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正推出系列推送,与大家共同分享我们实验室在一起看《再见爱人4》时易春丽老师的一些分析和感想。
1.
麦麦认为自己情绪是稳定的,李行亮认为是不稳定的,那我们应该相信谁?那这个里面有没有可能就是谁误导了观众?然后就是李行亮为什么非要把这个东西提出来,非要在这个时候这么说,那这个里面有没有他在离婚的时候要打一个埋伏?因为他对公众这么说了的话,实际上万一要离婚的话可能就会把麦麦放在一个非常不利的位置上。话放在这个地方来说,都可能是因为将来会抢财产,或者抢孩子要给法官看的,所以他这么做的时候是不是潜在是有一定的恶意的。
然后他还说麦麦边界感不足,可是真正麦麦边界感最不足的地方是跟李行亮之间的边界感不足,就是等于说他俩共同模糊了这个边界。李行亮说麦麦这个边界感的事情,他实际上是麦麦这个边界感不足最大获益者?李行亮在需要麦麦对他很多的付出(70%实际付出),其实他是严重逾越边界的,他要了那么多,但他不应该要那么多,即使他说降低到50%,他应该也是严重的越界的。那麦麦也给了李行亮逾越边界的照顾,在破坏边界的时候,这个部分的破坏,就是他享受了这个破坏边界里面的很多好处,甚至他在抢夺本该属于他孩子的应该获得的母亲的照顾。而这个边界感的问题,李行亮才是需要改变的,他该把对麦麦的需求降低到他对麦麦投入的关注水平,人际互动是需要有公平原则的,对于男性我们应该有要求,而不是总调整女性。
2.
李行亮说的前面这些,那说明陪伴孩子或者辅导孩子做作业的时候,麦麦就是情绪稳定的,然后李行亮在这个方面还没有麦麦情绪稳定。后面说起那些什么吵架,问题是他俩吵架的时候,到底双方的责任是什么?他在吵架中应该承担什么责任,麦麦应该承担什么责任,不能仅仅说到最后的怒气,他把这个争吵的责任都归了麦麦的一方的话,那这是非常不公平的。那如果说没有他,那他俩就没争吵了,那是不是就稳定了?这个甩锅的能力他还是很强的,那吵架是两个人在吵的,他全部都怪在了麦麦身上。从我们这些期看下来,李行亮在激怒麦麦的能力还是挺强的,每一次麦麦的崩溃,都有李行亮身影以及他的助攻。
3.
李行亮在这个舞台上,既然表演,不是该表演给他老婆看的吗?难道他求婚和示爱都是给观众看的?他当初各种求婚都是表演给观众看的?李行亮来这个节目不是奔着修复关系来的吗?这么关键的时刻,二选一,老婆高兴和不能弹错之间,他可以选择让老婆不高兴。我记得当年世界杯的时候,新西兰的队长,老婆要生孩子了,当时他们也没预计到球队能走那么远,但是那个队长说如果晋级后他之后那场不提了,要回家陪老婆生孩子呢。关键时刻,老婆不是应该排前面,何况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表演,都要牺牲老婆,这种文化真的要不得,说的这么理直气壮的,我们还是要小心了。
关于这段讨论是关于麦麦要求李行亮唱歌要看着麦麦的眼睛,麦麦全程是看着李行亮的眼睛的。李行亮给不出这个对视,可以有无数种解释,我想看一个人的眼睛其实是很吓人的,那这种要求注视本身,对于一个心理能量很弱的人,其实他是注视不了的,亦或者对于这种需要爱的凝视的感觉,李行亮可能给不出会逃避。李行亮的这个解释是不能够完全回答麦麦要求的对视他无法达成的原因的,我相信大家脑洞打开还可以有更多的解释。
4.
所以杨子得意洋洋说他的这套理论的时候,看起来在规训麦麦,但同时也在规训黄圣依,大概这也是黄圣依可能就坚决不下车了,当然也可能杨子和黄圣依本来就要离婚,但是至少杨子的规训,对他自己的婚姻没有起到任何正向作用。
杨子认为李行亮在演唱的时候三分之一看着麦麦就够了,但是对麦麦来说,麦麦会认为在你的专业底线和我之间,你选择什么?在关键时刻的时候,你是要选你老婆,因为那是你爱的人,所以对于在两者之间去选的时候,那就是要选你老婆。作为麦麦的依恋对象李行亮,他需要怎么表现对老婆的爱,不是耍大招,给看客看,而是要做给妻子看,让妻子安心。李行亮在争夺妻子的注意力的时候,还需要占50%,是超越他儿女的,他不是也要竞争自己是第一位的。
如果换成是麦麦都不去看李行亮的话,一直都不看的话,李行亮大概是不愿意的。就是如果你要求对方给你50%的这种关注的话,那你是不是能对等还给人家50%?就是这是一个公平原则,那人家看你了,你可不可以上台前跟麦麦说,我大概上台最多能看你三分之一,那麦麦你看我三分之一就可以?那人家看了你百分之百,然后你给人家回馈三分之一,那可能就是少的。就是公平原则的时候,当你做不到的时候,你可以跟对方说,我就能做到这,我对你的要求也给我三分之一就行,这样大家都舒服。
5.
