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聊地理,主要关注高中地理,但不只是地理,还关注高考方面的信息和教育方面的知识,如果你对这三个方面或任一方面感兴趣,都可以点击下面名片关注本公众号,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哟!
(文前推荐,如有打扰请自动忽略)
地理人必知的奥赛——地球科学奥赛
地球科学奥赛必备 《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赛真题解析》 本书近700页、全彩印、大开本 含赛事介绍、真题集、解析集 目前上新就有优惠哦! 通过下方二维码购买 单本购买每本优惠20元 团购(20本及以上)每本优惠40元 并赠送10节《地科奥赛精讲精练》课程 扫描图书封底二维码即可获得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了解详情并购买
慧聊地理,主要关注高中地理,但不只是地理,还关注高考方面的信息和教育方面的知识,如果你对这三个方面或任一方面感兴趣,都可以点击下面名片关注本公众号,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哟!
(文前推荐,如有打扰请自动忽略)
地理人必知的奥赛——地球科学奥赛
————进入正文的分割线————
一、对大气圈的影响
1. 气温调节:水库的水体具有较大的比热容,能在白天吸收大量热量,夜晚释放热量,从而使水库周边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减小。从季节角度看,在夏季能缓解炎热,冬季能减轻寒冷,使气温年较差也相应降低。
2. 湿度增加:大面积的水库水面蒸发作用强烈,大量水汽进入上空及周边空气,显著提升了空气湿度,为降水的形成提供了更有利的水汽条件。
3. 湖陆风形成:由于水库水面与周围陆地在热力性质上存在显著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水面相对较冷,空气下沉,风从水面吹向陆地;夜晚则相反,风从陆地吹向水面,这种有规律的昼夜风向变化即为湖陆风,它对局部地区的气候和大气环流产生一定影响。
4. 雾凇奇观:在东北地区的部分水库下游河段,水库泄水时较高水温的水流出。由于水气温差较大,近水面空气被加热后,饱和水汽压增大,水汽蒸发加剧,遇冷后迅速凝华,形成小冰晶附着在树枝上,造就了美丽的雾凇景观,成为当地独特的自然现象。
二、对水圈的影响
1. 河道侵蚀加剧:修建水库后,上下游水位差增大,水流流速加快,下蚀作用显著增强,导致下游河道河床被不断冲刷,高程逐渐降低。
2. 清水下泄效应:水库能够拦截大量泥沙,下泄的水较为清澈。清水相对于含沙量高的浊水,其搬运泥沙的能力更强,进一步加剧了下游河道的侵蚀,使河床持续降低。
3. 泥沙粒径变化:在下游河道侵蚀过程中,细颗粒物优先被水流带走,留在原河道的颗粒物粒径逐渐变大,改变了河道泥沙的组成结构。
4. 水位变化:随着河床的降低,在径流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河流水位可能会出现下降现象,影响河流与周边地下水的补排关系以及河岸带生态系统。
5. 径流调节:水库对下游河段具有削峰补枯的重要作用。在丰水期,水库大量蓄水,削减洪峰流量,降低洪水灾害风险;在枯水期,放水补充下游水量,使河流下游河段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趋于平缓,保障了水资源的稳定供应,有利于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的用水需求。
6. 洪峰削减与延迟:水库能够有效削减洪峰的峰值流量,通过合理调控蓄水量,将洪水的能量分散,同时延缓洪峰到达下游地区的时间,为下游地区的防洪准备提供了更充裕的时间,减轻洪水对河岸、城镇和农田的冲击破坏。
7. 结冰影响:对于存在结冰期的河流,水库附近的河水因流动性较强,且水库深部水温相对较高,热量交换使下游河段不易结冰,维持了相对稳定的水流状态,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冬季运行产生一定影响,如保障了部分水生生物在冬季的生存环境。
8. 上游河面变化:水库蓄水后,上游水位上升,原本呈 V 字型的河道因水的填充而河面展宽,淹没了部分河谷地带,改变了上游地区的水域景观和河流地貌形态,同时也影响了上游的水流速度和水动力条件。
三、对岩石圈的影响
1. 地震诱发:大型水库若建于存在断裂带等不稳定地质构造的区域,水库蓄水后巨大的水体重量会对地下岩石产生压力,改变地壳的应力状态,有可能诱发小型地震。这种水库诱发地震虽然震级一般较小,但仍需密切监测和研究,以保障周边地区的安全。
2. 滑坡隐患:水库蓄水导致上游河段两侧水位大幅上涨,水会浸润两侧的岩体,使岩层中的软弱面摩擦力减小,起到润滑作用,增加了岩体的不稳定性,在重力和其他外力作用下,容易诱发滑坡灾害,对周边的山体生态和人类基础设施构成威胁。
四、对生物圈的影响
1. 鱼类洄游受阻:许多鱼类具有洄游习性,如长江中的中华鲟。水库的建设阻断了它们原本的洄游通道,使鱼类无法顺利到达产卵地或适宜的生存区域,严重影响了鱼类的繁殖和种群数量,对渔业资源和水生生物多样性造成损害。
2. 无脊椎动物受扰:河流下游河段泥沙量因水库拦截而大幅减少,虾类、贝类等无脊椎动物依赖的沙石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它们失去了栖息、觅食和繁殖的场所,导致数量明显减少,进而影响整个河流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结构和生态平衡。
