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聊地理,主要关注高中地理,但不只是地理,还关注高考方面的信息和教育方面的知识,如果你对这三个方面或任一方面感兴趣,都可以点击下面名片关注本公众号,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哟!
地理人必知的奥赛——地球科学奥赛
地球科学奥赛必备 《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赛真题解析》 本书近700页、全彩印、大开本 含赛事介绍、真题集、解析集 目前上新就有优惠哦! 通过下方二维码购买 单本购买每本优惠20元 团购(20本及以上)每本优惠40元 并赠送10节《地科奥赛精讲精练》课程 扫描图书封底二维码即可获得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了解详情并购买
慧聊地理,主要关注高中地理,但不只是地理,还关注高考方面的信息和教育方面的知识,如果你对这三个方面或任一方面感兴趣,都可以点击下面名片关注本公众号,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哟!
地理人必知的奥赛——地球科学奥赛
————进入正文的分割线————
曲流与曲峡是河流地貌中两种不同的弯曲形态,它们在形成原因、形态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
一、曲流
1.曲流的定义
曲流又称河曲(蛇曲),指河道弯曲,形如蛇行的河段,多见于河流的中下游。
2.曲流形成过程
(1)初始弯曲
当河流进入平坦地区后,随着河床坡度减小,河流下蚀作用减弱,而侧蚀作用明显,河流不断地侵蚀河岸、扩展河床,致使河道开始发生弯曲。
(2)凹岸凸岸的形成与发展
当河水行至拐弯处,由于惯性和离心力的作用,使水流向凹岸方向冲去,凹岸受到强烈侵蚀,形成深槽。同时,在河底产生向凸岸的补偿水流,将底层水流压向凸岸,把从凹岸冲下的物质搬运至凸岸,因凸岸流速变慢而堆积下来形成边滩。在横向环流的作用下,河道愈来愈弯曲,结果形成曲流。
3.曲流形成的自然条件
(1)河流流经的地区地形相对平坦
河流有落差,但不大,如果地表不平,上下游落差很大,河流向下切割的力量大于向两侧侵蚀的力量,就会形成峡谷而不是蛇曲。
(2)河流流经地面的物质要软硬恰当、松散适度
如果地面物质太硬了,河水难以下切和侧蚀;如果地面物质太软、太松散了,即使有了蛇曲,也无法保持长久。
注意:草原上蛇曲最发达,原因是草原的地表有植物根系的联络固结,使得地表有了“韧性”,就像水泥中有了钢筋,不易松散。河流一旦在草原上开始蛇行状的切割,形成的蛇曲形状能够得到很好的保留。如下图:
4.曲流形成的地貌——牛轭湖
河流在有深厚松散堆积物的平坦的地面(平原或高原)上能形成自由摆动的自由曲流,如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曲流。在自由曲流的发展过程中,河道愈来愈弯曲,上下凹岸间的曲流颈逐渐弯窄,一旦曲流颈被洪水冲决,就产生自然的裁弯取直,被截去的河弯形成牛轭湖,而裁直的新河段,以后又可能发展新的弯曲。
5.曲流对古村落分布的影响
许多河流的凸岸都有古村落聚集。这是因为曲流段凸岸的水流速度较缓,以沉积作用为主;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河岸不易坍塌,居住环境较为安全。
6.曲流段河流裁弯取直后产生的影响
(1)有利影响
改善航运条件、改善防洪条件、利于污水自净等。
(2)不利影响
河道缩短,水域面积缩小,调节气候能力下降;水流速度快,泥沙沉积减少,导致河流的营养物质减少,水生生物减少;河流沿岸堆积地貌萎缩,土壤肥力下降;河流侵蚀作用加强,河流的含沙量增多。
二、曲峡
1.曲峡的定义
是指形成于山地中的曲流峡谷,多是由古平坦地面上的曲流长期发育而成。
2.曲峡的形成过程
(1)地势平缓期——先形成曲流
在古地质时期,河流流经地势较为平缓的平原或者高原上,河流的侧蚀作用明显,导致曲流发育。这一阶段发生在古平坦地面上,地势平坦,河流流速缓慢,侧蚀作用强,形成曲流。
(2)地壳抬升期——再发育成曲峡
随着地壳的抬升,河流的下切作用增强,但由于先前已经存在的曲流河道,河流在下切时保留了原有的曲流形态,逐渐演变成了曲峡。可见,曲峡是对原先曲流形态的保留和继承,但已嵌入到深处,因此又称“嵌入式蛇曲”。如下图:
3.曲线形成后产生的影响
(1)有利影响:曲峡景观独特,有利于发展旅游业;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筑坝发电。
(2)不利影响:由于曲峡地形复杂,河谷深邃,会影响当地的交通和农业灌溉。
2025高考地理资料分享
持续更新中…… 点击下方链接或者扫描二维码 即可免费保存网盘 随时可以下载
https://pan.quark.cn/s/bdc2fb1d3a93
2025高考地理资料分享
慧聊地理特别推荐:
全网两家最好的网络打印工厂
如有需要打印的粉丝朋友
长按识别下面二维码
把文档上传给他们
他们就可以把装订精美的小册子直接邮寄到你的手中!
品质好,价格廉,值得信赖!
说明:两家各有其优点,小猴云印,进入主页,有一个资料菜单,内含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个学科的大量资料,如果有用,可以直接打印;刺猬云印,首单免费,价格优惠!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高中地理宝典
(喜欢本文就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小童地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喜欢本文就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小童地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交流微信:16721635185
投稿邮箱:272754894@qq.com
你点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合作交流微信:16721635185
投稿邮箱:272754894@qq.com你点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