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署搭载载荷交付证书,左一为汪卫华
太空非晶合金实验样品
非晶合金又被称为“金属玻璃”或“液态金属”,是近几十年来通过现代冶金新技术——快速凝固技术和熵调控理念,经过系列技术手段而得到的一类新型金属材料。这种材料兼具玻璃、金属、固体、液体等物质特性,把金属材料的强度、韧性、弹性、抗腐蚀、抗辐照等性能指标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太空等严酷环境条件下,该材料也可以正常工作,可用于火箭、卫星、飞机、坦克及雷达中的随动系统和真空密封传动,机器人手臂连接,以及精密测试领域等。在能源、信息、环保节能、航空航天、医疗卫生和国防等高新技术领域,非晶合金材料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比亚迪公司正是通过改进铁基、铜基、锆基非晶合金制备工艺,制造电池薄膜电极等。
汪卫华多年来从事非晶材料的研制、物理和力学性能及应用基础研究。近年来,他带领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科研团队,在非晶合金材料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今年7月,其团队成功将所有类型十多种单质金属,包括最难以实现非晶化的面心立方(fcc)单质金和银,制备成为室温稳定的非晶态。该成果首次从实验上证明了所有的单质金属都能形成非晶态,非晶态是常规物质的本征态和基本物质属性之一。
作为我国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9月27日发射升空,10月11日成功回收,充分发挥新一代返回式空间试验平台“育种周期短、搭载效率高”优势,圆满完成近千个种质资源空间育种试验,为我国种质资源创新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国产元器件、原材料等提供了珍贵的在轨验证机会,为我国航天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汪卫华,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课题组长,中国科学院极端条件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非晶材料的研制、物理和力学性能及应用基础研究。
“非晶物质是物质世界中最平常、最普遍、最多样化的物质,也是人类应用最古老和最广泛的材料之一,比如我们天天接触的窗户玻璃就是最典型的非晶材料。”汪卫华说。
1987年,汪卫华做本科毕业论文时开始进入非晶材料和物理领域,之后,他在攻读硕士、博士及博士后期间,一直从事非晶材料和物理研究。1998年,他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组建了自己的非晶研究团队,开始独立的非晶物质研究。
“非晶物质是典型的无序系统,其组成单元的复杂多样性和组成方式的无序性,使得它们成为最复杂和神秘、最难认识和理解的物质之一。”汪卫华说,非晶物质科学研究,其实就是在混乱和无序中发现规律和秩序,在纷繁复杂中寻求简单和美,“非晶物质因为接近有序的无序而呈现给我们一个具有无限可能性的世界。”
在这种寻找规律和美的强烈信念驱动下,汪卫华院士及其团队在非晶合金领域结出了硕果。
“非晶合金又称‘液态金属’或‘金属玻璃’,它具有优异的软磁性能,强度和硬度都高于钢材,同时又有一定的柔韧性。”汪卫华介绍,此前,我国非晶合金材料已在变压器领域实现了大规模应用。伴随着5G/6G行业的快速发展,终端产品越来越小型化、高频化,迫切要求开发能在高频下使用的绿色高效新型软磁材料,高功率对软磁材料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折叠手机也是非晶合金的应用场景之一。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编辑:朱辰婉
关注大江资讯,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