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高铁上,刘秀给我发了一条巨长的微信。看了之后,感慨良多。争得他本人同意,我决定把这条微信在我自己的平台上发布。
刘秀是斯凯运动康复中心的术后康复总监。他是一位出色的运动康复师、体能训练师,之前我右膝游离体手术之后,就是在他的帮助下进行的康复。现在我还能站在球场上(半场四打四),很大的功劳都归功于他。刘秀还曾经服务过郑大CUBA球队、国家滑雪队。23-24赛季耐高比赛,刘秀服务于济源一中女篮。
之所以要和大家分享刘秀的总结,一是让大家认识到一支球队的成功,要归功于一个同心协力、整体作战的团队;另外一个就是让大家意识到体能训练、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毕竟,说起康复,我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
23-24耐高赛季,本人有幸受到到济源一中的邀请,辅助济源一中女篮体能训练、伤病管理工作。一个赛季结束,队伍从东赛区第三直奔全国第二,感恩所有人的关注支持与理解,最感恩济源一中女篮教练团队与队员,给我机会展示自己,去完成队伍体能运动和康复伤病管理的多重工作,把那些年沉淀学习得来的理想化的体能训练、运动康复、伤病管理并行状态得以实现。
现代青少年篮球体系已经发展到更快速的攻防、更加团队的扩大到半场全场的战术体系、鼓励与提倡对抗的激烈程度,无氧篮球概念······这背后对教练员团队要求更高,基本功与技战术,体能与对抗,对于篮球与体能关系来说就是:体能决定你在哪个层面打球,技战术决定你在这个层面打的怎么样。对于学生篮球运动员而言,要做成两件事:一是更快的取得好成绩,以获得运动等级证书;二是更快速稳定的篮球水平与调整能力,以确保在单招考试中获取好成绩。所以,我对青少年篮球的理解就是,快、稳、狠、调整能力,一个也也不能丢。快、稳是对体能与控制的要求,狠是对意志品质的要求,调整能力是自己各类瞬间出现的问题做出判断与正确应对的要求,不被外界干扰,专注自己与团队的正常发挥。工作目标就是体能与对抗 意志品质提上去,同时伤病发生率伤病快速处理与康复周期降下来。
1、第一节课,23年大年初三,主教练说放了三天长假,我说那跑一跑吧,因为之前有过交流摸底体验课程,所以想仔细看看大家的跑动技术与能力,以及疲劳下的控制能力与执行力,15个全场6折开始了。预期结果达到了,具体表现是跑动技术太差了,转髋技巧太差了,速度也非常慢,高强度抗压能力OK,调整能力不足,这都是伤病风险,同时也不符合跑步生物力学,不符合身体供能系统的优化,也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的具体细节化。专注细节,把控节奏,打好基础,稳步推进,快速适应这是目前要做的事儿。
2、基础力量训练与动作模式优化,花了三个多月。推、拉、蹲、举、屈髋 抗旋,关节灵活性与关节稳定性的统一性;部分高三队员单招考试训练与常规训练兼顾,部分伤病队员康复与技战术训练兼顾。所有的训练都需要考虑团队整体与个体差异,考虑赛事周期与疲劳效应,考虑生物力学,考虑个体差异,考虑伤病风险,不能为了训练而训练。如果一支队伍从赛季初期到赛季结尾,练的东西都一样,那么——一场打过的比赛会重新鸣哨开球吗?人的两条腿能同时踏入一条河流吗?
3、23年4月份在上海徐汇中学举办的耐高分区赛,济源一中最终获得东区第三,之差4分进军全国八强。发现差距,发现问题,我与团队沟通了很多,包括我负责的板块所出现的动作模式问题、跑动技术问题、力量与对抗问题、体能与技战术的优化、体能与心态的平衡等等。在某些比赛的过程中,大家会发现对手的队员跑步姿态与急停技巧去判断对方的伤病因素,从而进行针对性防守布置,也会在总结会后与队员交流防守动作模式与转髋技巧,甚至在大巴车上,会提前安排防护打脚,分析视频···
4、分区赛带着遗憾结束,我看了很多遍温州中学、长沙雅丽、清华附中的比赛视频,试图在视频里发现体能、对抗、身体姿态等方面的差异与不足。5月份的时候,队伍去打了U17,从录像中逐步发现了她们的进步,但是很遗憾没有进入分区前八。接下来是备战8月底省运会9月份篮校杯,在蝉鸣蜓飞、星光流火的近三个月中,队伍练的很充足,绝对力量、离心力量、损伤预防训练、爆发力训练、线性加速减速、冥想训练···夏天快结束了,从形态学上来说,队员们一个个直角肩、蝴蝶背、下肢粗壮、腹肌凸显、目光如火;在训练动作质量与动作数量评价中,学会了全程翻高抓蹲,能闭眼完成土耳其起立、捷克起立,关节序列的优化能完成DNS训练;膝上高翻能上60公斤,北欧挺能做到17个一组,三倍伸展低位爆发蹲两倍体重,400米上1分了,6折上1.05了,甚至部分队员居然都学会了关节松动以应对偶尔的崴脚。回忆起多年以前在国家队听澳洲体能与康复体系培训时候的一个课堂片段,中国篮球男女U16的队伍,能输澳洲U16接近60分。抛开技战术,单从体能来说,我们U16是小学生,对面是高中生。量化指标包括了数量指标速度 Kg 等,还包括了质量指标动作模式,关节生物力学等,更包括了心理量化指标等等,这一点我们还需要学的很多。
