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市应急管理局会同市相关单位,采取书面会商的形式,对2月份及“亚冬会”期间全市自然灾害风险及诱发事故风险形势进行了综合会商研判,具体情况如下。
一、2月份及“亚冬会”期间天气趋势预测
二、2月份及“亚冬会”期间气象灾害风险预测
三、2月份主要自然灾害及诱发事故风险分析预测
(一)主要自然灾害风险形势
一是农业生产受天气影响较大。降雪低温天气易造成蔬菜大棚、畜禽圈舍损坏和粮食保管困难等问题;冬捕活动增多,机械、车辆、游客冰上聚集,渔业安全生产及冰面安全不容忽视。二是生态环境污染风险升高。预计2月份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总体仍然保持稳定,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可能性较小;但受供暖及节日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影响,污染物排放量将有所增加。三是洪涝、地质灾害风险较低。松嫩两江进入封冻期,发生洪涝及各类地质灾害的风险较小,个别江段受桥梁等因素影响,存在清沟或冰层较薄现象,过往行人及车辆应防范意外落水风险。
另外,经分析研判我市2月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
(二)诱发事故风险形势分析预测
一是保供行业及城市管理领域风险上升。供排水方面,市区供水主管线材质为玻璃钢管,其材质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气温过低时,出现漏水情况的概率较大,影响供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供电方面,极端天气和大规模施工作业时易造成停电,影响市政和各重要设施供电。燃气方面,燃气设施受低温天气影响,易发生冻胀变形、焊口开裂等情况,泄漏风险上升;部分燃气设施质量不合格,或者超期使用会出现部件磨损、老化等情况,降低安全性;部分餐饮企业等商业用户违规操作,私接燃气管道或违规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增加了燃气泄漏风险。供热方面,严寒期供热设施高负荷运行,供热系统存在一定的故障性、临时性运行风险;部分老旧小区管网老化,加压后易出现跑冒滴漏问题。城市管理方面,雪天路滑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上升,易造成路桥设施损坏,影响行车安全;强风天气易引发道路施工围挡倾倒,影响施工安全;南二路下穿桥挡墙漏水,易造成下穿桥路面积冰;露天市场内道路狭窄,摊位较密集,人流承载力不足,易造成交通拥堵;部分摊位售卖商品需明火炖煮,存在火灾隐患;河湖广场存在人员穿行、滑冰、开冰垂钓等行为,冰面安全不容忽视。二是交通运输安全风险形势严峻。公路方面,降雪时,易造成路面积雪成冰甚至发生雪阻,特别是急险弯道、长陡下坡等危险路段交通安全风险较大;大雾天气驾驶员视线不清,高速公路易发生多车连撞事故;节日期间,群众出行时段集中,收费站、服务区车流、人流增加,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和消防安全事故的风险增大;“元宵节”后部分人员返城务工,农村地区货车、三轮车、拖拉机违法载人及面包车超员、人货混载等交通违法行为易发多发,安全风险突出;环卫工人在进行清雪除冰作业时,因路况条件差、障碍物增多,存在较大的道路安全隐患;据统计,此时段,绥扎公路171公里至184公里、哈安路79公里至111公里处附近亡人事故较多,需严加防范。铁路方面,春节过后,返程客流增加,车站进出站人员较多,易发生拥堵、踩踏等事件。航空方面,降雪时,可能导致跑道和滑行道结冰,降低道面的摩擦系数,增加飞机起降时的风险,还可导致飞机刹车距离延长或方向难以控制,使飞机起降过程中冲出跑道或滑行道,发生事故的概率加大。水上交通方面,大庆海事局辖区处于冰封期状态,涉客类船舶全部拖带至岸上并固定;停泊船舶管用养修过程中用火用电不规范,存在失火安全隐患;因冬季气温整体偏高,部分河湖区域冰层较薄,人员、车辆存在落水风险。三是消防安全风险升高。灯会、游园会、焰火晚会等活动增多,群众聚集,用火用电量加大,安全风险上升;节日期间,餐饮娱乐、商场市场、电影院、旅游景点等场所人流集中,带来的安全风险不容忽视;加之,这些场所春节期间高负荷运转,管理者和员工对安全管理工作易出现疏忽,消防安全形势严峻。四是建筑施工领域风险加大。建筑工地中止施工项目采用苯板作为保温防冻措施,存在发生火灾的风险;冬季施工的项目中大部分为室内施工,动火、用电条件受限,易发生火灾、触电和一氧化碳中毒等生产安全事故;降雪后,易导致操作面湿滑,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的风险上升。五是危化、工贸领域风险增加。严寒天气,危险化学品企业所涉及的管线、设备因保温不良易发生冻胀开裂情况;作业场所通风不畅,有毒有害气体易大量积聚,发生人员中毒和火灾爆炸事故的风险上升;节日期间烟花爆竹批发企业、零售店容易出现超许可数量存放等问题,燃放环节存在较大安全风险隐患。六是旅游安全风险较大。节日期间冰雪游园景区游客较多,尤其是在出入口、狭窄通道、热门景点等位置,易发生拥堵踩踏事件;景区内的一些人工景观,如冰雕、雪雕等,在温度变化或自身结构不稳定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冰块、雪块脱落或整个景观坍塌的情况,安全风险上升;道路和台阶在雪后或洒水清洁后容易结冰,导致湿滑难行,游客行走时易滑倒造成扭伤、骨折等;游客长时间在冰雪环境中活动,眼睛还可能受到雪地反射的紫外线伤害,引发雪盲症;冬季气温低可能导致游园景区内的游乐设施金属部件变脆、润滑剂凝固等,影响设施的正常运行,若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突然停机、卡顿、零件脱落等故障,使游客被困或受到意外伤害;冰河世纪猛犸乐园、龙舟冰雪乐园、龙凤青龙湖冰雪嘉年华、银湖山滑雪场等冰雪运营场所用电安全及消防安全隐患较大。七是学校和体育场馆安全风险增加。大风、强降雪等天气发生时,可能会对学校校舍安全构成一定威胁,特别是屋顶彩钢板、外立面、外墙瓷砖、各种装饰构件以及围墙护栏等,存在脱落、倒伏风险;大跨度、钢结构等体育场馆屋顶积雪过多时,易发生坍塌,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八是公众健康领域风险增加。冬季,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以及腹泻等胃肠道传染病;冻伤、摔伤人员数量增多;医院门诊部、住院部人员聚集,易发生堵塞、占用消防通道等安全隐患问题。
