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举国欢庆、阖家团圆。但亚冬会无线电安全保障团队的百余名队员,却在高山之巅、赛场内外,坚守着他们的岗位,克服极寒进行高山巡查,24小时昼夜不间断监测,排除一切可能干扰亚冬会比赛及开闭幕式的干扰信号 ,保障亚冬会顺利进行。
队员们说,构筑亚冬会无线电安全屏障,让世界看到更好的中国,让世界看到亚洲冰雪新力量的生长,是他们的职责,更是神圣使命。 亚布力赛区,皑皑白雪覆盖山峦, 雪道蜿蜒缠绕山间。运动健儿们将脚踏雪板从山上风驰电掣而下,筑梦亚冬。亚冬会无线电安全保障团队的队员们,则每天“逆行”而上,身背监测设备徒步进行巡查,风雪无阻。 作为本届亚冬会雪上项目的举办地,为保障这里赛时指挥调度、计时记分、媒体报道、电视转播、通信和交通管理等设备不受干扰,早在 2024年 10月,省工信厅无线电管理机构就已经在大锅盔山顶及山下运行中心搭建了2个固定监测站。 雪道上方高山固定监测站建设及楼顶制高点监测站建设与平地不同,需要肩扛、手提,甚至用缆车一趟趟运送,一点点安装;建设完成之后,还需要每日巡检运行状况,处理突发情况。 在体感温度最低可达零下40度的大锅盔山上,寒风裹挟着冰粒儿,砸在脸上生疼。 “随着测试赛密集进行,我们每天都要去巡查监测2遍,一圈要走5-7公里,在半山腰和山顶呆上足足一个小时,坚决保证摸清每一个信号。”亚布力驻地领队张戈介绍说,正式开赛前,临时保障点未开放,队员们每天只能站在雪地里开展监测、检测等工作,冷风嗖嗖的,再厚的衣服也扛不住,手脚不一会儿就麻木了,队员们都默默坚持,没有一个喊苦喊累。
“上山”难易程度每天都是变量。天气好的时候,从缆车上下来,步行半小时就能到;但遇到有比赛进行,或者因恶劣天气导致缆车停运时,队员们步行的时间就会长得多。山林间行走,看上去绵软平坦,但一脚踩下来,并不知道雪会埋到脚脖子还是膝盖,甚至到腰。 1月中旬,保障队员魏文浩一步没走稳摔了个大跟头,膝盖肿得像扣了个馒头,走路一瘸一拐,即便这样,他也不肯离队返家,在驻地干起了申请审核、材料填报等工作。“轻伤不下‘火线’,这个紧要关头,我必须跟同事们战斗到最后一刻,安安全全地保障赛事顺利完成。”魏文浩的坚持,感动了每一名队员,大家都默默地向他学习,3天4场测试赛同时保障,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零干扰”“零失误”的目标积攒着力量。 与时间“赛跑”
再过10天,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在黑龙江哈尔滨拉开大幕,来自亚洲各地的运动员将相聚冰城,用拼搏与汗水书写追梦故事。 再过10天,梦想的火炬将在冰城上空燃起,哈尔滨与亚冬会再度“牵手”,展现中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的新气象,奏响和平、友谊、进步的新乐章。 以“保赛事、保转播、保安全” 为核心目标的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也进入了全面冲刺阶段。此刻队员们更是拉满弓、绷满弦、铆足劲,与时间“赛跑”,自动开启了“5+2”“白+黑”工作模式。
哈尔滨国际体育会展中心,是亚冬会开闭幕式的主场馆。为确保开闭幕式期间指挥调度、直播转播、应急安保等各类无线电业务电波“各行其道”,该场馆无线电安全保障团队共12人,自1月7日进场后,就未曾离开过。 场馆毗邻商圈、周边居民区林立,给干扰排查等工作增加了难度和工作量。 “排查难度虽然大,但是按照省工信厅提前制定的开闭幕式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方案以及相关应急处置预案,我们划定了安保核心区、周边区域和外围区域,明确职责、分工协作。”执行无线电安全保障任务的张明辉介绍说。
核心区的队员全面负责开闭幕式现场各项无线电管理及协调工作;周边区域的队员负责开闭幕式场馆周边区域无线电监测、干扰查处,协助安检人员共同识别无线电设备及标签,开展无人机无线电反制设备现场管理等工作;外围区域的队员负责哈尔滨市区无线电监测,应急处置各类无线电干扰。 “进驻场馆开启保障工作以来,我们每天凌晨5点起床,经常半夜12点才能休息,每天只能睡4、5个小时,累是肯定的,但是大家精神上都非常亢奋!”张明辉说。 巡馆排查、定点监测,一旦遇到突发情况,保障队员总是第一时间处理,什么时候处理完,干扰因素彻底排除了,才能收队,赶不上饭点儿是常有的事儿。
“从进驻场馆到现在,双下磕变成了尖下磕,你们承不承认,比任何一次的减肥效果都要好。”张明辉开着玩笑。 能在“家门口”参与国际型盛会的安全保障,对于无线电保障团队的百余名队员来说,既感到兴奋,又充满期待。“为了让世界如约看到亚洲冰雪健儿在冰城绽放梦想,再苦再累也值得!” 追梦“不停歇”
自2023年10月起,16个月、400多个日夜,无线电安全保障团队的队员们就开始没日没夜地为亚冬会做起了准备。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搭建监测设施、开展电磁环境综合整治、组织无线电安全保障演练、开展系列测试赛保障……严寒酷暑、风餐露宿,他们克服了无数困难。 在平房区冰壶馆,执行无线电安全保障任务的卢金锋指着观众席上方的监测设备说:“这是我们的固定监测点位,设在媒体转播最近的地方,它是赛期无线电监测设备的‘主力’,有了它,可疑信号和干扰信号就无所遁形了。” 在平房区冰壶馆馆内、周边、馆外,无线电安全保障团队设置了三层“保护圈”,保障现场无线电发射设备安全运行,为赛事举办撑起一片电磁净空。 平房区冰壶馆的安保指挥中心及消防指挥中心,是保障队员每天必来的“打卡地”,对无线电设备进行巡检,开展贴身服务。
“开展无线电设备核验和贴临签也是我们最近的主要工作之一。”卢金锋说,为确保亚冬会赛事顺利进行,无线电安全保障团队已经按计划奔赴各个比赛场馆开展亚冬会无线电发射设备核验贴签工作。 随着亚冬会的脚步临近,系列测试赛陆续举办,考虑到部分用户可能出现因未提前完成设备核验及贴签而无法顺利进入场馆的情况,卢金锋和队员们早晨六点就到场馆待命,积极帮助用户解决频率申请、技术检测等问题。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各单位用户都顺利拿到了“安全标签”。 亚冬会期间,平房区冰壶馆是赛程最长的一个场馆,每天有四场比赛,累计10个小时。这个过程中,运动健儿们在赛场上拼搏,保障队员们则在各自的监测点位上,熟练地进行着属于自己的“极限运动”。场上场外风景对照,追梦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歇。
距离亚冬会开幕仅剩10天的时间,赛事的筹备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春节期间,无论是指挥中心,还是冰球馆、冰壶馆等比赛场地,无线电安全保障人员都将坚守岗位,他们虽不在舞台中央,却是连接每一份激情与梦想的桥梁,他们以“隐形守护者”的身份,用专业和热情守护着这次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