3. 栖息地淹没:水库建成蓄水后,上游河段水位显著上升,大面积的陆地被淹没,许多生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例如云南省为保护绿孔雀的栖息地,对某些水电站的修建进行了重新评估和调整,以避免对珍稀物种生存空间的过度挤压,体现了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视。
4. 水体生态变化:水库库区内水的流动性减弱,使得有机质容易积累。在有机质分解过程中,会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导致水生动物因缺氧而数量减少;而水面植物因光照和营养物质的变化,其数量可能会有所增加,改变了水体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和生态服务价值。
5. 蚊虫滋生与疾病传播:水库上游河段水面扩大且流动性减弱,为蚊虫提供了适宜的繁殖环境,蚊虫数量增加。蚊虫作为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如疟疾、登革热等,其数量的上升会导致疾病传播概率增大,对周边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尤其是在卫生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更为明显。
五、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 能源与经济发展:大型水库往往与水电站配套建设,通过水力发电将水能转化为电能,为地区提供大量清洁电力,满足工业、农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需求,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同时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有利于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
2. 农业灌溉保障:水库能够为库区周围和下游地区提供稳定、充足的灌溉水源,确保农作物在生长关键期得到适时灌溉,减少因干旱导致的农业减产风险,实现农业的稳产、增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障粮食安全,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具有重要意义。
3. 农田排水与单产影响:在库区周围地势较低的水稻田区域,水库蓄水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排水不畅,土壤通气性变差,影响水稻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从而造成水稻单产减少。这需要合理规划农田水利设施,加强排水系统建设,以平衡水库蓄水与农田生产之间的关系。
4. 水产养殖机遇:水库丰富的水资源为水产养殖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可以养殖各种鱼类、虾类等水产品,增加渔业产量和经济效益,丰富市场供应,同时也带动了饲料加工、水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促进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
5. 旅游资源开发:水库及其周边地区往往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水域景观,可利用这些资源开发旅游业,如建设水上游乐项目、滨水度假胜地、水上运动基地等,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促进当地服务业发展,创造旅游收入,提升地区知名度和形象,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行业繁荣。
6. 航运条件改善:水库蓄水使库区上游地区水深增加,河道拓宽,通航里程得以延长,通航能力显著提升。原有港口的水深加大,可停泊更大吨位的船只,港口规模得以扩大;原本不适宜建设港口的区域因水位上升而具备了建港条件,港口数量增加,其覆盖的经济腹地范围也随之扩大,促进了区域间的物资交流和贸易往来,降低物流成本,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综上所述,水库的建设在带来诸多效益的同时,也对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了复杂多样的影响。在水库规划、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效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说明:本文转自网络。
