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蛇年就要到了!
你可能不知道,中国有着悠久的蛇崇拜历史,考古学家在许多遗址中发现大量的蛇形装饰品,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在中国神话故事里,人类的始祖伏羲和女娲就是人面蛇身,夸父则是双手操蛇,许多神仙与蛇都有着难解之缘。
在古希腊神话中,医学创始人之一阿斯克勒皮俄斯在行医的时候,总会带着一根蛇杖,由此无论是医学院的校徽、救护车,还是急救标识上,都有蛇的身影。在古埃及神话中很多女神都是蛇身,南非布须曼神话甚至认为人是由蛇演变而来。圣经上说,蛇是上帝耶和华造的万物中最狡猾的一种。由于它的引诱,使在伊甸园中的亚当和夏娃偷食了禁果,他们因此被赶出伊甸园,从此人类才有了“原罪”。那些外表美丽、内心阴险狠毒的女人被称作“美女蛇”。在某些地区,警察或记者乔装打扮搜集证据的行为被称作“放蛇”。所以我们能在有关侦破、间谍内容的文艺作品中发现,“蛇”常常用来代指卧底和间谍。这部1973年上映的经典谍战片就取名为《蛇》(法语:Le Serpent)。巴黎机场,苏联驻法国参赞弗拉索夫上校等待着踏上回国的飞机。突然间,一向稳重的他仿佛鬼上身,一反常态、慌慌张张地向警务室请求政治避难,并拒绝苏联大使馆一等秘书和夫人的劝阻,坚决拒绝返回苏联。法国情报局很快意识到,弗拉索夫是一条可遇不可求的大鱼。局长贝尔东很快将弗拉索夫带走,试图从他口中撬出有用的情报。然而,弗拉索夫却守口如瓶,他只要求尽快前往美国大使馆。美国驻法大使亲自接走了弗拉索夫,并将他送往位处华盛顿的美国中央情报局。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戴维斯对弗拉索夫的叛逃持怀疑态度,但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测验和审讯,最终确认了他的诚意。弗拉索夫将最高机密——苏联克格勃渗透北约的间谍网和盘托出,瞠目结舌的美国人才明白,位居关键地位的西德将军、法国情报高官都是苏联间谍。随着深入调查,北约内部的大清洗开始了,一系列北约高层官员接连离奇死亡......对于间谍的起源,世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夏朝的女艾是史上第一位间谍,有人则认为是古希腊传说中特洛伊木马里的众人。少康是夏朝的第六位君主,他为了复国,派女艾潜入敌对势力寒浞的内部刺探情报。女艾成功地赢得了寒浞之子浇的信任,并获取了关键的情报,最终帮助少康成功复国,史称“少康中兴”。优秀的谍战故事也必然带有历史的厚重感,总能将观众拉进那个风云诡谲、暗流涌动的时代之中。《蛇》改编自法国作家皮埃尔·诺德在1971年出版的间谍小说《第13个自杀者》。皮埃尔·诺德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传奇人物,他最初是电影编剧,二战前被法国情报部门吸纳,成为一名以电影人身份为掩护的间谍。二战期间他是地下抵抗组织的领导人之一,战后以上校军衔退役,全身心投入文学创作。凭借如此丰富的经历,他创作了80部间谍小说,被誉为法国间谍小说之父。《第13个自杀者》就是以1961年苏联克格勃少校阿纳托利·戈利岑叛逃西方,继而引发英国情报史上的最大丑闻“菲尔比事件”以及法国脱离北约为背景创作的。哈罗德·金·菲尔比是冷战时期最著名的双面间谍之一。他在剑桥大学期间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后被克格勃招募,成功打入英国秘密情报局,为苏联提供了大量重要情报,最终暴露并逃亡苏联。他的背叛对英国情报机构造成重大打击,至今仍具深远影响。电影《蛇》拍摄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正处于美苏两大阵营冷战冰点,第四次中东战争、石油危机、阿富汗冲突相继爆发,国际局势瞬息万变。在这场冷战中,法国的地位十分尴尬,其中的原因得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说起。作为国际强国,法国却在二战中发挥不甚理想,国土被摧残得满目疮痍,早早举起白旗。