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文摘   2025-01-03 07:01   河南  
0 引言
近年来,机制砂在混凝土细集料中的占比已达到70%以上,分为湿法生产工艺和干法生产工艺。湿法生产的机制砂石粉含量稳定,多数在5%以下,对混凝土性能波动影响较小,但不利于环境保护,矿产资源利用率低。干法生产的机制砂石粉含量大,可达3%~15%,部分未安装加湿搅拌装置的生产线所产机制砂石粉含量波动大,对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影响较大,但该生产工艺不产生水污染,矿产资源利用率高,是机制砂加工生产的发展趋势。现有石粉对机制砂质量或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单一性能研究,且开展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耐久性能的研究较少,本文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开展了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拌和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研究。

1 原材料及配合比
1.1 原材料
试验用原材料及性能包括:水泥,P·O 42.5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348m2/kg,28d抗压强度50.2MPa;粉煤灰,Ⅰ级,细度8%,需水量比94%,烧失量3.1%;磨细矿渣粉,S95级,28d活性指数98%;细集料,干法生产机制砂,Ⅱ类砂,通过内掺石粉,石粉含量分别为4%、7%、10%、13%、16%,亚甲蓝值为0.7~1.2,细度模数为2.7~3;粗集料,5mm~25mm连续级配;外加剂,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为27%(1%掺量)。    
1.2 混凝土配合比
研究以工程中常用的C30、C40两个标号的混凝土配合比为基础,设计坍落度180mm~220mm,采用5种不同石粉含量的机制砂分别设计5个配合比,因石粉对外加剂有一定的吸附作用,能够降低混凝土的坍落度,可通过增加外加剂的用量调节混凝土坍落度。为保证所设计的机制砂混凝土能应用到工程施工中,在试拌过程中通过调节外加剂用量,保证混凝土坍落度达到180mm~220mm的设计要求,配合比设计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1.3 拌制混凝土
采用试验室内的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生产机制砂混凝土拌和物,所有试验用拌和物及各种试件均采用同一批次原材料搅拌生产,为保证混凝土的均一性,每次搅拌生产数量不少于40L。

2 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拌和物性能的影响
依据《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2016检测混凝土的拌和性能,包括坍落度及1h坍落度经时损失,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泌水率,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通过试验表明,机制砂石粉含量的变化对混凝土1h坍落度经时损失、泌水率基本没有影响,但有利于低标号混凝土的保水性能;机制砂石粉含量的变化对混凝土的黏聚性有较大影响,碎石石粉含量的增加对混凝土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在工程应用中表现出的现象不利于混凝土流动和振捣。当生产低标号混凝土时,较大的石粉含量能弥补低胶凝材料带来的混凝土黏聚性差的不利现象,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因此在利用机制砂生产混凝土时,根据施工部位、施工器具、工作环境等综合因素考虑采用何种石粉含量的机制砂,低标号混凝土可采用石粉含量7%~13%的机制砂,基桩混凝土、高标号混凝土宜采用石粉含量4%~10%的机制砂。
3 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依据《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19制作尺寸为150mm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试件,在标准养护室中分别养护至7d、28d、56d龄期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    
试验研究表明,随机制砂石粉含量的增加,不同龄期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当石粉含量处于10%~13%之间,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机制砂干法生产工艺产生的石粉,颗粒细度分布广泛且连续,50%以上的石粉比表面积达到了400m2/kg,在水泥与矿渣粉细度之间,有助于提升混凝土密实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混凝土抗压强度。另有研究表明,机制砂中石粉的存在,有助于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产生水化铁铝酸钙凝胶,这种凝胶成分会随石粉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当石粉含量达到10%时,水化铁铝酸钙凝胶数量最多,混凝土强度最高。因此,在应用机制砂生产混凝土时,石粉含量控制在10%~13%能达到最佳的抗压强度。
4 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
依据《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2009制作C30混凝土抗冻试件、C30及C40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试件、C30及C40混凝土抗氯盐侵蚀试件,分别开展快速冻融试验、抗硫酸盐侵蚀试验、抗氯离子渗透试验。    
4.1 抗冻性能
将C30混凝土抗冻试件在标准养护室中养护24d,浸泡4d后,进行快速冻融试验,及200个快速冻融循环试验,其抗冻耐久性系数试验结果如图3所示。
结果表明,随着机制砂石粉含量的增加,混凝土抗冻性能基本无变化,因此,试配出的抗冻机制砂混凝土与天然砂混凝土相同,主要通过调节混凝土含气量试配不同抗冻性能的配合比。其他研究结果表明,含气量是影响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在试配抗冻混凝土时,无须着重考虑机制砂石粉含量。
4.2 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将C30及C40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试件在标准养护室中养护至56d,经过120个干湿循环后进行抗压试验,其抗压强度耐蚀系数试验结果如图4所示。
   
结果表明,随着机制砂石粉含量的增加,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且低标号混凝土较高标号混凝土增长幅度更大。这是由于石粉颗粒具有一定的活性,且活性较低,随着混凝土的龄期增长,其缓慢水化形成更多的水化铁铝酸钙凝胶,从而填充混凝土后期因失水产生的孔隙,阻断硫酸盐进入混凝土内部的通道,降低其侵蚀破坏;另有研究表明,机制砂中的石粉可改善混凝土孔径分布,大幅增加20 nm~50 nm的无害孔隙,并减少大于200nm的有害孔隙,从而提升混凝土的密实度。处于硫酸盐侵蚀环境的混凝土工程,可采用较高石粉含量的机制砂生产混凝土,起到较好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4.3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将C30及C40混凝土抗氯盐侵蚀试件在标准养护室中养护至56d,进行氯离子迁移系数试验,其氯离子迁移系数试验结果见图5所示。
结果表明,随着机制砂石粉含量的增加,混凝土氯离子迁移系数有大幅度降低,混凝土抗氯盐侵蚀性能则有大幅度提升,且低标号混凝土较高标号混凝土抗氯盐侵蚀性能增加幅度更加明显。这是因为无论从物理层面分析的石粉填充效应,还是从化学层面分析的石粉持续参加水泥水化反应产生的水化铁铝酸钙凝胶,均能堵塞混凝土孔隙而增加混凝土密实度,阻止氯离子迁移。尤其在低标号混凝土中,石粉可充当一部分胶凝材料,降低混凝土水胶比,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盐侵蚀性能。处于氯盐侵蚀环境的混凝土工程,可采用较高石粉含量的机制砂生产混凝土,能起到较好的抗氯盐侵蚀性能。    
5 结论
(1)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混凝土黏聚性有较大影响,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混凝土黏聚性逐渐增大。在工程应用中,低标号混凝土可采用石粉含量7%~13%的机制砂,以弥补低胶凝材料混凝土黏聚性差的问题,基桩混凝土、高标号混凝土宜采用石粉含量4%~10%的机制砂,适当降低混凝土黏度。
(2)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较小幅度影响,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石粉含量在10%~13%时达到最佳的抗压强度。
(3)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影响不一,对混凝土抗冻性能基本无影响;石粉含量的增加,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有较小幅度的影响,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有较小幅度的增长;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会大幅提升,且低标号混凝土较高标号混凝土抗氯盐侵蚀性能增加幅度更加明显。
综上述说,配置加湿搅拌装置的干法生产工艺所产机制砂,适用于高性能混凝土生产,石粉含量控制在6%~10%之间,配置低标号混凝土及高耐久性混凝土时石粉含量可接近10%上限,配置高标混凝土时,石粉含量宜接近6%下限。    

砼话
“砼话”——分享混凝土知识,做混凝土技术人员的朋友,每天七点更新!您的关注,是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