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家庭记忆丨第二届家庭影像展冬日献映

文摘   2024-12-20 00:02   法国  

今年整理家里的老照片,发现好多事情都没有印象,家人对同一件事情的记忆也各不相同。后来在家庭影像馆做了一系列关于家庭档案的展览和工坊,是想借着这个契机去思考记忆。

「重构家庭记忆」,是从当下视角对过往家庭记忆的回望、编制和讲述。邀请家人回忆往事,找到他们的叙事和历史的关系,也找到家庭故事乃至于社会记忆是如何被建构的。

在回溯记忆的过程中,每个家庭成员对过往经验的多重解释,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关系。记忆塑造了人们对自我的认知,当我们用文字、影像的方式再次书写家庭记忆,是对于“我”的故事的重新讲述,它和当下密切相关,帮助我们连接过去和未来。

电影是记忆的一部分,我们通过旧地重访、问询、搬演等方式去靠近过去,现在的记录也是为未来创造记忆,去存档那些会消失的东西。记忆不是一个静态的词汇,而是随着叙述不断地再变化,这个动态过程是充满感受和想象的,也将成为我们对身份、历史和情感不断探索的路径。

此次“重构家庭记忆——家庭影像展”,邀请了亚洲范围内的11部电影。导演基于现实记忆的主观重构,让这些作品有了更多想象空间,从记录家庭到建构家庭记忆,在现实和虚构之间,最终指向了作者内心的真实。

策展人:顾雪

顾雪

导演、策展人。2022年,创立家庭影像FamilyLens,致力于发现和拓展家庭影像边界,探索个人影像书写记录。









《河流和我的父亲》Rivers and My Father

李珞丨2010丨75分钟丨中国大陆

2010年第7届中国独立影像展评委会奖、2011年第24届加拿大多伦多实验影像节影像奖。

影片以导演和他家人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将一组童年往事编织在一起,构成一部以河流为主题的回忆录。导演,以及他的父辈和祖辈都在长江边长大。电影里的各种回忆也是以长江为背景而展开。由于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这些往事就像是在过去的地图上流动着的河流。这部电影结合剧情片和纪录片的形式,尝试通过探索画面、声音和画外音的各种可能性,来诗意地再现这些往事并且把他们联系起来。

李珞 Li Luo

出生成长于湖北武汉。在加拿大约克大学学习电影制作,获得艺术硕士学位。早期作品包括实验短片《飞》和《鸟类学》。2009年完成了首部长片《前几天我去了一趟动物园》,《河流和我的父亲》是他的第二部长片,其它作品《唐皇游地府》《李文漫游东湖》。


《噪音如是说》Thus A Noise Speaks

小田香丨2010丨38分钟|日本

2011年奈良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单元观众选择奖、2013年第9届IAWRT亚洲女性影展展映。

小田香在暑假时从国外归来,终于鼓起勇气向家人坦白了自己的性少数身份。然而,她的父母难以接受,反应冷淡而疏离。尽管父母的态度让小田香陷入了深深的抑郁,但她内心的力量并未被磨灭。她决定通过拍摄一部电影,以镜头重启与家人的对话,用艺术的方式解开彼此之间的心结。

《向着那份温柔》Toward A Common Tenderness

小田香丨2017丨63分钟|日本

入围莱比锡国际纪录片和动画电影节。

我创作这部影片,是为了理解波黑的那些日子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了我对电影创作的思考。同时,这也是我作为电影人的一个里程碑之作:在完成这部影片后,我决定继续以摄像机为媒介,探索其在人性表达上的更多可能性。《噪音如是说》和《向着那份温柔》虽为独立作品,却在我的电影创作中密不可分,彼此共鸣,相互映照。


小田香 Kaori Oda

1987年生于日本大阪,电影人、艺术家。她的作品主要通过影像和声音来探索人类的记忆。首部长片《矿》(2015)全球首映于山形国际电影节。第二部作品《向着那份温柔》(2017)是一部富有诗意的电影研究。影片《沉洞泉》(2019)在墨西哥尤卡坦的水下洞穴中拍摄,并于2020年鹿特丹国际电影节的“光明未来”单元中首映。


《生命的河流》The River of Life

杨平道丨2014丨103分钟|中国大陆

2014年中国独立影像展主竞赛单元最高奖、2014年北京独立影像展开幕片及评委会奖。
我已经感觉到养育我长大的奶奶即将离世,将近13年,她一直惦记着先离她而去的大儿子,即我的父亲,如同对父亲一样,我一样感觉无能为力,唯一能做的是在她驾鹤之前,给她做一部关于她,关于我爷爷,关于我自己——一部家族生命史。我女儿在她祖母离世4个月后出生了,未能生活在同一时空下,生前我奶奶一直惦念她的曾孙,却遗憾未能见面。所以我拍了这部电影,生命的交替,时代变迁一如既往,传承破立一直存在,比如风俗仪式等。当女儿长大时,我要让她好好看看这部电影,一个人要了解自己家族的历史。