这个阶段,除了身体状态提升,更多的是不断的拉高队员的心态节奏、抗压能力、意志品质;以及快速调整能力,逻辑与思辨能力;每节课说的最多的两个字就是脑子,甚至每个队员最后都学会了这句批评又调侃的河南口音;不断的重复着引导她们,如果你能在更高的平台做好自己展示自己,你将会拥有更多的机会;引导她们穿更抗扭、更刚性、更优化生物力学的训练鞋,从而逐步丢掉鞋子审美的执念与偏见而注重实用主义;不断的在技战术训练过程中,将身体训练的内容得以施展与优化,从而感受到在力量房的付出是值得的;不断的在把雅礼、清华附挂在嘴边,去增强自己面对假想对手时候心态节奏;经常翻看高水平比赛与录像,偶尔在间歇时候讲诉回浦对冠军的渴望与其对打败清华附的执念,也会去分析未来赛场上潜在对手的视频,目的就是去拔高队伍内心的目标,去激发内心与强队交手学习的渴望。想去碰一碰全国冠军,去向她们去学习,去查缺补漏,因为我们的体能与对抗逐步具备了这个实力。
古人有云: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无所得。如果做事情不想求得最好过程与最好结果,那岂不是咱们身边经常听人说的一句河南话——差不多都中了?这注定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这个阶段,也因为队员忘了一些讲过或者教授过的康训练内容罚过6折;也会在她们极度疲劳过程中调整强度冥想到太阳下山,也会在天黑以后顶着璀璨星空在田径场全力冲刺,去激发身心状态···但更多的是欣慰,从表面来看是体能与对抗提升了,本质上是执行力,抗压能力增强了。8月份省运会不出意料拿了冠军,9月份篮校杯预赛,兵不血刃的打败所有对手顺利杀进决赛。
4、金秋10月,队伍就剩下一个半月多时间,因为新赛季的耐克高中联赛开始了,篮校杯、省传统校与省锦标赛也陆续开始,绝对力量、力量耐力、损伤预防、功能性力量、动作矩阵与优化、个别伤病风险运动员的康复纠正训练与治疗,这个时候在做减法。因为储备足够,需要维持比赛的身体与心理状态,同时尽可能不发生伤病,保证全员健康。
省传亚军,锦标赛冠军,篮校杯初露锋芒,预赛把碰到的对手冲的七零八落均拿下比赛,决赛大战雅礼4分落败屈居亚军。欣闻在比赛中,当职组委会与裁判长对队伍的作风高度评价。不少外省强队问主教练,你们强度这么大不受伤吗?我们确实没啥伤病,但遗憾的是运动科学在中国基层太落后了,不科学导致的伤病,扼杀了一批又一批孩子的健康与梦想。
耐高基层赛如期而至,23年冬天的郑州天寒地冻极端时刻滴水成冰,且罕见的下起了超级暴风雪,在最冰天雪地的那几天,在冰冷的郑州11中篮球馆,火热的表演正式拉开序幕,队伍瞬雷不及掩耳之势、北风吹雪般拿下循环赛所有对手顺利进决赛,决赛中兵不血刃全场压制对手顺利夺冠。
5、冬去春来,24年耐高东区赛,我告诉自己,其实已经准备好了。而我因为二阳没能在烟花三月的季节里随队出征金陵城。虽然队伍所向披靡,顺利夺取东区冠军,顺利进入八强,都是值得庆贺的事情,但是这样的成绩与我内心想的结果一样,所以我心里也非常平静,
时间顺利过渡到全国八强赛,赛前还与一些队员交流分析潜在对手,也与某些可能会成为的对手运动员请教交流,很快队伍就碰上了在夏天偶尔念叨的清华附。赛前许多人都预料这场比赛会是一边倒。但是当比赛过程直播在大家面前的时候,人们惊呆了——济源一中竟然差点把清华附拿下!遗憾的是最后一节没能顶住压力,屈居亚军。其实对我来说,这一切也是意料之中,我内心平静如水,不觉得有任何遗憾,因为我内心里面最深处想触碰的东西都触及到了,不是付出没有结果的事态。一年时光,东区第三到全国亚军,每场球能全力以赴,都能当做最后一场比赛来打,在最好的平台上展示了自己,在关键的时刻却也没能调整好自己,收获了成绩的同时,也收获了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6·、所有的比赛过程与结果,都是训练的一面镜子。是否尊重对手,是否尊重裁判,是否尊重自己,尊重接受能发生的一切结果。我常想起浙江省回浦中学罗伦指导有一次总结会说的,得有赢对方30分以上的能力,最后才可能把比分定格在赢10到15分。与临海一样同属于大省小城,但更小的济源没有通高铁机场直通到省会城市,如果想打出来,得练完力量会去跑400、200、100,而不是练完力量去喝水补液休息;这何尝不像像我一样的那些小镇做题家们,卑躬屈膝锐意进取,风霜刀剑不断修炼,愿终成为意气风发少年郎,功与名成顶峰见!
7、花开花落,光阴流水,结束意味着开始,征程再起时,愿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