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建议,激活村级发展“一池春水”

文摘   2024-09-05 21:11   湖南  

      “咱村支书每年的基本报酬有4.88万元,年终有数千元的绩效奖励,社会养老保险还能凭据报销70%。”

  “截至5月末,全县收回集体资产295处,290个村集体共增收5250.7万元。”

  仲夏时节,行走在广袤的澧阳平原,成片金黄稻浪涌动,阳光玫瑰葡萄生产基地散发出阵阵芳香。广大村干部活跃在田间地头,谱写党群一心、干群一心抓生产促发展的壮丽凯歌。

  这源于人大代表的一件建议,激活了村级发展“一池春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澧县结出的实践硕果。

▲澧县人大代表万传文(左二)

深入澧阳街道水德庙社区

了解基层运转经费保障情况


决不辜负人民的重托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2021年8月,我当选为常德市澧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那一刻,心里无数次念叨的本已耳熟能详的几个字,字字如千金般沉重,我深感职责神圣,使命重大。

  “万代表,你能不能帮我们呼吁呼吁,我们村级运转实在有些困难!”“县财政转移支付不足35万元,支付村干部工资后所剩无几了”……

  2022年下半年,作为澧县纪委监委党风廉政宣传干部的我在镇村采访时,很多村干部纷纷反映。

  怎么办?

  “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10月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言犹在耳,催我奋进。

  接下来的几个月,我认真调研,力求真实反映财政短缺下的基层生存窘境,并给出有效对策。

  众所周知,村(居)两委是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惠民政策“最后一米”执行者,同时还承担或协助着基层党建、矛盾化解、“两非”整治等大量工作。运转经费不足、“小马拉大车”问题让村干部伤透脑筋。

  近年,县域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财政运行较为困难。经了解,2021年,澧县社区、村每年财政转移支付31万元、31.92万元;2022年分别增加到34万元、32.45万元。经费逐年有所增加,但幅度不大,难以满足运转需要。特别是,4个街道有些社区两委干部有10人左右,只能支付基本工资。每年还需承担保洁费用5万至10万元不等。2021年创卫之年,有的社区保洁支出高达20多万元。澧县虽然实现了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面清零,但多数村只有3至5万元集体经济收入。

  村居运转艰难,基层干部待遇不好,直接影响基层干部队伍的稳定,影响他们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运转经费不足还诱发“次生灾害”。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为了基本运转,想方设法套取资金。

  同时,我也了解到,各村还有部分资产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有的以极少的租金无限期承包,有的被他人无偿占有,资产资源利用率普遍较低。

  调研越是深入,村居的困境就越是紧紧牵动着我的心。代表发声刻不容缓!

  2022年12月,县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前几天,我仍在一字一句反复推敲,一个个数据再三确认,最终将撰写的《关于增加村(居)运转经费、加大力度搞好农村“三资”清理的建议》递交给县人大常委会联工委。

▲澧县人大代表万传文(左边前一)

调研澧阳街道洗墨池社区“三资”管理情况


建议得到重视

两项工作进入快车道


  “这份建议可操作性强,每个引用的数据都是准确、有出处的,非常有价值。”在县人大常委会联工委组织召开的建议归纳汇总会议上,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金贤松对我的建议给予高度肯定。

  “破解基层运转困难,要双管齐下,一方面要持续加大县财政对村居的转移支付额度,另一方面要重点搞好农村‘三资’清理。”在建议交办会上,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代表的建议与政府工作思路不谋而合,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有效参考。

  “你们村有几名村干部?平常还有哪些开支?”建议交办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宇作为分管领导率县财政局有关负责人深入基层,广泛听取镇(街道)、村(社区)负责人意见建议,扳着手指一笔一笔算细账,对承办单位建议办理情况进行督办。

  同时,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由县农村经营服务站牵头,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等单位组成的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启动。

