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足迹管理的逻辑和思路是,基于生命周期思想、以供应链为对象、以碳为抓手同时又超越碳、通过消费端发力。”在近日举办的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2024年大会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徐明指出,中国高度重视碳足迹管理,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据悉,今年6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以下《方案》)后,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负责同志就《方案》相关情况答记者时表示,建立完善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是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需要完成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
徐明指出,加强碳足迹管理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对现有“双碳”政策的重要补充。清华大学牵头发起了 “天工计划”,目的是建立一个开放透明的碳足迹/LCA背景数据库。这个数据库里面描述的,正是现代工业系统中,每一个过程的物质和能量输入输出数据。
面对数据霸权,“天工”数据库诞生
“碳足迹核算是一个生命周期的概念,任何一个产品,比如矿泉水瓶,往上游追溯,很容易就到了另一个行业。像苹果公司这样的大企业,都没有办法把整个供应链从源头进行追溯,在没有办法追溯的时候,就要用到数据库。”徐明说,数据库代表了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工业过程碳排放的平均水平。目前,大家用的数据库大多来自于欧美国家。
据介绍,欧美国家的数据库存在三个大的问题。第一是数据霸权,因为现有的数据库来自欧美国家,所以用户没有别的选择,数据的话语权被牢牢把握在相应组织机构手中;第二是贩卖品牌,这些机构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名,将这些数据封闭起来,不给用户看,至于这个数据代表了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行业的水平,也不好确定;第三是违背初心,这些国际数据机构是商业机构,所以它的数据要卖钱,比如,现在市场上使用较多的一个欧洲的数据库,目前还有15年—20年前的数据。
“所以我们急需建立一个国际认可的、中国的背景数据库。”徐明说,“天工计划”是由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指导,由43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发的,已在2023年11月27日发布,截至目前,使用次数将近两万多次。
积极推动“天工”数据库国际间互认
据了解,清华大学团队一直在积极与其他国家在“碳足迹”领域开展交流合作。
今年9月,徐明在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的学术报告与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EC JRC)的交流,是中欧在“碳足迹”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体现。据悉,这次交流不仅展示了“天工计划”的最新进展,还探讨了共同推动建立全球化、规范化的碳足迹数据体系的可能性。这对于促进国际间的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数据标准的互认具有重要意义。
“在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数据标准的互认方面,我们一直在响应国家号召,第一步是与联合国环境署合作,把‘天工’数据库放在联合国环境署的平台上,用户可以在上面找数据,所以‘天工’数据库是联合国平台第三大数据库,也是第一大免费、开源的数据库。”徐明说,“另外,我们也跟欧盟的相关政策制定者进行了积极沟通。在这些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个事是非常复杂的,不是一个单位能做的,因为碳足迹实际上是供应链都要参与的,所以清华大学正在着手发起成立一个碳足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希望找到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一起加入。联盟的主要工作就是方法标准的制定、数据平台的建设等,更多是共享交流,尤其是对外交流,获得国际认可。”
在徐明看来,目前,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做好碳足迹工作,就是三个字:算、减、报。
首先,要算,知道自己和供应链的碳排放是多少,这对企业数据的治理是一个新的挑战,并不是以前传统数据统计的工作,把企业场内的碳排放算清楚就行,现在还要把供应链的碳排放算清楚;然后进行减碳,企业在项目设计阶段就要注意减碳,而且要注意通过节水、节能、节材、材料替代等方式减少碳排放;最后要报出来,包括发布报告和在国际平台进行披露,让大家知道,获得一个正反馈。
作者丨中环报记者 乔建华
编辑丨傅晨玲 张楠楠
审核丨徐明
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欧洲招聘信息
扫描管理员微信,快速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