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图展览 | “错觉场——视觉感知的方法”作品导赏

文化   2024-12-16 16:23   上海  


九个太阳

林敏敏

2024

黑色胶带

尺寸可变



林敏敏以单一的材料和简洁的视觉语言,谱写自己想象中的后羿射日的平行版本:被后羿射杀的九个太阳,在另一重时空中继续塑造世界的面貌。它们所照之处海水沸腾,沙石融化,所近之处地裂山摇,沟壑重塑。在人们熟知的上古神话中,九个太阳肆虐人间,毁灭生灵,但在林敏敏的版本中,九个太阳是在共同孕育一个充满能量的新生世界。

林敏敏1999年生于湖南长沙,2021年毕业于美国马里兰艺术学院。她的创作致力于与现代材料、手法和视觉语言重新诠释经典的图像和文本。



景画

李悦

2024

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艺术家在小红书等流媒体中,收集和学习网红风格的家居搭配,在展厅现场设置年轻中产小户型住宅客厅一角,将所有家具和物件涂刷成白色——将实物还原成一张白纸的状态——并以单色素描的方式重新勾勒这个现场中的各种物品,为真实的场景赋予绘画的秩序和节奏感。

写实绘画往往以在二维平面上再现真实人物、场景为旨。各种精妙的技法力求还原真实,越逼真越彰显艺术家的高超技艺。李悦在这组作品中,以真实场景模仿绘画效果,将这一过程看作是提示这些在制造错觉的技法和手段的存在。

艺术家同时有感于社交媒体对美学风格和生活方式的强大传播力,提问是什么让今天的家庭生活变得如此浮夸,令人愉悦?

李悦,2018年硕士毕业于意大利FOGGIA(福贾)公立美院产品设计与空间专业,现工作于贵阳。



游目骋观

王圆圆

2024

综合材料

120×260×120cm



人对空间的视觉感知力是先天的,根据形体大小与分布,线条汇聚,未经训练的眼睛就能认知三维空间深度。画家则利用这种叫做“透视”的规律,在二维平面上构建带有三维深度的画面。传统绘画常要求观看者双眼平行于画面,以保证画上的形体与线条符合透视规律。

17世纪,西方人发明了一种叫“窥视箱(peepshow box)”的设备,同样利用透视规律,却是在多个相互成角的平面上作画,让观众从特定角度(窥孔)观看,并从多个平面获取形体与线条的视觉信息,形成三维空间的感知。尽管这种设备自诞生伊始就带有游戏色彩,常被视为娱乐工具,却也给出了一点提示,即人从平面上看到的立体空间,实为一种错觉;且人对绘画的空间感知包含着主动因素,视点的选择对所感知的空间深度有着制约作用。

这套作品的入口——夜间办公楼——即是个现代版本的窥视箱,观众面对正面开口时,会看到三个毫无个性的办公楼窗口,它们透出的冷光提示着白日未尽的工作。而视点移动到侧面窥孔时,更多毫无个性的办公室窗口就连成一片,向无穷远处堆叠而去,有如一堵峭壁。零星的未尽感堆积成了无尽感——同一组画面,给人的感受可因视点而异。

而了解视点选择对观看的作用,便可获得探索的目光,摆脱错觉限制,体验更广阔自由的视界。



空间碎片

魏向嵘

2024

铜版画

13×17 cm×2,16 30cm,25×19cm,30× 35cm×2,20×30cm,50×35cm



作品由艺术家魏向嵘运用绘画基本的视觉元素点线面,寻找画面构成可能性的一系列手稿组合而成。从杂乱线条的勾勒,几何关系的构造,到简单形体的罗列,复杂空间的转接,及至介乎叙事和叙事之间的画面生成,艺术家以色调细腻的铜版画记录自己探索。

魏向嵘202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现工作生活于杭州。




“AS-02” 手稿 (1-4)

简策

2017  

纸上马克笔、铅笔、彩铅

21×14.8 cm ×4

 