杨平道 Yang Pingdao

广东人,电影导演/编剧/作家,著有小说集《两节哥的哀伤》。纪录片《家谱》获云之南纪录影像双年展评委会特别推荐奖。剧情长片《好友》获上海国际电影节欧洲制片人协会特别关注项目奖等;《裂流》获平遥国际电影展迷影选择荣誉、青年评审荣誉,台湾南方影展最佳剧情长片奖等;《浪漫的断章》入围2023年平遥国际电影展藏龙单元等。


《镜像之城:虚构家庭诗篇》

The City of Mirrors: A Fictional Biograph

张明归丨2016丨87分钟|越南

入围2016年釜山国际电影节、2016年新加坡国际电影节。

电影讲述了一个虚拟的故事:在未来世界的2048年,越南将被大水淹没,导演张明归在2045年决定离开自己的国家。时间回溯至2015年,张明归回到家乡拍摄电影并让自己的亲人本色出演。本片讲述了一段跨越三十年历史的故事,是一部纪实与虚构并存的电影。它可以被看作一部具有叙事元素的剧情电影,但是在虚构的影像中还包含另外一部讲述家族记忆的纪录电影。导演将现实元素与虚构元素并置,旨在思考什么是现实中的真实,什么又是电影中的真实。

张明归 Truong Minh Quý 

录像艺术家和电影导演,1990年出生于越南。2008年考入胡志明电影戏剧大学,一年后退学成为独立电影人。他的叙事介于电影和文学之间,混合个人记忆和集体记忆,很多故事取材于他的家乡、童年记忆和越南的历史背景。2016年参加了柏林电影节的天才训练营。《镜像之城:虚构家庭诗篇》是他的首部长片。《树房子》入围洛迦诺国际电影节。最新长片《越和南》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


《回程列车》Return

黄邦铨丨2017丨20分钟|中国台湾、法国

2018年第20届台北电影节最佳短片提名、克莱蒙费朗国际短片电影节实验竞赛首奖。

两段不同时期的旅程,一趟随着铁道横跨欧亚大陆;另一趟则是从旧家庭照片去回溯战时生活。随着火车行进摇晃的节奏,过去和现在的分界逐渐模糊,尘封已久的、被遗忘的记忆终于浮现。

黄邦铨 Pang-chuan Huang

1988年出生于中国台湾,毕业于平面设计专业,他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灵感,在纪录片和小说之间制造出一种歧义。他的所有作品都包含三个元素:记忆、航行和传统电影技术。他的另一部作品《去年火车经过的时候》提名2018年第71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明日之豹单元。


《秘密的味道》The Taste of Secrets

吉雍·顺丨2019丨110分钟|柬埔寨、法国

2019年第24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提名、2021年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青少年评审奖。

在三年的时间里,我和我的弟弟追踪拍摄了摄影师安托万——一位亚美尼亚大屠杀幸存者的后裔,他穿梭在中东地区,从土耳其到伊拉克,用相机追寻着家族和民族的幽灵。当我拿起摄影机想问询母亲关于她在柬埔寨红色高棉政权时期的过去,但被拒绝。她的秘密似乎并不容易揭开……

吉雍·顺 Guillaume Suon

法籍柬埔寨裔电影导演,他的首部纪录片聚焦于红色高棉大屠杀及其对柬埔寨当代社会的影响。他是法国国家电影学院La Fémis的毕业生,曾是柏林电影节天才训练营的学员,获得圣丹斯电影学院和IDFA学院的奖学金。他的另一部纪录片作品《风暴制造者》提名2014年第19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


《桌边对话》No Crying at the Dinner Table

卡萝尔·阮丨2019丨16分钟|越南、加拿大

入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荣获西南偏南电影节纪录短片评审团奖。

导演采访了自己的家人,这部充满疗愈力量的纪录片深刻呈现了代际创伤、悲痛与秘密,揭示了那些未曾说出口的心声。

卡萝尔·阮 Carol Nguyen

加拿大越南裔电影导演。她在多伦多出生和长大,目前定居蒙特利尔。她的电影探讨文化认同、沉默和记忆等主题。最新电影《尼安蒂克》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首映、提名第7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儿童单元国际评审团最佳短片。


《地洞》The Burrows

胡三寿丨2021丨101分钟|中国大陆

入围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远景竞赛单元、荣获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亚洲新视野竞赛”单元首奖。

