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眼神经麻痹的小知识
什么是动眼神经麻痹
动眼神经也称为第Ⅲ对脑神经,含躯体运动及内脏运动纤维,动眼神经核起自上丘导水管下方的周围灰质,汇合成动眼神经后在中脑脚间窝下外侧壁出脑,经过蛛网膜下腔、海绵窦、眶上裂及眶尖来支配相应的眼肌,是眼部分管眼球运动的重要的神经,主要支配提上睑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和下斜肌。
一旦动眼神经出现麻痹,会导致眼球运动障碍,出现眼球上转、下转、内收障碍,患侧瞳孔扩大, 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消失。从而出现斜视,看东西重影等表现。
动眼神经麻痹常见病因
动眼神经麻痹好发于50岁及以上人群,致病原因复杂,涉及脑血管病变、颅神经炎、肿瘤、脱髓鞘病变、糖尿病、动脉瘤、重症肌无力、外伤性、痛性眼肌麻痹等。
动眼神经麻痹的治疗
动眼神经麻痹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康复治疗等,需根据患者病情、诱发因素等进行对症治疗。
中医对本病的理解,认为其属于“上胞下垂”、“目偏视”、“瞳神散大”、“睑废”、“视一为二”等范畴,即中医学的“痿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 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针灸常局部及远端取穴如:睛明、攒竹、阳白、太阳、鱼腰、丝竹空、四白、合谷、足三里等。
来源|针灸科
一审|刘双 二审|孙伟 三审|李艳宏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