舰队(5)”手稿 &'“舰队(7)”手稿'

简策

2017

纸上铅笔和彩铅

21×14.8 cm ×2

 

“舰队(9)”手稿(1-2),2018 & “哨兵(4)” 手稿 ,2017

简策

纸上铅笔和彩铅

29.7×21 cm ×3

 

斯库拉。一块碎片

简策

2019

单频录像(彩色,有声)

16'42"

 

作品致谢艺术家和空白空间



简策所关注的是身体的物质性以及它在绘画中所体现的真实与幻觉。她借鉴艺术史中的图像传统,将其在当代数字视觉的语境中重新构造。由此,她探索了被技术改造的身体的人造结构与美学,这种身体既可能是人体,也可能是物体。通过不同的手段,她进一步放大了抽象与变形的作用。   简策将绘画视为一种历史悠久、蕴藏知识与情感的媒介。她致力于寻求一种能够反映当今图像世界复杂性的视觉语言。在实践中,她始终强调着绘画的双重状态——既是一种物质存在,也是一扇虚拟之窗。她的作品有明确的构图,清晰的几何造型与激烈的笔触;大面积的色块与细腻的线条在绘画中被融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层次丰富的表面质感,绘画自身的身体性在此呼之欲出。    

在近期的创作中,简策创造了一系列以欧洲神话怪兽命名的混合生物。这些奇幻生物的造型来源于工业机械臂,并结合了技术与艺术史及自然史。借以这些游走万变的形态,简策探索了人类与非人类、生物与机械之间的边界。她尤为关注“怪物”这一被性别化的概念,古典神话中的斯芬克斯与现代科技中的赛博格都有着强大的复合之躯与诡谲的智慧,她们均被塑造为危险的女性形象。历史与未来主义联结在一起,构成了她的工作方式。    

简策,1984年出生于中国山东,1988年移居德国。2008年毕业于柏林艺术大学美术系。2009年毕业于柏林洪堡大学和自由大学艺术史系(硕士)。2006-2007年,就读于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2017年,获得洪堡大学艺术与图像史博士学位。近期个展包括:怪兽之腹,空白空间,北京,中国(2023);乐园,空白空间,北京,中国(2021);关于展出艺术家作品高品质绘画,加快建成世界著名作品图像的若干意见,要空间,上海,中国(2019);舰队,空白空间,北京,中国(2018);Bannermen,Gallery SU,首尔,韩国(2018);穿越欧洲,简策 & 程昱峥,Whiteconcepts,柏林,德国(2017);验证码,Philine Cremer Gallery,杜塞尔多夫,德国(2017)。近期群展包括:向海回归:人类世海洋的哲思,西海美术馆,青岛,中国(2024);Worlds Beyond, Unit London,伦敦,英国(2024);From Body to Dream, Braverman Gallery, 特拉维夫, 以色列(2023);不安的绘画,UCCA Edge,上海,中国(2023);The Hearing Trumpet,Galerie Marguo,巴黎,法国(2022);Sonderlage,Lage Egal,柏林,德国(2021);艺术赞助人,乔空间,上海,中国(2018);The Second Self,Peres Projects,柏林,德国(2017)。简策现工作生活于德国柏林。





Nice To Meet You

杜隽仪

2024

彩色亚克力

尺寸可变



利用定点透视近大远小的原则,艺术家杜隽仪将一张平面设计海报转化成一件空间装置作品。在看似凌乱无序的彩色碎片面前,仅当观众展在指定点和高度上,才能看到一幅完整的画面。

杜隽仪是生活和工作在上海的设计师。




供稿:奉贤区图书馆文献信息部

审核:浦飒   方海燕

开放时间

周一13:00—17:00(一楼展区、自修区)

周二—周日9:00—20:00、20:00—22:00(深夜书房)
如有疑问请拨打咨询电话
33610901(周二至周日 9:00--20:00)
33610914(其它开放时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