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的西南边陲,隐匿着一片充满神秘与魅力的土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因山高气寒而得名。由于地理环境恶劣,曾经这里的一座座“悬崖村”与世隔绝,让闭塞与落后成为这里的标签。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大凉山如何贫瘠如何落后,但大凉山也是人文摄影的天堂。
《欢快的童年》许伟 摄
凉山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历新年,彝语称“库斯”,源于世界上最古老历法之一的彝族十月太阳历,集祀祖先、游艺竞技、餐饮娱乐、服饰展现等诸多民俗风情为一体,展现了浓郁的彝家风情,是彝家重要的传统民族节庆之一。
《欢乐时刻》刘世杨 摄
彝族十分重视年节,对年节准备很有讲究。凉山彝族过年多在秋收后,没有固定日期,各地也不统一,一般是以自然村寨为单位,由历算师或毕摩择吉日,时间多在秋收之后的十月或十一月。
《欢庆新年》林漫 摄
节日期间,男女老少将盛装出席,唱起彝族山歌,跳起欢快的达体舞,与家人共享美食,共同庆贺人丁兴旺,祈福吉祥安康,享受节日的团聚与欢乐。
《装扮》李惠 摄
杀年猪是彝历新年的重头戏。天蒙蒙亮,村子里的杀猪声便此起彼伏,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处处洋溢着杀年猪贺丰收的喜悦之情。人们会将部分猪肉切成条,部分猪肉用来制作香肠,并且会在当天将鲜肉和香肠放在火塘上烤,以肥猪来展示主人家的富裕。
《杀猪过年》曾斌 摄
老酿酒坊
川酒是中国酒类生产和酒文化发展最悠久,最有影响力的酒类,名酒辈出,蛮声海内外。川酒的酿酒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年前,唐代最盛行。当时的四川酒多、酒家多、酒客多,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留下许多吟唱玉液琼浆的诗篇,成为巴蜀极为丰富的酒文化遗产。
《酿酒技艺》刘向东 摄
要知道孝姑镇历史上曾经是一处水陆码头,有着百年以上的酿酒史,鼎盛时期小镇上曾有32家酒厂,而出产最多的就是这款“泡子酒”。临近的岷江。没有这条江就没有所谓孝姑的酒厂。岷江以它特有的水质,为酒厂提供源源不断的酿酒水源。
《制酒》史鸿兵 摄
酒厂生产的酒,名叫泡子酒。这还有一番来历。据说泡子洒始于北宋末年,兴于南宋时期。泡子酒的发明人据说姓邵,由于该酒在搅拌摇动时,酒里就像水里的鱼尾起泡,加之犍为人的口音关系,原意是邵子酒的便叫成泡子酒了。
《传统技艺》谢长顺 摄
荥经制陶
荥经砂器,一种具有深厚历史背景的陶器,源于荥经县严道镇,这里是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的交汇点。由于历史积淀和当地丰富的原材料资源,这项传统烧制技艺得以延续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中华砂器》白鲜勇 摄
荥经县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独特的白善泥粘土,为砂器的制作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而制作过程,包括采料、粉碎、搅拌、制胚、晾晒、焙烧、上釉等步骤,都体现了传统手工技艺的精湛和匠人们的智慧。
《出炉》周子秋 摄
砂器的制作每一步都凝聚了匠人的心血和智慧。从采料到粉碎,再到搅拌和制胚,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确保产品的品质。特别是制胚过程,它决定了成品的美观度和完整性。匠人们通过贴花、雕刻等技艺,赋予砂器独特的造型和魅力。需要匠人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巧,才能确保砂器完美出炉。最后的上釉步骤,更是为砂器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技艺》小张 摄
基本是沿用历史遗留下来的原始的传统手工作坊生产方式,其间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工艺价值,已远远超过砂器自身生活用品的价值范围,已当之无愧的成为民族工艺中的一支绚丽奇葩。每一件荥经砂器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有着极高的收藏价值。