战后,美国为了对抗以苏联为主的东方阵营,在欧洲建立了经济援助计划,与英法两国共同创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总部坐落于法国巴黎。而身为北约体系创始成员国之一,法国却无法参与北约内部理事会,处处遭到美英两国排挤。对于当年蒸蒸日上的美国,没有反抗资本的法国只能选择忍气吞声。而那个与自己打打闹闹上千年的邻居——英国突然骑在自己脖子上,法国势必要争一口气。1966年,作风强硬的时任法国总统戴高乐不顾欧洲各国与美国的压力,义无反顾地退出了北约军事一体化体系,并与东方阵营媾和。但戴高乐的强硬政策与其国力很不相符,美国见状将海量经济支援转投给了西德,让西德快速完成了战后重建工作,法国则打破牙齿往肚里咽。所以该片通过一个在法的苏联间谍,揭开了英国情报部门的伤疤,嘲笑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无能,奚落了西德在北约的可怜处境,当然还有对法国自己的情报机关的自嘲。时至今日,间谍行动仍然是政治博弈、商业竞争的常见手段。英国政府通讯总部的翻译员凯瑟琳·甘恩曝光了美国国家安全局串通英国政府,试图通过非法手段影响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投票,以支持美国入侵伊拉克的计划。
《官方机密》凤凰卫视电影台
3月20日 11:05即将播出
丹麦国家广播公司曝光了一份内部调查报告,揭示了2012年至2014年间,美国国家安全局利用丹麦情报部门的合作,对多个欧洲国家的政要进行了监听和监视。
身居福佑之下,我们对间谍的了解甚少,大多来源于国内外的影视作品。但其实,有一个曾经全球闻名的远东谍报中心一直在我们身边,它就是东方之珠香港。在20世纪初,英国便在香港设立了远东情报中心,由军情五处负责。同一时期,日本知名的梅机关和竹机关等间谍机构都在香港设立了分支。国民政府当时为了方便与德国进行私下的军火贸易,也在香港设立了中央信托局来秘密开展相关业务。2005年,香港《东方日报》报道,打算用作新行政长官官邸及办公室的礼宾府,在翻修整建时被发现里面遍布窃听器。而在香港回归前,礼宾府的所有窃听器已经被彻底检查清除过一次。这说明最新发现的窃听器材均为回归后安装的。2013年,前美国中央情报局技术分析员爱德华·斯诺登在香港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称,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香港分站就设在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内,里面至少潜伏着15名特工。2019年“香港修例风波”期间,乱港分子黎智英的助理马克·西蒙就来自美国中央情报局。在一些主要的暴乱现场还发现有欧美面孔的外国人频繁打电话坐镇指挥。过去的香港之所以成为各国间谍的集中地,一方面在于香港的特殊地位,成为外国势力窥探内地的一个跳板,另一方面在于回归初期香港缺乏对间谍行为规管的法律,也缺乏相应的执法机关,在应对间谍上处于不设防的状态。2020年6月份,香港国安法的正式实施算是给香港的乱象画上了句号。在中国大陆地区,我们可能早已在茫茫人海中与间谍擦身而过。他可能是你即将面试的那家公司的HR,可能是提供兼职的“热心大哥哥”,可能是路边毫不起眼的背包客,也可能就活跃于评论区中。我国国家安全机关正在积极开展反间谍活动,提高公民的反间谍意识。网友们为此也大力造势,想出了各种角度清奇的辨别手段。这些可不是外国人或是人工智能能够轻易解答的,它们已经深深刻入了中华民族DNA里,帮助我们迅速识别人群里“行走的50万”。“行走中的50万”是一个网络用语,用来指代潜伏在我国境内的间谍,这个说法的来源是北京市国家安全局的奖励办法,举报间谍行为可以获得高额奖金。全民反间谍热情已经步入高潮,但娱乐化的同时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用《大众电影》杂志刊发的文章《〈蛇〉的启示——评法国影片〈蛇〉》的话作为本文结尾最为合适:“我们没必要因此而草木皆兵,但是,既然特务世界的毒蛇没有冬眠,我们也不要麻痹到对活动着的蛇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