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近年来,面对突出的工业用地矛盾和日益升级的产业转型压力,我市以“亩产论英雄”改革为切入口,聚焦企业提质增效和破解用地难题,着力将亩均理念贯穿于项目招引、企业服务、产业升级的全周期过程,努力在企业亩产效益评价、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打好组合拳,将稀缺资源更多投向效率高、效益好的企业,探索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我市首先以“系统思维”打造更加科学的亩产效益评价体系,坚持评价全环节覆盖、县级主体和三级联动相结合,因地制宜创新建立评价指标“五本台账”,目前已累计归集宜春市工业企业有关数据100余万条。其次以“市场思维”打造资源跟着亩产效益走的要素保障环境,出台《深化“亩产论英雄”改革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唤醒“沉睡资源”,提高用地节约集约水平。同时以“法治思维”打造土地集约利用率最高的项目投资环境,通过建立闲置土地及资产项目“户口档案”,实施“七个一批”,对全域工业低效用地进行分类清理,对清理闲置土地进行考核评价,实现“增资增效不增地”。还以“生态思维”打造节能降耗低碳的绿色发展环境,严把“入口关”,加快企业智改数转网联,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全力打造锂电新能源采、选、冶环节“产业大脑”。目前我市已实现亩均效益稳步提升,土地利用集约高效的同时产业生态已初步形成,2024年共有2517户规上工业企业参加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参评率100%。全市规上工业亩均税收从2020年的12.54万元/亩,提高到现在的16.35万元/亩。在带动作用下,全市“亩产领跑者”示范作用明显,市场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全市研发经费占营收比重从2020年的1.7%,提高到现在的2.29%。截至目前,宜春有省级“小灯塔”企业培育名单13家,数量列全省第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45家,分别列全省第二、三;本土制造业上市企业达到15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1家,打造全国质量标杆项目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