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智慧民航 | 2024年智慧民航建设: 以“智”提“质” 创新“升级”

百科   2025-01-02 18:55   北京  

【视频】智慧民航导刊(策划:王丽杰 制作:王艺超 剪辑:李佳为)

到2025年,数字化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实现出行一张脸、监管一平台——这是民航局印发的《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中对2025年智慧民航阶段性建设成果的描述。自2022年《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印发以来,我国民航数字化转型有力推进、智能装备规模应用、出行体验显著改善、运行效率大幅提升、治理能力更加高效,智慧民航建设稳步推进,一个个新项目、新技术、新成果涌现。

回望刚刚过去的2024年,中国民航国产导航数据合作产品发布,电子行程单推广使用,“千穰”落地应用取得关键进展,首张国内电子邮单发布,独立平行进近(EoR)试验运行正式启动……一步一个脚印,我们正离透彻感知、泛在互联、智能协同、开放共享的智慧民航体系越来越近。现在,请跟随记者的脚步,感受2024年智慧民航建设的精彩及其产生的强劲动力。


协同合作 运行提质增效在路上


航班运行要以确保安全和正常为根本,从而实现容量、运力、时刻、航班计划与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相匹配。在智慧民航建设中,从整体布局到技术细节,从试点案例到政策标准,在确保安全和提高效率的共同目标下,一批可参考、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和案例正在形成,为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保障航班运行是一个多方协同的系统工程。航空公司、机场、空管等只有紧密合作,才能共同确保航班正常运行。2024年3月,民航局开展8项关于智慧民航建设全流程运行场景试点工作,通过聚焦机场、空管、航企统一场景意识,开展空地一体、多方参与、高度协同的全要素全流程全场景示范,以期提高民航安全保障水平和运行效率。重庆机场、西安机场、北京首都机场、成都双流机场、沈阳机场、上海虹桥机场、淮安机场、深圳机场8家单位申报的全流程运行场景试点项目入选。这些试点项目以解决发展的痛点、瓶颈问题为重点,聚焦旅客便捷出行、场面协同运行、空地协同运行、物流便捷高效等内容。

其中,“机—车—场道—设施”协同运行是提质增效的重要内容。2024年7月19日,国内首次基于5G-AeroMACS通信提升车辆跑道防侵入能力测试在上海虹桥机场顺利完成,以期通过数字化手段防止车辆侵入跑道。通过将5G-Aero?MACS通信与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相结合,大幅提高了机场、空管、航企间通信效能,有效增强了机场生产运行态势感知的能力,对于车辆防跑道侵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迈出了基于5G-AeroMACS通信“机—车—场道—设施”协同运行的关键一步。

多方协同不仅要依靠良好的交流沟通,技术迭代也十分重要。随着机场旅客吞吐量的跃升,容量饱和、空域资源紧张、安全保障压力大等问题成为很多机场发展的掣肘。2024年11月7日,两架飞机在天津滨海机场东、西跑道同时安全落地,标志着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基于RNP AR的独立平行进近(EoR)试验运行正式启动。作为EoR程序运行的重要基础,RNP AR程序航线选择灵活、导航精度更高、飞行航迹更准确,能够对机场周围障碍物和限制性空域进行有效避让。项目实施后,从最快两分钟能够落地一个航班转变为每两分钟可同时落地两个航班,理论效率提高了一倍,为大型机场解决机场空域资源受限难题、提高空中运行效率提供了全新思路。

举措不断 出行便捷高效正提速


围绕旅客行前、行中、机上全流程,民航相关单位正聚焦无感安检、快速通关、便捷签转、行李服务、机上服务等领域,优化流程、精简环节。加快新技术在民航领域的创新应用,能为旅客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智能的服务,并持续提高服务工作的数字化、智慧化水平。

从电子登机牌到行李全流程跟踪,再到电子行程单,航空出行正变得愈发便捷高效。自2024年12月1日起,我国民航旅客运输服务领域推广使用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以下简称“电子行程单”)。随着电子行程单的全面推广使用,纸质行程单印制、发放、存储、回收等带来的潜在问题将不复存在,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成为现实。

不仅电子行程单让“无纸化出行”变得名副其实,旅客享受到以二代身份证为主的“一张脸”全流程服务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2024年9月20日,北京大兴机场发布“兴享适程”服务品牌升级版。其中,国际无纸化服务使旅客的平均出行时间节约15分钟~30分钟。目前,大兴机场边检站已执行持电子登机牌办理出境边检手续。旅客如无托运行李,在航企线上渠道值机后,可直接凭有效出入境证件及电子登机牌办理边检手续。乘坐英国航空、香港航空等航班的出境旅客可享受不断升级的自动化、智能化体验,乘机全程可实现无纸化。

技术在迭代,设备在升级,但在每一次出行时,意外情况在所难免。近年来,旅客空中突发疾病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旅客生命安全。

