、城建蝶变6大板块,让大家深入了解合肥是如何从一座江淮小邑发展到如今的万亿之城。
更新不止向前,合肥城市记忆馆引入前沿的数字化展陈技术,如沉浸式光影技术、数字化交互系统、VR视觉等,共计58个展项,将合肥的今夕过往徐徐铺陈开来,为观众提供沉浸式互动体验。
城市的核心是人。除了文旅融合,合肥建设部门积极探索城市更新路径,不断改善人居环境,让“城中村”变身“城中景”。
宇汝红是龚大塘七里塘社区的居民,2019年,龚大塘鸭林冲片区启动城中村改造,经过几年建设,原鸭林冲城中村改造复建点项目已经完工,宇汝红也即将搬入新居。
龚大塘片区地处瑶海区西北部,北至板桥河、南至新蚌埠路、东至合蚌铁路、西至淮南线,约804.45亩。2019年,为助力群众安居宜居和解决南淝河环保问题,片区内陆续拆除龚大塘、鸭林冲城中村,同步盘活处置片区内欣意电缆厂等低效用地,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土地综合利用能力,提升片区品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近年来,合肥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规划引领更新、综合施策更新、数字赋能更新,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
同时,合肥市坚持城市体检先行,将城市体检作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基础。在合肥市中心城区115个详规单元中划定47个更新重点单元;强化城市设计 ,结合15分钟生活圈相关要求,完善公服配套,进一步补齐城市功能短板。
通过通过城市更新“组合拳”,既留住老记忆,又活化了新功能。如今,合肥城市更新“肥瘦搭配”、城中村改造、国企一体化运营老旧厂区改造等做法获住建部向全国推广,合肥生命线安全工程、园博园项目入选全国典型案例。2024年6月,合肥市成功入选首批城市更新行动示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