这个部分,李松蔚讲的好像是PTSD的味道,但PTSD的那个闪回,和他说的这个闪回不太一样。那个闪回更像是重新经历创伤时候的场景,这个部分是在创伤应激的早期更容易出现,如果到后期还容易出现的话,那这个人的PTSD可能是非常严重的。
感觉上就是这个创伤如果是跟她幼年有关的话,那几乎所有的人,都可能去诱发麦麦的PTSD的闪回。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当麦麦和周围其他四个人去聊的时候,麦麦其实并不容易被诱发出来,你看他们也会调侃,麦麦也会跟着说什么。但是真正能让麦麦有这种类似于扳机点,启动她创伤的人只有李行亮,所以李行亮在这个里面不一定勾起的都是她早年的创伤,也许是李行亮在婚姻里对麦麦是有创伤的,毕竟只有李行亮才能扣动那个扳机,其他人并不能。所以对于麦麦来说,如果从创伤的角度来说,那李行亮是不是一个危险因素就不知道了。因为麦麦大哭大笑的时候,都会和李行亮有关,和其他人的关联并不大,虽然其他人也会越界攻击她。
这个时候往回倒推回到麦麦幼年时候的这个部分,好像节目结束后对倪萍的访谈,倪萍好像说漏嘴了,说她进节目组就有人告诉她麦麦是收养的,后来倪萍又否认了。那假设麦麦是收养的,节目组很早就知道,有可能进组的时候就知道。站在上帝的视角,无论是李松蔚要在这个部分要彰显他的专业性去挖掘麦麦的身世,以及后期全民18天都拍完,节目组也是知道麦麦的被收养的所谓创伤。我猜节目组是否在剪辑的时候,觉得不管怎么剪辑不管对麦麦有什么伤害,节目在最后一集的时候说麦麦曾经是被收养的,都可以把节目剪辑造成的伤害这个伤口可以修复了,站在上帝的视角去设计这个部分的时候,然后把麦麦置于这么危险的一个境地,然后让麦麦被置于整个的网络霸凌。我觉得这个节目组本身其实是有伦理上的问题。那如果在这个地方翻转再翻转翻回来,如果在这个过程里面,比如一个访谈节目被访谈的人万一自杀了,那你根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这个大规模的网暴有非常强烈的伦理问题。
6.
所以这些点跟麦麦幼年没有关系,可能跟她婚后生活里面的一系列的状态,其实是伤害,这个更像闪回,是有画面感的创伤性的情景。这个事不要老往原生家庭里怪,这个事情就在她婚姻里面,甚至很可能是在她生育里面,因为生育的时候是最脆弱的。那在她需要被照顾的时候,李行亮是不是做到了这个照顾?
如果你知道对方是一个创伤源的话,那是不是离开创伤源会更好?除非他不成为创伤源。所以李行亮可能需要改的地方非常多,因为他可能是麦麦的创伤源的话,那就等于说,那他需要处理的东西非常多,那如果麦麦需要创伤康复的话,对于李行亮的要求就很高。
7.
大家可以看麦麦的感觉还挺好的,就是她不太容易被别人带沟里,她可以承认说杨子说的有对的地方,但是她还是坚持,李行亮是有问题的,他需要处理好他的问题。这么一看麦麦内心还是挺强的,她可能有问题的部分是她没认为自己很强,然后她把审判她的权利交给了李行亮,由李行亮来审视她,然后她允许了李行亮可以伤害她。
8.
其实麦麦的整个的被抚养的经历并没有那么差,怎么非要在原生家庭这个地方找东西?那你要是比较,那杨子的早年那比麦麦惨多了,那他可能会有更多的创伤点。我们在原生家庭里面找这些东西的时候,那大体上没有太大的问题,该吃吃该喝喝,该关注,那该给钱也没耽误什么的话,那总体其实是向好的。麦麦觉得父母对她的否定多一些,她的父母都70多岁了,在那个年代父母好像都否定孩子吧,这是文化集体的创伤,不具备特殊性。比较重男轻女的时候,小时候因为她和哥哥年龄相差很大,麦麦的感受麦麦还是更多精力给她的。当然后续我们再分析关于她被收养,我没看后面的内容,但是侧面知道了一些,感觉也不足以支撑她的创伤。
9.
为啥非要追以前?李行亮现在不理麦麦,那就是李行亮不对的呀,得先把这块解决了就行了。如果我们觉得原生家庭有问题的话,那我们现在有替代性客体,那替代性客体做到位的话,其实我们不必去追原生家庭的这个问题。不能说李行亮对麦麦的关注做的不到位,我追到原生家庭曾经做的不到位,那李行亮就变成做不到位有理了,然后甩锅给原生家庭,就能解决问题了,这不是很奇怪的逻辑。当然李行亮不具备这个替代性客体的功能,那就直说啊,他成为不了麦麦安全的依恋对象,还会带给她创伤,那承认吧,说抱歉吧,麦麦就可以外寻了,那天天说我是这个世界最爱你的人,但是实际上做不了麦麦的依恋对象的话,这不是画大饼,妥妥的欺骗。
To be continued...
欢迎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