《荥经砂器》初旭 摄
集市赶集
赶集,彝民称之为“赶场”,是除节日之外最热闹的日子。一大早,方圆几十里的彝族老乡骑着摩托、赶着马车、或步行背着满当当的背篓,顺着山路,赶着牛羊,抱着鸡鸭,陆陆续续涌向集市。
《雾中行》伍丽娅 摄
每当有赶集的日子,周边的人们从大山深处向着这里聚集。从大山之中延伸出来的红色的泥土路上,不断走来一队队、一群群兴高采烈的人群,在红、绿、黄、白等各种色彩的映衬下,向你展现的是对今天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集市主要是老人、妇女儿童,以农产品交易为主,包括一些日用品,鸡是这里交易的主要商品,都是抱着卖。
《满意》史鸿兵 摄
熙熙攘攘的集市上,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赶集,是彝族人的习俗,更是文化,是约定俗成的乡间聚会。赶集是彝族人的生活需要,也是他们消遣的一种方式。集市见证着彝族人的生活本色。凉山彝族人最地道的淳朴在这里生根发芽,他们特有的文化性格,在集市的热闹与喧嚣中,有着最生动的注解。
《大凉山见闻》刘向东 摄
扶贫绿皮慢火车
坐火车时你遇到过最特殊的旅客是啥样?你和羊群一起坐过火车吗?为啥猪羊可以上火车?这趟列车又有何特殊身份?其实,这不是一般的火车,而是从四川普雄开往攀枝花南的5633/5634次扶贫“慢火车”。
《扶贫小火车》史志辉 摄
列车全程运行376公里,历时9个多小时,穿行于大凉山彝族地区,途经27个站点,已经运营了半个世纪。是目前四川境内最后的慢火车之一。从1995年起,全程票价25.5元,最低票价2元,几十年没有变过。
《满载希望》江忠和 摄
从普雄到攀枝花,这趟“慢火车”以40km/h的速度穿过数不清的高山河谷,连接起沿线27个车站和周边的城镇村庄,接送一批批彝族老乡往返于大凉山内。它更像是人们的“绿皮公交”,将方圆百里的村庄如念珠般串起来。
《小火车》影友 摄
沿途各个乡镇的孩子们坐着“慢火车”往返学校,“小慢车”也见证了一批又一批孩子通过教育走出大山,很多秦岭山区的学生都是通过这趟“小慢车”完成了自己的求学梦。从这个层面上说“小慢车”不仅仅是孩子们求学的“校车”,更重要的是它为孩子们打开了一个看向世界的窗口,让他们拥有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机会,让大山里的下一代从教育上或者更准确地说从观念上改变贫穷。
《彝家学童》伍丽娅 摄
绿皮慢火车在各自的线路上,为当地人送去致富的希望,也让更多的人看到外面的世界。“慢火车”多经偏远贫困地区,票价几十年不变。恰恰是这些“参差不齐”又“慢吞吞”的“小慢车”,却成了照进贫困地区的一束光,照亮了一条可以看见的出路,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
《希望列车》史志辉 摄
彝族新年
彝历新年,彝称“库史”,是集祭祀祖先、游艺竞技、餐饮娱乐、服饰制度等诸多民俗事项为一体的祭祀和庆贺性民俗节日,是一年中最喜气,最令人向往的节日,在彝族人的生活中有广泛的影响。
《彝家生活》崔玉平 摄
作为彝族人民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不仅是一个庆祝丰收、祈求来年平安的时刻,更是彝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都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
《欢庆新年》林漫 摄
彝历,作为彝族人民独特的历法体系,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智慧。它不仅是彝族人民日常生活的指南,更是他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祈求丰收和平安的重要工具。彝历新年的庆祝活动,更是彝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体现。
《节日盛装》李玉龙 摄
大凉山,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以其壮丽的自然风貌和独特的人文特色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它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快乐玩耍》薇薇老师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