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推广!成都这一经验入选农业农村部典型案例

文摘   2024-11-06 17:51   贵州  


近日,全国“菜篮子”工作会议暨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交流会在长沙召开,会上总结交流各地经验做法,深入分析新形势新任务,强调要以“保总量、畅流通、稳价格、守底线”为重点,全面提升“菜篮子”产品生产供给能力,加快补齐流通短板,健全完善市场调控机制,坚决守牢稳产保供底线。大中城市要坚持改革创新,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探索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据小编了解,此次会议还集中发布了全国“菜篮子”和都市现代农业工作典型案例,其中成都市《探索“五化五型”模式拓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经验成功入选并在全国推广。


那么成都的都市现代农业“五化五型”

到底是指什么呢?

现在小编带你全方位了解

近年来,成都市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多元化保供型、科技化智慧型、绿色化生态型、职业化专业型、融合化功能型“五化五型”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有效拓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

围绕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制定4项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的专项政策,实行差异化补助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建成高标准农田421.77万亩,确保“良田粮用”。坚决把健全耕地长效保护机制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先后制定了耕地保护基金制度和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前置评价机制,建立“空、天、地”一体化耕地保护动态监管机制。坚定不移践行“大食物观”,发展多元化保供型农业,创新实施粮食生产规模经营补贴、都江堰精华灌区水稻恢复种植补贴等支持政策,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和风险分担机制,带动全市粮食面积稳定在570万亩、产量230万吨以上。健全成都都市圈“菜篮子”协同保供机制,不断建强“菜篮子”产品供应链,构建形成肉蛋奶、果菜鱼等主要农产品供给丰富多元、营养均衡的食物供给体系,全市蔬菜产量稳定在600万吨以上。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推进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布局“一核、五园、N基地”农业科创空间,打造都市现代农业硅谷。大力推动种业振兴,建成无人化垂直植物工厂,有效降低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的育种周期。建设天府现代种业园,布局集成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四川现代种业研究院、国家品种测试西南分中心的“一库一院五中心”,推动现代种业资源整合和成果转化,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杂交油菜等育种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构建“数字化服务平台+智慧农业产业园服务中心+规模化农场”数字服务体系,实现对耕地利用、农田建设、粮食生产、生猪供应的全过程智慧化监管,形成数智粮油、作物监测、农技在线、智慧农服等数十类生产应用场景。


以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为抓手,聚焦创业大学生、返乡农民工、转业军人等重点群体,建立市、县两级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对象库,依托农业院校、职业教育、科研基地等平台开展选拔培育,完善社保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和优惠信贷激励政策,累计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3.2万人,有效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走出一条解决“谁来种地”“谁能种好地”的成功之路。完善县镇村三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耕、种、防、收、储、销”等单环节、多环节的“菜单式”“保姆式”“一站式”服务,探索形成“农业共营制”“大园区+小业主”等多种新型经营模式,构建起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土地股份合作为纽带、以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效率,有效解决农业生产经营中“地碎、人少、钱散、缺服务”的问题。


积极推行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技术模式,发展复式、高效农机装备和电动农机装备,实行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建立健全秸秆、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收集利用处理体系,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总体保持零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4.28%,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4%,农村人居环境总体评分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三。坚持农业生产“三品一标”,严格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全覆盖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搭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监管平台,实现“从产地到餐桌”溯源监管。完善“市级公用品牌+县级区域品牌+企业自主品牌”品牌体系,建立成都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培育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996个。


以农商文旅体康融合发展为导向,发挥特有川西林盘乡村聚落多元价值优势,打造“稻田是湿地,菜地也是风景”的全域皆景、全域可游的公园城市现代乡村。实施“公园+”“林盘+”行动,保留乡村“山、水、田、林、院”原生肌理,将川西林盘融入全域旅游、融入天府绿道、融入乡村景区,累计保护修复川西林盘1073个,形成“刘家林盘”“拾光山丘”“西花町”等168个精品林盘。结合农时农事和民俗节庆,培育提升农事体验、自然研学、乡村露营、运动康养等业态品质,形成百大乡村消费新场景,开展“新十二月市”等品牌集会活动。支持优质文创团队开发乡村资源,通过乡村非遗传习所和传统工艺聚集区,活化蜀锦蜀绣、川剧艺术、川派盆景、竹编漆器等非遗传承。弘扬传承天府农耕文化,打造以民俗民风为特色的农事研学、诗词研学、非遗研学等精品线路,全市先后推介14个村(社区)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乡村“变形计”

2024-11-04

从门外汉到土专家,金堂小伙当起了“种树人”

2024-11-04

聆听邛崃,林盘:美丽乡村中的“乡愁”画卷

2024-11-04


筑农发布
宣传贵阳市农业政策法规,发布贵阳市农业工作动态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