四、灾害风险防范工作建议
(一)加强风险研判,做好预警预报。各县(区)、各成员单位要动态开展研判会商,多部门信息互通共享,实时评估天气情况,为防范应对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各有关部门要利用报纸、微博微信、广播、短信等媒体平台,及时做好降雪、冰冻、雾霾等灾害性天气预报和人流、车流的预警信息通报工作,提示社会公众和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二)开展排查整治,做好应急值守。各县(区)、各成员单位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春节”“亚冬会”“元宵节”期间的各项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工作部署,按照职责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对道路交通、文化旅游、农业生产、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桥梁、急弯陡坡、棚架棚室、简易房、临时仓储、城乡危房等重点部位;学校、医院、商超、养老机构、福利院等重点场所;供热、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严细排查,实施闭环管理,确保问题隐患整改到位;要充分认识当前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形势的严峻性,严格落实节假日期间领导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各类应急救援队伍要做好救援人员、装备、物资准备工作,按照响应等级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确保如遇突发事件能够及时、高效开展处置工作。
(三)加强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农业农村部门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粮食保管等方面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服务;对生产设施、棚室、闲置冷棚、畜禽圈舍等要加强巡查,及时清除积雪,防止压塌棚室,适时采取加固措施,避免损坏;养殖场户要做好物资储备,确保饲草料供应充足,要加强饲养管理,防御冻害;强化渔业安全管理,深入渔业企业、渔船、鱼塘等开展排查整治行动。生态环境部门针对环境风险企业加大日常检查巡查力度,加强冥纸冥币、烟花爆竹专项管控;加密研判,预测有污染过程提前启动预警,对各类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复核,保持高压态势;全面调动市中直企业开展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有效减碳增效为重点时段空气质量预留减排空间。水务部门及水文水资源中心要做好河湖堤坝的监测,及时掌握主要水文测站、水库、重要水闸等部位的情况。
(四)落实重点领域风险防范措施。交警、交通部门要加强多部门协同和区域协作,畅通渠道,全力提升哈大高速、大齐高速、哈肇高速等重点枢纽以及进哈方向道路的保通保畅能力;加强降雪等极端天气“两客一危”等重点车辆的安全监管,严防涉险发车、涉险运营;采取极端天气高速公路限行、禁行等有效措施,防范遏制多车连撞等事故;各交警大队要紧盯节后返岗、“亚冬会”“元宵节”等时间节点,聚焦市区、高速公路、国省道、农村道路“四大战场”,科学部署并动态调整勤务和警力;高速公路要重点查处超员、疲劳驾驶、违法占用应急车道等违法行为;普通国省道要严查“两违”、超载、强超强会等重点违法行为;农村地区要紧盯赶集、庙会民俗活动等重点时段;城市道路要以餐饮娱乐场所周边等重点道路为重点,严查酒醉驾违法犯罪行为;强化热门景区及周边道路疏导管控,配合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火车站、机场、客运站、服务区、收费站等枢纽场站周边交通组织,加强客流高峰时段指挥疏导,切实维护路面秩序。铁路部门要组织管内各站提前预备帮班助战队伍,确保遇突发短时大客流情况时能够有效应对;结合售票数据统计预警分析,及时增加人力、物力强化现场处置准备,避免造成旅客拥堵、滞留等情况,防止因现场准备不足、处置不当造成不良影响。海事部门要针对港区卧坞船舶开展监督检查,加强与气象部门以及辖区内各乡镇政府的沟通协调,做好恶劣天气预警以及应急值守工作,防止流凌期发生水上交通事故。航空部门要严格落实恶劣天气航行安全管理要求,做好航班管控;降雪天气时,加强机坪巡视,如发现结冰情况立即使用扫雪车等设备进行清理。消防部门要紧盯大型活动,会同公安、文旅、应急等部门,加强灯会、游园会、焰火晚会等节庆活动现场检查,发现突出消防安全问题,要紧急约谈现场负责人,采取风险规避措施充分预估预判火灾、安全疏散等方面风险,提出针对性防范整改意见;要加强与公安机关协调联动,提出活动现场人员限流建议;要督促主办单位和群众组织做好现场安全防范工作,严格用火用电管理,安全燃放烟花爆竹,消防应急预案要可靠、应急力量要到位,确保一旦发生火灾或其他安全事故能够快速处置、有序疏散;要加大餐饮娱乐、商场市场、电影院、游乐园、旅游景点等场所抽查力度,督促落实节日期间安全防范措施;要会同商务部门加强对大型商业综合体的检查力度,尤其外墙设有广告牌匾、可燃保温材料、可燃装饰材料的,要严防发生火灾;要联合文旅部门组织开展文化娱乐、剧本娱乐场所错时检查,依法查处违规燃放冷烟花、安全出口锁闭、消防值班脱岗等违法违规行为;各县(区)要督促相关单位管住电源、烟花爆竹等火源,做好防范应对准备;医院、养老院等特殊场所,要留足值班护理人员。