  在“三资”清理过程中,县主要领导一线调度,协调矛盾,靠前指挥。县委书记王启武先后前往19个镇(街道),实地督导“三资”清收进度,要求镇村负责人始终将清理整治摆在首要位置抓实抓出效果。县委副书记、县长朱正权到小渡口镇红庙村、梦溪镇宋鲁湖村等地,为基层干部加油鼓劲。金贤松多次前往澧澹街道澧东村,要求村(居)两委对以往合同内容进行逐项清查,形成问题清单,逐一整改到位。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对村级“三资”从不陌生,我经常利用周末,走村入户,与村(居)干部或种养大户探讨集体经济增收大计,助力“三资”清理跑出加速度。

  全县一盘棋,两项工作突飞猛进。

  “全力保障村级组织基本运转经费,每个村41.05万元,每个社区44.29万元……”

  2023年2月,在澧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2023年度财政预算报告获得全票通过。报告村(社区)运转经费时,台下掌声经久不息。

  2024年4月,县财政局下发《关于2024年度村(社区)运转经费分配办法的通知》,再次提高村级组织基本运转保障经费。

  “三资”清理也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全面清理,全县收回资产295处,养殖水面43955亩、堰塘44113亩、耕地7380亩、林地22270亩。解除违规合同1166份,整改不规范合同2979份。修定完善了《澧县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经营管理制度》,成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登记、使用、处置的“百科全书”。

  截至今年5月底,回收欠款526.4万元,盘活集体资产资源4724.3万元,集体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124个,50万元以上的村5个,有效缓解了澧县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乏力的问题。



村级发展渐入佳境

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


  县委、县政府坚持“民生为大”,直面挑战、攻坚克难,村干部干事创业、农村“三资”清理伴随着党中央为基层减负赋能的东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势头。村级发展的“一池春水”被激活了,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今年7月,官垸镇常发村彭爱明的750亩优质早稻喜获丰收,亩产900斤。

  彭爱民是常发村种粮大户,国家级示范社的水稻合作社理事长。原来在2月初,一场雪灾将他的4000多平方米育秧工厂的钢架棚压个稀烂,眼看3月上旬就要播种育苗,彭爱民一下子慌了神。

  “常发村1组有块闲置地,距离你的稻田基地更近,能否用来建育秧工厂?”想不到第二天,村党总支书记毕家军不请自来。

  “这块闲置地用作育秧工厂,没有政策上的制约。”得到镇自然资源所的肯定答复后,毕家军与彭爱民径直来到闲置地块,商量动工新建的事儿。仅两个星期的时间就建成近5000平方米的育秧工厂。此时,离播种育秧不到一个星期。

  “现在,我们村干部的待遇提高了,村里每年的‘三资’收入也有数十万元,村干部的精力主要用在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上。”毕家军如是说。

  “6万元一次,6万元两次,6万元三次……成交!”5月17日,如东镇长福村10组村民张学长以6万元的最高价获得长福选果打蜡加工厂一年的经营权。

  该村党总支书记陈远军介绍,村里盘活“三资”增强村集体经济,近年来每年资产资源收益均在20万元以上,加之争资引项和乡贤的资助,全村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质的飞跃,湘莲、柑橘、阳光玫瑰等高效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023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74元,增长6%,位于常德市第一方阵。

  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足了,“三资”清理让一处处闲置资产资源“活”了起来,并驾齐驱,构成了澧阳平原加快产业发展、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的美丽图腾,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实验示范区、全国葡萄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省级文明村(社区)、常德市粮食生产先进县等一项项桂冠成了最生动的注脚。

  一朝当代表,一生为民情。每当触摸澧县广大农村这些渐入佳境的喜人变化时,我不禁感慨万千。或许当初我的这件建议,犹如大海中一朵小浪花,微不足道。但,不正是千万朵浪花汇聚,汇入新时代发展浪潮,才能载动万吨巨轮扬帆远航吗?


转自人民之友


编辑:刘俊闽

一审:匡宇晗

二审:王深丞

三审:张新佩

澧县人大
宣传民主法治建设、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展示代表风采、服务联系代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