典型例题一:(2021·浙江衢州·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乌干达位于非洲东部,是世界人均电力消费最低的国家之一。中国与乌干达合作建设的卡鲁玛水电站于乌干达北部维多利亚湖白尼罗河下游,靠近默奇森瀑布国家公园。卡鲁玛水电站为径流式水电站,此类水电站按照河道多年平均径流量及所可能获得的水头进行装机容量选择,无水库调节。在建设过程中,该项目实施“绿色施工”,打造生态友好水电站。该项目已于2018年完工并正式发电。
材料二:图1为卡鲁玛水电站位置示意图,图2为当地径流式水电站示意图。
(1)简析卡鲁玛水电站常年发电量比较稳定的自然原因。
(2)与高水坝发电站相比,说明该项目采取径流式发电站建设方式的优势。
(3)简述卡鲁玛水电站采取“绿色施工”的出发点。
参考答案:
(1)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持续时间长,变率小:受湖泊的调蓄、补给作用,全年河流径流量较大且稳定。
(2)因地制宜开发可节省投资,缩短工期;上游蓄水较少,可减少土地的淹没面积:可减少移民数量;可减少对上游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
(3)减少对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对野生动物的干扰;避免对河流产生污染;减少周边区域得水土流失;避免对当地居民和游客产生干扰。
典型例题二:(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卡鲁玛水电站虽为径流式水电站,但发电量却比较稳定。简要分析形成的自然原因。
(2)与高水坝发电站相比,说明卡鲁玛水电站采取径流式发电站建设方式的主要优势。
(3)分析在水电站建设过程中,该项目开展"绿色施工"的目的。
参考答案:
(1)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雨季较长;受湖泊的调蓄、补给作用,全年河流径流量大且较为稳定。
(2)因地制宜开发可以节省投资,缩短工期;上游蓄水较少,减少土地的淹没面积;减少移民数量;减少对上游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等。(答出其中3个要点即可)
(3)减少对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对野生动物的干扰;避免对河流产生污染;减少周边区域水土流失;避免对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干扰等。
典型例题一:(2019·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宁河是长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重庆境内的大巴山南麓。西溪河是大宁河的一条主要支流,西溪河修建有三座引水式水电站。引水式水电站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也深刻地改变了当地流域的生态环境。下图为大宁河流域图。有关机构建议在西溪河山区设立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这可以有效的保护当地的鱼类资源。
材料二 引水式水电站通常在落差较大的河段,建一条引水渠直接把水从上游引到下游来发电,基本由拦河闸、引水渠和发电厂房等组成,下图为西溪河引水式水电站示意图。
(1)据图文资料,分析引水式水电站修建拦河闸对发电的作用。
(2)评价西溪河引水式水电站建成后对A到B河段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3)为进一步保护西溪河的鱼类资源,除建立自然保护区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
(1)拦河闸通过拦截河流径流,蓄水形成水库,提高水位增加势能;可以减小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从而使水电站发电量趋向稳定
(2)引水式水电站使AB河段流量减少甚至断流;该河段水生生态环境破坏,河流水生生物被迫迁移,阻碍了鱼类的洄游通道;该河段地下水位降低,陆生植物生存环境恶化;该河段河床裸露,破坏了河流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每答对三点即可)
(3)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设立休渔期和禁渔区,适度捕捞;人工培育鱼苗,投入长江;治理污染,改善水质等(答对三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亦可给分)
典型例题二:(2019·全国)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描述不丹的地形特征。
(2)说明不丹限制木材工业发展的理由。
(3)说出不丹开发地下水电的优缺点。
(4)为不丹促进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参考答案:
(1)高原、山地广布;北部是高原、山地,南部有狭窄平原;地势北高南低,落差大。
(2)木材开发附加值低;地势起伏,落差大,开发难度大;生态环境脆弱,滥伐森林造成环境破坏。
(3)优点:环境影响小;无需库区移民。缺点:所需资金多,建设成本高;周期长,建设难度大。
