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大学硕士生共一作者在农林科学一区Top期刊发表研究成果!揭示NAC类转录因子与叶锈菌效应蛋白互作机制

学术   2024-09-19 12:28   广东  

由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引起的小麦叶锈病是小麦生产过程中发生严重的病害之一,叶锈菌频繁变异和广泛传播对全球小麦生产构成巨大威胁。开展小麦叶锈菌效应蛋白与小麦抗病相关蛋白的互作机制研究,可为小麦抗叶锈病品种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NAC类转录因子是一种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家族。大量研究表明,NAC类转录因子在小麦抗逆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究小麦叶锈菌效应蛋白与NAC类转录因子的互作机制,有助于丰富小麦与叶锈菌互作机制的解析。

近日,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王海燕教授课题组在The Crop Journal在线发表了题为Puccinia triticina effector Pt-1234 modulates wheat immunity by targeting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TaNAC069 via its C subdomai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叶锈菌效应蛋白Pt_1234通过靶向小麦转录因子TaNAC069的亚结构域C进而调控TaNAC069在小麦抗叶锈病防御反应中发挥的作用。

研究者前期筛选出一个小麦NAC类转录因子TaNAC069,验证TaNAC069参与小麦抗叶锈病防御反应,并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到TaNAC069在叶锈菌中的互作靶标Pt_1234。本研究通过酵母双杂交、免疫共沉淀以及蛋白的共定位技术验证了TaNAC069和Pt_1234在细胞核中相互作用(图1)。qPCR结果表明Pt_1234参与叶锈菌的侵染;烟草中BAX坏死抑制试验证明Pt_1234能抑制BAX诱导的细胞死亡,初步明确Pt_1234在植物中具有毒性功能(图2)。利用VIGS介导的HIGS技术沉默Pt_1234,沉默后的小麦植株增强了对叶锈菌的抗病能力(图3和图4)。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和纯蛋白注射小麦试验证明,Pt_1234结合在TaNAC069的亚结构域C,Pt_1234能破坏TaNAC069转基因植株的抗病能力(图5和图6),且亚结构域E为TaNAC069发挥功能的关键结构域(图7)。综合上述研究结果,Pt_1234在小麦叶锈菌侵染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通过与亚结构域C结合破坏TaNAC069介导的抗叶锈病防御反应。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小麦叶锈菌效应蛋白如何靶向小麦转录因子以促进侵染的分子机制
图1 Pt_1234与TaNAC069蛋白互作验证
图2 Pt_1234的毒性功能分析

图3 沉默Pt-1234降低了小麦叶锈菌的侵染能力

图4 Pt-1234沉默小麦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图5 Pt_1234靶向TaNAC069亚结构域C破坏TaNAC069转基因植株的抗病能力

图6 Pt_1234纯蛋白注射TaNAC069转基因植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图7 TaNAC069亚结构域E的抗叶锈病功能鉴定

作者和基金项目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硕士研究生耿怀民博士研究生张艳俊硕士研究生秦臻为该文共同第一作者,植物保护学院王海燕教授为通信作者。该研究得到华北作物改良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NCCIR2023ZZ-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2384,31501623)、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20204028)和河北省高等教育科技研究项目(ZC2023178)资助。该课题组长期从事小麦叶锈菌效应因子与小麦叶锈菌无毒基因的研究,揭示了小麦叶锈菌效应因子Pt_21通过破坏病程相关蛋白TaTLP1的抗叶锈病功能,以促进小麦叶锈菌的侵染(The Crop Journal,2023);鉴定到第一个小麦叶锈菌无毒基因AvrLr15,并明确AvrLr15位点突变后逃逸抗病基因Lr15识别,从而促进小麦叶锈菌侵染的分子机制(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 2024),为诠释小麦与叶锈菌互作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溪远讲植物科学
推送最前沿植物科学研究进展及咨讯,分享常规植物学研究方法,为您成为植物学家助一臂之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