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信用环境持续向好
省内各市信用监测排名稳定在全国第一方阵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解楚楚)良好的信用环境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客观需要。日前,记者从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获悉,我省信用环境持续向好,省内各市信用监测排名稳定在全国第一方阵。
根据国家公共信用和地理空间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城市信用监测排名结果,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序列,石家庄市排名第8位;地级市序列,我省7个市进入全国前50名;县级市序列,我省17个市进入全国前50名,其中渤海新区黄骅市位列第1名。
“公司的缴费凭证丢了,本以为得跑多个部门才能办理信用修复,没想到只进一门就办好了,没有耽误我们正常营业。”近日,渤海新区黄骅市某金属制品公司负责人秦先生对当地数据和政务服务局表示感谢。
去年6月,该公司因未按规定安装使用污染防治设施,被当地生态环境局处罚,导致信用受损。
在公司完全履行处罚决定规定的义务,且处罚信息公示期达到3个月的最短公示期限,满足信用修复条件下,去年11月20日,秦先生到渤海新区黄骅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信用修复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申请办理企业信用修复业务。
“按照有关规定,除市场监管领域外的其他领域,企业需要提交缴纳罚款的票据或者行政处罚部门盖章确认的信用信息修复申请表。”窗口工作人员告知。
因保管不善,票据已经丢失,怎么办?秦先生很是焦虑。这时,工作人员从大厅生态环境部门常驻窗口拿来一张经该窗口确认并加盖信用修复专用章的申请表,并帮助秦先生提交到信用网站,整个过程不到半个小时。经过逐级审核,9日后,公司成功修复信用。
信用是企业立身之本,一次失信处处受限。以最快速度帮助企业信用应修尽修,渤海新区黄骅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创新性将信用修复认定业务进驻政务大厅,同时获得已进驻大厅的12个行政部门授权,刻制并启用信用修复专用章,大大降低企业跑办成本,实现信用修复“只跑一次”。
石家庄推出个人守信激励应用场景——“诚石分”,个人可凭诚信积分,享受优先办理、押金减免等各种优惠服务;邯郸聚焦企业信用修复全过程,实行“告知、提醒、培训、帮办”四步工作法,精准帮扶企业修复信用;唐山在全省率先推行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证明改革,以“一纸报告”替代42个领域的证明……
构建诚实守信、遵约践诺的信用环境。去年,我省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把城市作为信用便民惠企的重要载体,致力于打造城市信用品牌。
推进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我省对285万余家企业开展公共信用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推送至“双随机、一公开”系统,供各级各有关部门在行业监管中使用。构建全省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体系,提升融资信用服务。截至去年底,全省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入驻金融机构227家,累计发放信用贷款6081亿元。
同时,我省印发《河北省“信用修复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方案》,针对企业行政处罚、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失信主体名单3类失信信息,全省统一了信用修复事项业务办理流程和规范。建成全省统一的信用修复系统,“一网办理”32个部门的信用修复事项。依托省、市、县三级企业服务中心等工作机制,我省面向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0类重点产业以及央企二三级子公司,建立信用服务重点企业清单。
接下来,我省将加快推进信用河北建设,优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支持金融机构提供全流程融资信用服务,构建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多措并举引领城市诚信风尚,推动全省信用水平得到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