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手机直连卫星为什么重要
实例角度
手机直连卫星的三种方式
基于在轨卫星的
定制手机直连技术路线
基于 3GPP NTN 的
手机直连卫星路线
已批量发射支持手机直连(DTC)卫星,
商业模式已现
该授权批准突破了当前监管框架,同意卫星首次使用地面移动通信频段。根据 Lynk Global 公布的专利申请,其可能使用的核心网组网方案为自建核心网方案,即卫星运营商核心网作为拜访地网络,对接地面运营商核心网作为归属地网络的漫游方式。目前公开的测试信息表明 Lync Global 采用了 LTE 体制,而规划中会支持 2G 至 4G。由于其相关专利申请时间为 2021 年,5G 技术尚未规模商用,因此不排除 Lynk Global 未来会有支持 2G 至 5G 体制的计划。
爱立信公司称,将携手法国泰雷兹公司和美国高通公司,共同开展基于 5G NTN 技术的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技术测试和验证。
联发科宣布,通过自研的具备 3GPP 5G NTN 卫星网络功能的移动通信芯片,以及信道模拟器和测试基站,其实验室模拟完成了全球首次 5G NTN 卫星手机连 接,验证了手机直连卫星通信的可能性。
中国移动联合中兴通讯及其他合作伙伴,共同宣布了世界首个由运营 商推出的 5G NTN 技术的现场验证成果,该试验遵循 3GPP Rel-17 NTN 标准,利用高轨道卫星的透明转发方式构建网络架构,成功进行了文本短信和语音通话等业务的测试,证实了遵守 3GPP NTN 标准的手机直连卫星技术的可行性。
在 2023 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 2023)上,联发科与 Bullitt 合 作 推 出 了 采 用 3GPP NTN 技 术 的 商 用 智 能 手 机 摩 托 罗 拉 defy 2 , 采 用 MediaTek MT6825 3GPP NTN 芯片组,支持 Bullitt 卫星通信服务,可为全球用户提 供双向卫星通信信息传输、位置共享和紧急 SOS 呼救等功能。
中国电信卫星公司与中兴通讯、紫光展锐等近日共同完成全球首次 S 频段 5G NTN 技术外场上星实测验证,验证使用我国自主研制建设的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 信系统。
美国卫星运营商 EchoStar 与美国电信运营商 Dish network 合并,计 划建设一个包含 28 颗低轨卫星的星座,为用户提供无缝的星地融合移动通信服务。
中国移动携手中兴通讯、是德科技共同完成国内首次运营商 NR-NTN 低轨卫星实验室模拟验证,支持手机卫星宽带业务。本次测试验证采用 3GPP R17 NRNTN 国际标准,成功验证了 NR-NTN 透明转发和星上再生两种基本组网模式下的手机直 连低轨卫星的技术可行性,实现了端到端全链路贯通及数据传输验证。
中国电信浙江公司、中国电信卫星公司、中国电信研究院联合中兴通讯、鹏鹄物宇在浙江舟山完成了业界首个海域场景的 5G NTN(非地面网络)测试。
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产业共同研制成功基于 3GPP R17 NR NTN (非地面网络)标准的星载基站,并完成地面通信测试与空间环境适应性测试。地面通信测试模拟 550Km 轨道高度卫星运行轨迹,与星移联信、唯亚威、是德科技、坤恒顺维共同搭建了从模拟终端、信道模拟器、星载基站到模拟核心网的端到端链路,仿真了低轨卫星通信过程中面临的高动态、大时延、强衰减的传输环境。实测星上再生模式下在 20MHz 带宽时用户下载速率可达 15 Mbps(1.875 MB/s),上传速率可达 822 Kbps (102.75 KB / s),最大环回时延为 9.2ms,性能基本符合预期,且后续将进一步优化, 并进行在轨验证,可为大众手机及行业终端提供双向宽带业务。
技术角度
挑战和容量推算
第一阶段:非连续业务(覆盖、调度),卫星数量大致在 450 颗以下,容量密度小于 3 Kbps/km²。
第二阶段:支持少量用户的连续覆盖,卫星数量大致在 450-1200 颗,容量密度小于 10 Kbps/km²。此时支持少量 IoT 或 VoIP 用户均已可行。
第三阶段:容量密度提升,卫星数量继续提升,容量密度随之线性提升。
网络侧:需协同地面和卫星运营商进行业务适配
来源:申万宏源研究、太空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