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海水面蒸发实验站:科研助力生态综合治理

文摘   2024-11-21 21:35   内蒙古  

岱海水面蒸发实验站

科研助力生态综合治理



初冬时节,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岱海水面蒸发实验站静谧而整洁,实验场内整齐的设备在阳光下坚守岗位,默默记录着每一丝水汽的变化,就像每一位水文工作者,为守护一方河水安澜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近日,记者走进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岱海水面蒸发实验站,了解实验站建设、运营以及为岱海生态综合治理所做的贡献。

岱海水面蒸发实验站于2021年12月开工建设,至2023年3月完成全部建设内容。截至目前,实验站已连续观测21个月,共采集传输数据27万条,各设备均正常工作。实验站现有正式工作人员六名,他们每天的主要工作包括设备观测、设施设备定期维护以及检查管理,确保基础设施及设备能够正常使用,监测环境不被破坏。
实验站的建设和运营为岱海的生态综合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通过陆上水面蒸发实验场、地中蒸渗实验场等,实验站研究了岱海流域内水面蒸发规律,分析了气象因素对水面蒸发和土壤含水量等多要素的影响规律及关系。这些研究有助于探求减少蒸发的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实验站还通过植被耗水规律研究,为岱海流域的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技术方面,实验站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陆上水面蒸发消减实验场的研究表明,8厘米的黑色PE球覆盖对水面蒸发的抑制效果最佳。若在2021年7月至2023年10月期间采用该材料对岱海进行覆盖,预计可减少0.81亿立方米蒸发水量损失。这一成果为岱海的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综合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谈到实验站成立以来发现的岱海水面蒸发规律时,实验站工作人员宁怀宇表示,日蒸发量变化主要取决于最高气温,而平均相对湿度在衡量水汽含量与蒸发量的关系中更具有代表性。此外,风速越大,蒸发量越大;深层地面温度升高时,蒸发量会减小;地表温度升高时,蒸发量显著增大。这些规律为更好地理解和保护岱海湖的水资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实验站工作人员王文辉通过生动的例子向读者介绍了实验站工作的基本原理。他比喻实验站就像一个大型的“鱼缸”及“花盆”,通过测量每天蒸发的水量、记录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气象因素,逐渐揭示出水分如何在空气中消失的秘密。这有助于理解并掌握岱海湖的水文循环规律,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宝贵的水资源。

年轻一代工作人员郭傲分享了自己对水文工作的认识和体会。他表示,虽然水文工作看似默默无闻,但它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它是国家水资源管理的科学依据,是防灾减灾的坚强防线,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支撑,更是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分中心站网科科长王晨琛介绍了实验站下一步的发展计划。她表示,实验站将加强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与高校合作;强化技术研发与创新,关注前沿技术动态,积极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开展跨学科、跨部门研究,加强与气象局、水利局、环保局等部门的联动和数据共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通过这些计划和举措的实施,实验站将逐步提升其科研能力,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岱海水面蒸发实验站的建设和运营不仅填补了同纬度水文实验站的监测空白,而且为岱海的生态综合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未来,实验站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保护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

来源:自治区旗县级融媒体运营服务中心

内蒙古水文


内蒙古水文
内蒙古水文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