(4)加强对外交流,减少对印度的过度依赖;开发旅游、水电等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典型例题三:(2017·河北保定市·高三)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宁河是长江一级支流,发源于大巴山南麓,位于三峡大坝上游,属于国家5A级自然保护区。大宁河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能满足鱼类等水生生物在不同生活阶段的要求,共有鱼类73种,其中特有鱼类13种,是长江上游渔业资源的典型代表。鱼类繁殖期多在4~6月份,鱼卵多产在浅水植物上,在静水环境中进行孵化,产卵需要适宜的温度条件,低温水会导致鱼类无法正常产卵和繁殖。下图为大宁河流域位置图。
材料二 大宁河干流修建有引水式水电站,引水式水电站通常是在落差比较大的河段,建一条引水渠或者是引水隧道直接把水从上游引到下游来发电,它会把原来的有弯度的自然河道进行截流,造成它的水量减少甚至断流。近年来大宁河流域自然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河水温度季节变化发生明显改变,鱼苗不足50年代三百分之一,地方部门为保育鱼类资源采取措施,当地渔民出现转产转业现象。
(1)试推断水电站修建后库区下游河段水温变化,并分析原因。
(2)分析引水式水电站的修建对大宁河流域鱼类生存环境的不利影响。
(3)分析当地渔民转产转业的原因。
参考答案:
(1)冬季水温升高,夏季水温降低(水温季节变化减小)。
原因:库区蓄水后,库区底部热量不易和外界交换,冬季表层水温下降时底部水温较高,夏季表层水温上升时底部水温较低,库区放水时底层水下泄影响下游河段水温。
(2)引水式水电站导致干流水量减少甚至断流,破坏鱼类生存环境;大坝阻断鱼类洄游和迁徙通道;4~6月大坝下游河段水温较低,干扰鱼类产卵和繁殖;大坝拦水和泄洪增大水位波动程度,不利于鱼卵孵化;大坝蓄水淹没上游河段,使鱼类生存环境趋于单一,鱼类多样性降低。
(3)渔业资源减少,渔业产量降低;自然保护区加大对鱼类资源的保护,限制渔业生产;三峡库区旅游业兴起,渔民转入经济收益更高的旅游观光业。
典型例题四:(2020·山东省昌乐第一中学高三月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图示地区适合修建引水型水电站的水系特征。
(2)与同规模水库型电站相比,说出墨脱采用引水型低坝规划方式的主要优势。
(3)对墨脱水电站的修建,有人支持,有人反对。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河流有弯道;两条(段)相近河流有较大水位差(有急滩或瀑布)。
(2)节省投资,缩短工期;上游蓄水较少,减少土地的淹没面积,减少移民数量;减少对流域内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3)支持∶我国有建设重大工程的实力和经验;可改善西藏地区的交通,生态环境;可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反对∶高海拔地区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墨脱地区地壳活跃,地震多发,生态脆弱;引水涵洞开挖难度大、成本高,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泥沙淤堵等问题。
典型例题五:(2021·河北唐山·高三开学考试)[选修6:环境保护]
简述清理整改图示引水式电站对M河段生态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
参考答案:
增大(恢复)M河段径流;扩大水生动植物栖息地;提高该河段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增加生物多样性,修复生态环境等。
2025高考地理资料分享
持续更新中…… 点击下方链接或者扫描二维码 即可免费保存网盘 随时可以下载
https://pan.quark.cn/s/bdc2fb1d3a93
2025高考地理资料分享
慧聊地理特别推荐:
全网两家最好的网络打印工厂
如有需要打印的粉丝朋友
长按识别下面二维码
把文档上传给他们
他们就可以把装订精美的小册子直接邮寄到你的手中!
品质好,价格廉,值得信赖!
说明:两家各有其优点,小猴云印,进入主页,有一个资料菜单,内含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个学科的大量资料,如果有用,可以直接打印;刺猬云印,首单免费,价格优惠!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高中地理宝典
(喜欢本文就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中学地理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喜欢本文就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中学地理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交流微信:16721635185
投稿邮箱:272754894@qq.com
你点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合作交流微信:16721635185
投稿邮箱:272754894@qq.com你点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