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方案》,在课间时间的调整上,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间将由原来的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在上午下午各安排一次30分钟的大课间,保证每天课间总时长小学阶段不少于90分钟、初中阶段不少于120分钟。其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内容为每天30分钟的体育活动再加其他内容。调整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每天在校内的体育活动时间将达到两个小时。
延长出来的时间干什么?《方案》提出,各学校要加强对课间活动的引导,学校教职员工要从课间的管理者转向学生课间活动的共同参与者,科学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到室外进行放松休息、有益社交。在坚持每天规范做好眼保健操、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各学校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根据学生年龄、身体素质等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学生喜欢参与的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小学阶段可以设置跑步、韵律操、舞蹈、太极拳、跳绳等,中学阶段在此基础上可加入核心力量项目、中考体育项目等。鼓励各学校因校施策突出特色,比如设置武术、杂技等项目。
《方案》要求,各地各学校不得随意缩短学生课间活动时长,不得对学生课间活动设置不必要的约束,坚决杜绝课间禁止学生出教室等问题,市教育局将不定期对各学校进行检查,建立学生课间时间调整的检查反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