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中山日报
编者按:万众瞩目的深中通道将于6月30日通车试运营。这条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通道将连通整个大湾区。它如巨龙穿越伶仃洋,带动大湾区腾飞!中山作家们以自己的笔触书写龙腾伶仃洋的故事——
作者:张佩兰
“王老师,我先去探探路。视频上不是很清楚。你开车一定要注意安全哈。往上开到没有水泥路为止。我的车停在公路尽头,白色的车。”手机里传来小郝的语音,夹杂着虫鸣鸟叫。
昨晚,浩一到家就问我要不要去拍深中通道。4点起床,4点半动身。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果断地选择了一起去。毕竟深中通道月底就要通车了。
风光摄影最是一件孤寂的事,想要抓拍晨光乍现的瞬间美景,必定天不亮就要赶到拍摄点。浩曾多说过那座山是拍摄深中通道的最好位置,有机会了去找找路。兴趣终究败给了精力。许多次也只是说说,到底没有成行。
这次小郝无意间刷到一个视频,正是浩念想已久的那座山。
我的生物钟向来以一家之主自居,不到四点就自然醒了。闹钟也准时叫醒了浩。中山的天醒的真是早呀!四点多就放亮了。我们匆匆出门,也没忘记带上两瓶水。
前方的路果然越来越难走,不是变窄了,也不是草木遮挡了路面,而是山体滑坡或重车碾轧造成的大面积断裂。乱石堆砌,车速如蜗牛搬家。等车缓慢地通过一段坑洼路段,我建议将车停在路边步行。看路况也快到小郝停车的地方了。
路边高耸的植物背后正好出现了一排废弃的平房,屋顶早已坍塌。我下车查看后,用手势指挥浩将车停在房前的空地上。
背上摄影器材,前走是两条路,一条水泥路,一条泥巴路,都比较宽阔。我们按小郝的语音选择了水泥路。拐过弯是一处平坦地。视野没什么遮挡。山下的村庄、工厂、路桥与河流没睡醒似的在黎明的薄雾里漂浮。浩拿出无人机准备飞。我则去找小郝,看看是否真的不远。
小郝的车果真停在下一个拐弯处,相距不过百十米。车前方是一道铁栅门。说是铁栅门,其实仅剩下门柱和半片铁皮,两边植物杂乱密集,开汽车进去还是有些难度。
步过铁栅门,我被一条很强的清香气吸引。之所以说是一条,是因为它确实太像一堵墙了,多走几步香气没了,退后几步也没了香气。我反复走了几趟,将那些清香味儿收入心肺,浑身的骨头都有了说不出的舒爽,身体也似乎澄澈透明没了凡俗的妄念。
没有时间多逗留。继续向前竟有一辆黑车挡住了去路,粤B牌照,深圳来的,比我们到得还早。车头前有一条小路,车身右方也有一条小路,通向不同山头。我不清楚小郝到底朝那条路走了,只好回头。身后却传来了脚步声,一看正是小郝,掉进水里似的。衣服裤子都湿了,鞋子上沾满碎叶。没等我开口,他就说两条路他都走了,露水太大,衣服鞋子湿透了,没找到上山路,他回来换换鞋子。
浩应该通过无人机查看了山径,提议从刚才那条泥路上去。
半道上,山水平铺着路面向下淌,路面俨然充当了“河床”。有些地方被划开了一道道口子,有些地方则起了一层薄薄的苔膜。足底打滑,我们小心翼翼。
这条路上也有一道铁皮门,敞开着,右边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泥洞里的蜜蜂有人养殖,禁止挖掘,一经发现报警处理,并罚款2万。
有蜜蜂呀?我瞬间皮肤发麻汗毛竖立,好像那些蜜蜂真在耳边乱飞乱叫。想到群蜂围攻的情形便心生惧意,第一反应就是逃。谁有那么大的胆子?敢上前一探究竟呢?
想逃也逃不快呀!路面都是黄泥水。
过了泥水“泛滥区”,终于到了可以瞭望伶仃洋的山口,却看不到全貌。只好右拐继续上山,山体陡峭。这里是树的领地,横行霸道的灌木杂草也无奈退避三舍,躲到远远的地方去了。
我们沿着裸露的山脊向上爬。因为无草,虫子也无法隐身,蛐蛐、土元、飞蛾、草蜢、竹节虫、枯叶蝶......蝉蜕挂在树身上叶片上,大大小小数目众多,不知都是些什么品种。一枚“小石头”从脚面上飞过去,落在枯叶下一动不动了。凑近看也是一枚“小石头”,事实上却是一只善于伪装的石头蛙。
不长一段时间就找到一个观景台,可以支起脚架拍照。小郝不死心,又跑上去探路,几分钟后折回来,说上面是一个高压线塔,再走就是下坡路,应该就是这儿。无人机无法用了。周围满是树枝树叶,即便勉强起飞了也很容易炸机。
我将想拍的抓紧时间拍了。他们拍摄时我也跑上去看。路确实向下了,不过是通向另外一座更高的山顶。他们跟上来。都到这儿了,放弃了实在可惜。我们心怀期待提起精神再次出发了。
山体更加陡峭,烂叶碎沙,我们需借力树干树根向上移动。确实离山顶不远,只是树木挡住了视线。我们很快抵达最高点。海面上升起深中通道优美的曲线,对岸深圳的楼宇在海天一色里犹如海市蜃楼。翠亨新区最美的片区正从梦中醒来。
山顶上坐着两个人,不远处支着两个三脚架和相机。正是粤B车车主。他们昨天从深圳过来,踩完点去了小榄。因为是同好,相互寒暄并加了微信。
天色灰蒙,云雾变幻。太阳躲在云层背后,我们看不见它。它却从云雾灰蒙的天空洒下一片圣光,戏剧性地打在桥身上。桥身闪着金属的光泽,精致的犹如一条价值连城的项链,霸占着“女王”最炫目的美颈。
更多时候没有光。从西方审美理论来说,这天气确实不适合拍照。但我心欣喜。因为,中国的哲学和审美是近云雾的。云雾让眼前的风景有了被国人遗忘已久的中式美学意境:水墨之美,宁静之美,智慧之美……云雾之外,大湾区素肌玉骨影影绰绰,灵性深远。
一审:齐速 二审:黄廉捷 三审:马拉
顾问:郑万里
总编:马 拉
主编:黄廉捷
编委:黄廉捷 秦志怀 谭功才 徐向东 张舒广 禹媚 大海
编辑:齐 速
栏目
信息港 作家影像 大家
重金属 文学界 未来作家
诗歌 散文 小说
报告文学 散文诗 评论
投稿邮箱:923821333@qq.com
注:不接收已在其他公众号推过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