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很多人都认识这种植物,因为他在我国分布的非常广泛,它就是大名鼎鼎被称为“女人之友”的益母草。
益母草在我国古代医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就被列为上品,史称充蔚,因其功效显著、用途广泛,故而得 “益母” 之名。在岁月的长河中,它一直默默守护着女性的健康,被赞誉为 “女人之友”。
曾有这样一个场景令人难忘。一位来自城市的女士,偶然来到农村,在田间地头惊喜地发现了一丛丛益母草。她早有耳闻益母草的诸多好处,又怎能按捺得住内心的喜悦?于是,她满心欢喜地采了一些,准备带回家备用。这小小的举动,恰恰体现了益母草的独特魅力。
益母草是唇形科益母草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茎笔直挺立,呈四棱形,别具一格。而它的叶子更是极具特性,茎下部的叶为卵形,随着位置上升到茎的上部,叶子则变为菱形,且相互对生,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奇妙设计。
益母草的花期从 6 月持续到 9 月,果期为 7 月至 10 月。由于其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所以拥有众多别名,如益母蒿、益母艾、红花艾、坤草、野天麻、玉米草、灯笼草、铁麻干、益母夏枯、假青麻草、大样益母草、黄木草、红梗玉米膏、地母草、野麻、森蒂、益母艾、红花益母草、臭艾、燕艾、臭艾花、红花外一丹草、红艾、红花艾、艾草、地落艾、爱母草、六角天麻、野故草、鸡母草、云母草、鸭母草、坤草、三角小胡麻、溪麻、蛰麻菜、益母蒿、九重楼、益母花、童子益母草、铁麻干、野芝麻,多达四十余个。这众多的别名,如同一个个神秘的符号,见证了它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益母草的全草均可入药,采割的最佳时间是花开三分之二时。而采收益母草的幼苗,则被称为童子益母草,其功效与成熟的益母草相同。值得一提的是,益母草虽有白花和红花之分,但它们的功效并无二致。无论是哪种颜色的花朵,都承载着为女性健康保驾护航的使命。
在我国,益母草堪称应用于妇科最为广泛的草药之一。从青春年少的姑娘到步入更年期的成熟女性,从充满活力的少女时代到白发苍苍的暮年,都能找到与之对应的神奇药方。它就像一位忠实的守护者,陪伴着女性走过人生的各个阶段。无论是调节月经、缓解痛经,还是产后恢复、调理身体,益母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如此珍贵的中药材,却常常被误认为是杂草。这主要是因为益母草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并不苛刻。它一般多生长在山坡、草地、荒地、旷野或路边,尤其在向阳处更为常见。其广泛的分布使得它在一些农村地区可能会因为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而被当作野草除掉。这实在是一种令人惋惜的误解。
益母草味辛苦,性微寒。据《经效产宝》记载,益母草有活血祛瘀、调经消水。治疗妇女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痛肿疮疡。
虽然它对女性的身体有着诸多益处,但在使用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其真正发挥作用,为女性的健康助力。
总之,益母草作为 “女人之友”,以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深受人们的喜爱,如果你家乡有,要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