在老家,每一个人在活着的时候都会为自己建一座坟墓。2020年,在病毒肆虐的时候,我们一家人给我外公外婆建造了他们期盼多年的坟墓。我是坟墓的设计者,建造者,拍摄者,我面对着它,仿佛面对着故乡的精神世界,它像地洞,建造与挖掘在永无休止地上演……

胡三寿 Hu Tao

出生于陕西秦岭,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2013年参加民间记忆计划至今。作品:2013年《山旮旯》,2015年《古精》,2018年《偷羞子》,2021年《地洞》和2024年《复活》。


《目中的流动》

I Look into the Mirror and Repeat to Myself

林暄晴丨2023丨18分钟|新加坡

2023年第76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明日之豹奖国际竞赛提名、荣获第34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东南亚短片竞赛最佳新加坡短片。

在成长过程中,导演和她的姐妹们经历了痛苦而艰难的家庭生活。如今,她们已经成年,父母即将分离,导演借此机会探讨她们名字的意义,让姐妹们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她们的故事,理解她们依然背负的心碎、爱、痛苦和愤怒。

林暄晴 Giselle Lin

新加坡导演,致力于拍摄关于女性的故事。她的本科毕业短片《依依》在第74届洛迦诺电影节竞赛单元首映。《目中的流动》是她的第二部短片,用胶片拍摄。首部长片项目《午夜蓝色的春天》正在制作中。


《遗落的家》The House that Stays

黎睿玉丨2023丨15分钟|越南

入选2024年胡志明市国际电影节、第24届高雄电影节、第66届毕尔巴鄂国际纪录片和短片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

在一座充满回忆的房子里,回荡着母亲和她的两个儿子的日常对话,而他们似乎都在沉睡。这部自传性质的短片,以独特的混合形式,记录了导演青春期的一段个人记忆。通过场景设计和重现,重新构建了自己儿时的家,并将母亲的声音融入其中,成为影片的一部分。

黎睿玉  LE Ngoc Duy

越南电影制作人,2000年生人,目前在胡志明HSU大学就读。



如何购票



打开上方🔼微店小程序或阅读原文购票观影

购票二维码是唯一取票凭证,请妥善保存

(现场取票打开微店小程序-我的订单-二维码)



限时优惠


影展开设早鸟全场次通票

12月16日前购买通票

原价440,早鸟价390

并赠送全套影展衍生品



放映信息


放映地点:

星典影城北京六里桥店

北京丰台区西三环南路10号(近六里桥地铁)


观影说明:

可提前30分钟取票,早到可优先选座

*除不可抗力取消放映

售出票务不接受退款,可自行转让



周边福利



#1

购买任意场次电影票将获得该电影定制票根明信片影展手册等。

三张不同场次票根可兑换家庭影像FamilyLens帆布包一个。


#2


#3

全通票(7场次)票根可兑换家庭影像FamilyLens帆布包+定制家庭相框+整套海报+整套影展衍生品


欢迎加入

“记忆的河流”——家庭影像创作论坛交流群

如群名片达到上限,请添加小助手拉你进群


家庭影像FamilyLens 微信小助手




我们将呈现对11部电影导演的专访报道

欢迎关注家庭影像FamilyLens公众号



家庭影像展组委会

策展人:顾雪

特邀策划:朱钰

活动总监:郝叶子

助理策展:朱鼎辉、吕铃

主视觉设计:陈大床、叮叮咚咚文化传媒

概念短片:TL STUDIO

新媒体运营:郭佳欣、陈艺萱

翻译及字幕组:房泽祎、李延、赵婉汝、温莜、王以琳、朱锐、徐尧

衍生品设计组:叶芷彤

视频组:纪宛君、刘渝、Andy

文案组:杨逸群、张雅文、吴思哲、顾雪梅、王子薇、丁娅琪

现场摄影组:滕天琪、周荣辉、李雨潼、郝阿茹娜、姚雄元


特别致谢:曹剑平、草场地工作站、沈林子、沈念、郭舟、丁大卫、丁一真



家庭影像馆丨家庭影像展丨家庭影像教育


小红书丨B站丨微博丨视频号丨豆瓣

家庭影像FamilyLens

推广丨合作丨转载丨咨询丨进群

加微信:FamilyLens-

让我们在这里,一起拓展“家”的含义


 FamilyLens 

FamilyLens,以家庭为拍摄对象,用家庭视角来观察记录生活。在拍摄过程中与被拍摄对象产生沟通性、对话性和反思性的行为,并创作出带有制作者个人属性的自由影像。





▲▲▲

推广/合作/活动加微信号:directubeee

▲▲▲

创作不易,感谢支持






导筒directube
关于导演的演讲、访谈,电影课,展映活动,文字著作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