(五)做好民生领域风险防范。供热行业要密切关注气象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供热参数,做好储煤、应急等各项准备,各级供热主管部门要畅通投诉渠道,监督企业做好用户服务工作,及时处理居民跑冒滴漏等问题。供排水企业要加强巡查检修,对设备设施进行全面防寒保温处理,必要时管线及附属设施要包裹保温材料,以保障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管网能够稳定运行。供电公司要完善设备巡检制度,定期对输电线路、变电站设备等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老化、损坏等问题,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对于无法及时修复的故障,采取临时隔离措施,防止故障扩大,并进行抢修,尽快恢复供电。住建部门要督导燃气企业加强对燃气灶具、热水器等燃气设备的监管,确保设备质量合格,并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测和维修;对餐饮企业等商业用户进行重点监管,确保其按照规定使用燃气设备,并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城管部门要坚持“以雪为令、随下随清”的原则,及时做好道路清雪除冰工作;加强市政设施巡查力度,发现隐患及时设置警示标志,并组织人员进行抢修;对现有开放的14处露天市场内采用明火作业的经营者进行重点监管,配备安全员,在市民买菜高峰期间加大人员疏导力度,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督促城发集团及府民物业不间断对河道周边进行巡查,重点关注冰面行车、破冰捕鱼、游玩、滑冰等行为,如发现危险情况,立即进行劝阻;在万宝湖、滨州湖、黎明湖、兰德湖区域悬挂警示条幅,定时巡查清除南二路下穿桥围堰内积冰,告知群众危险区域和安全注意事项,提高广大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
(六)强化公共安全领域风险防范。文旅部门要与气象部门进行沟通,及时获取准确的气象信息,通过景区官网、社交媒体、短信等多种渠道向游客和旅游从业者发布预警信息;督促景区对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重点检查道路、桥梁、游乐设施、水电线路等,及时修复损坏部件,对可能受冰冻影响的设施采取保暖、防滑措施;完善景区游客疏散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疏散流程,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游客;同时,制定旅游服务中断应急预案,保障游客基本生活物资供应。在景区入口、游客服务中心等显著位置张贴冬季旅游安全提示,通过景区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向游客宣传冬季旅游安全知识,提高游客的自我防范意识。教育、体育部门要持续加强值班值宿和巡查检查,加大防火排查,强化领导带班,遇不良天气要增加巡查频次,持续关注彩钢屋顶,各种外立面装饰构件,外墙砖以及围墙护栏等建筑部位,发现问题和安全隐患,及时处置;各学校、体育场馆要切实关注供热管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及时解决跑冒滴漏问题。卫健部门要积极开展应对降雪降温等健康防护知识宣传,指导个人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预防呼吸道及心脑血管方面疾病;加强医疗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治能力,积极调度医疗资源,做好极端天气的医疗救治工作;加强病房内易燃可燃物品管控,消除消防隐患,确保室内外疏散通道畅通。
(七)加强其他领域风险防范。住建部门要认真落实部门监管责任,越冬项目要认真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杜绝采用不合格的钢板搭建板房,足额配备防火器材;加强防中毒措施的检查,严防一氧化碳中毒等事故发生;加强冬季施工的监管,落实塔吊等设备保温和防风雪措施,施工作业人员登高作业时,应穿戴防滑鞋,大雾天气需停止施工,避免摔倒或者坠落。应急管理部门要对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尤其是重大危险源、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及储存库等重点部位开展全面、彻底的排查,停产企业要严格按停产方案组织实施管理,确保设施设备停产期间处于安全状态;加大对设备隐患的排查力度,发现隐患后及时整改,使设备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真正保障设备的本质安全。
来源:综合减灾科(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科)
编辑:严晨
责编:尚小雅
审核:韩雪
监制:岳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