为落实民航局《“十四五”航空运输旅客服务专项规划》的要求,2024年11月15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民用航空医学中心与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了地空远程医学支持平台试点运行。通过自主研发民航地空远程医学支持音视频平台,建设航空应急医学支持人才队伍,为机组提供专业医学支持。这一举措不仅能帮助机组做好机上应急处置,还能提升机上突发疾病旅客的应急救护水平。

深入探索 技术赋能物流更顺畅


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航空物流领域广泛应用,网络货运、数字仓库等智慧物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各相关单位正积极开展智慧物流技术和模式探索,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移动化的技术手段,不断提升航空物流综合保障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

早上在云南采摘的松茸,晚上便可出现在上海市民的餐桌上;今天预订的进口车厘子,隔天便可收到国际包裹。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航空物流业持续的智慧化升级,能够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深度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4月,民航局印发《智慧物流发展典型实践案例》,汇集行业智慧物流典型案例29个,涵盖运行保障、风险管控、综合信息平台、智慧货站等多个领域。各机场和航空公司的实践正打造出一批智慧物流样板。

在深圳宝安机场,其自建的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集成各种信息技术和数据管理功能,嵌入多项配套服务,从而实现货物站点信息的高效管理;在无锡苏南硕放机场,防隐载解决方案依托货运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从内场保障到外场保障,再到安全管控部门航班进程管控等各个环节的精细化调度与管理,提高运输保障的可控性和透明度;西部机场集团航空物流机坪无人驾驶技术应用项目通过引入先进的无人驾驶技术,建立了“人+货+场”三维立体数字空间模型,实现了机场机坪货物的快速、准确转运;中国邮政航空的邮货重量汇集与复核系统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实现了集装箱重量信息的自动采集、关联和传递以及挂签的自动打印……

更为重要的是,智慧物流建设正不断推动民航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货物信息、单证、载具、安检标准对接。数字化、信息化的航空物流业支撑着主要市场主体间数据互通,保障了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高效。

2024年9月23日,南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在南航长春始发航线上试行电子邮单,成为业内第一家使用国内电子邮单的航空公司。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国内邮单的数字化,减少纸质单据的提交、保管、数据核对等中间操作环节,不仅提高了上下游单位的工作效率,也标志着行业向着绿色物流目标又迈进一步。

智慧驱动 数据挖掘潜力“上价值”

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数据是支撑智慧民航建设的核心资源。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数据能够对民航运行状态进行全面感知、智能分析和精准决策,显著提高民航运行效率,识别潜在风险,确保航空安全。此外,数据作为民航创新的重要驱动力,能够支撑行业主体建立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在智慧民航建设中,数据的应用和管理正被高度重视,力求充分发挥数据的作用。

无论是旅客顺畅出行还是货物高效流通,随着智慧民航建设的不断深入,数据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2024年4月,民航局发布《民用运输机场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管理指南》,深化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标杆体系的要求,推动建筑信息模型(BIM)在民用运输机场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最少化的软件使用、良好的数据互用性和数据安全性等全面提高民用运输机场工程BIM应用管理能力和前期、设计、施工、运维等阶段的BIM应用水平。

导航数据是现代民航客机飞行必备的基础数据,直接关系到飞行安全和民航运行效率。2024年6月19日,由民航局空管局、波音公司、GE航空航天公司三方合作打造的中国民航国产导航数据合作产品发布。作为中国民航在导航数据生产方面“零的突破”,该产品涵盖包括国内260个运输机场、1100余条航路航线、2200余个航路点、1000余个导航台以及1.2万余条飞行程序在内的全部运输机场和航路数据,以及国内各航空公司超过3.5万条公司航路、350余条客户化飞行程序等客户化数据。国产导航数据推广应用将为国内航空公司获得数据完整、精度更高、服务及时的导航数据提供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中国民航飞行安全水平。

智慧民航建设正推动数据的汇聚、整理、挖掘和有效利用。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数据处理的“多面好手”:提高处理效率、增强生成能力、提高数据质量、实现数据多样化、促进数据创新应用以及强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

2024年8月6日,中航信移动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千穰”大模型通过中央网信办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标志着“千穰”大模型在技术落地应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该模型旨在为全行业提供智能化生成式大模型解决方案,涵盖机坪机位、航站楼、旅客服务等多个应用场景。目前,“千穰”大模型已应用于航旅纵横App及多家民航主要机构。

2024年,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成果为智慧民建设不断添砖加瓦,旅客飞得更便捷,货物流转更顺畅,民航运行也愈发安全高效。2025年,让我们继续期待民航的创新“升级”和智慧赋能。(中国民航报 记者张人尹)

(本文刊载于中国民航报2025年1月1日5版)


《智慧民航》导刊每周三

与广大读者见面

让我们一起

聚焦智慧民航建设热点

擘画全新未来

期待您的来稿!

投稿邮箱:icanews@163.com




编辑|李海燕

校对|孙文瑾

审核|程 凌


中国民航报
中共民航局党组机关报。传播民航权威信息,解读行业管理政策,报道行业发展脉络,关注民航“三基”建设,凝聚行业文化合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