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和处理混凝土冻害

文摘   科技   2025-01-07 07:06   河南  

根据当地多年气温资料,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时,混凝土工程施工即应进入冬期施工。因此,混凝土的冬期施工期限可定为:根据历史的气象资料确定,在秋冬季节,当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的初始日至翌年的春季气温连续5d稳定高于5的终止日即为混凝土冬期施工的具体日期。但应当注意,初冬或初春季节,有时突然寒流来袭,气温突然降到0以下,寒流过后,气温回升,这种情况往往得不到施工人员的重视,保温、防风措施较差,混凝土冻害往往更严重混凝土冻害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一)冬期混凝土受冻的不同情况

在冬期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当气温低于-2℃时,水泥停止水化,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水开始结冰,致使混凝土拌合物受冻。在混凝土浇筑后的不同阶段,混凝土自身强度发展情况有所不同,受冻后对后期的影响也有很大的差异。新浇筑的混凝土在低温下受到冻害,按混凝土自身强度状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受冻情况。

1)混凝土浇筑到工程结构后马上受冻

浇筑到工程结构中的混凝土温度和外界温度较低时,混凝土拌合物处于饱水状态,当外界气温降至拌合物拌合水结冰温度时,就会发生结冰,混凝土膨胀产生冻害。混凝土拌合物内部的水变成冰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膨胀,当气温回归正温后,冰融化会形成空隙。这种现象在空旷的田野和高层建筑的顶部板面结构以及地坪、路面等更为明显,由于风比较大降温快,容易发生结冰受冻。混凝土拌合物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后将不再参与水泥水化反应,使混凝土凝结硬化速率变缓甚至停止。这种冻害如果处理得当,对混凝土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待混凝土内部的冰融化后采取有效的振捣、抹压加强养护防止再次受到等施工措施完全可以避免混凝土质量事故的发生

2)混凝土终凝前后受冻

混凝土初凝前后受冻是指在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混凝土刚刚具有强度尚未达到混凝土抗冻的临界强度而受到冻害。这个阶段受冻是施工单位应当注意和预防的问题,此时受冻会使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能受到较大的影响,甚至是不可逆转的,甚至造成返工等严重工程质量事故。终凝前后受冻影响强度不仅是由于结冰膨胀作用,还由于外界的低温使得混凝土外层的水结冰挤压混凝土内部的液态水,使得水分向结冰区移动,会破坏混凝土内部的结构体系,从而极大地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在初冬和初春季节更要采取有效防冻措施防止这种冻害的发生,因为初冬和初春季节晚上温度低,使混凝土内部自由水结冰,白天温度高,冰融化成水,到夜里再降温结冰,反复冻融,对强度的破坏性更大。 

3)混凝土达到其抗冻临界强度后受冻

当混凝土达到其临界强度以后,具备一定的抗冻性能,此时受冻对混凝土的最终强度的影响并不大。所以这种受冻情况一般是允许的。

(二)混凝土受冻后的鉴别

1)观察混凝土表面

拆模后,观察混凝土构件表面是否光滑,颜色均匀,结构的边角是否有冰花、冰纹、螺旋纹、颜色发白、不均匀等现象。受冻的混凝土构件表面一般比较粗糙,反光感较差,混凝土看上去呆滞。有时混凝土板面看上去比较湿,板边颜色深,有冰纹,说明构件已受冻。路面、地坪和板面结构边缘结构容易受冻,

2)敲击表面声响判断

拆模后,用钢筋敲击混凝土表面,根据发出的声音判断是否受冻。受冻的混凝土发出的声音比较沉闷,“噗、噗”,没有受冻的混凝土声音清脆。敲击时没有受冻的混凝土表面硬度大,有振手的感觉,受冻的混凝土表面硬度差,这种感觉就不明显,当然这种感觉也和敲击的力度有关。用回弹仪检测混凝土强度时,通过声音也可以判断回弹时发出沉闷“噗”的声音,说明混凝土表面有可能受冻。反之,反跳锤脱钩时发出“铛”的一声,清脆而带有金属回音,则可以肯定混凝土未受冻。

3)钻芯取样检查

受冻的混凝土强度受到损失,强度偏低,取芯机比较容易切入表层,且声音低无摩擦尖叫声。而未受冻混凝土,强度较高,会出现刺耳的机械摩擦尖叫声。受冻的混凝土芯样断面明显的疏松,粗骨料或砂浆脱落,颜色略发白,用肉眼可见骨料坑窝的边缘和底面有化石似的冰晶体、冰纹、螺旋纹,易碎,与钢筋几乎没有粘结力,混凝土内部有较多大孔隙表示已受冻。

4)超声波探测

目前,使用超声波检测混凝土质量的技术较为成熟,可以通过超声波检测判断。一般来说,受冻混凝土声波传递速度慢,而未受冻混凝土的声波传递速度快。

(三)对受冻混凝土的处理

混凝土受冻后会极大影响混凝土的最终性能,当受冻后的混凝土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当及时的对这些受冻混凝土进行处理。其处理方式应根据混凝土的受冻的程度、位置、数量等实际情况来分别处理。

1)表层受冻混凝土

首先将表面受松散,无强度的受冻混凝土彻底清除,再将表面应凿毛成麻坑或沟槽状,用清水冲洗干净,表面不能有积水,在浇筑混凝土。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应在原面层涂抹环氧脂再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后应立即进行覆盖保湿,防止收缩产生裂缝。

2)局部受冻混凝土

采用回弹法或人工凿、敲击方法来判断混凝土实际受冻程度、受冻面积,根据检测的结果选择合适的加固措施来加固混凝土。局部受冻多发生在在大体积混凝土或表面系数小的混凝土工程中出现,直接将受冻部分取出,刷素水泥浆后对空缺部分用比原标号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并加强养护。如混凝土冻害造成的缺棱掉角,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补齐。

3)全冻混凝土的处理

混凝土全部受冻一般发生在结构断面较小的部位,应根据混凝土的最终强度处理。当最终强度小于设计强度的50%时,应当采取拆除措施,重新浇筑。对于最终强度大于设计强度80%的混凝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加固方案进行加固处理。最终强度处于设计强度50%~80%的混凝土,应结合受冻结构的部位、承载力等情况综合判断,选择处理方式。

4)混凝土浇筑后发生冻害处理

对于使用早强剂或防冻剂的混凝土,由于浇筑后没有采取保温措施导致凝结硬化前表面微冻,应加强覆盖,后期强度不会受到影响。对于梁、柱、板等受力构件,应延长拆模时间,并对受冻的混凝土部位采取覆盖保温的养护措施,使其在正温的情况下继续完成水化反应。当逐日累计养护温度达到600℃·d后,测其实体强度以判定质量是否满足设计强度等级,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但当受冻面积较深较大时,须凿除重新修补。

砼话
“砼话”——分享混凝土知识,做混凝土技术人员的朋友,每天七点更新!您的关注,是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