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人民摄影报将从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34届中国新闻奖获奖摄影作品中,逐幅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融媒体时代,在“新闻摄影何去何从”的质疑声中,刚刚公布的第34届中国新闻奖给出了答案。一幅幅反映时代精神和人类情感的照片让我们惊喜地看到,依然有许多摄影记者选择坚守在新闻摄影这块阵地上,他们用热情奔赴每一个新闻现场,用汗水记录发生的每一个瞬间。他们努力拥抱新科技的同时,始终秉持新闻摄影真实性原则,让每一个镜头都成为时代的印迹,让每一幅画面都成为历史的见证。
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护送回国的庄严肃穆,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鹅喉羚与油田采油工人的和谐共处,张雨霏拥抱克服病患重回泳池的日本运动员池江璃花子,科研人员海中寻“碳”的敬业风貌,石油工人身处大山里的奉献精神,消防救援人员暴雨中护送被困群众的惊险一幕……
这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反映时代主旋律、彰显新闻价值的优秀作品,将我们重新带回新闻现场,去感爱时代的脉搏,倾听人民的声音。正如有新闻摄影人说:视频时代,照片不死!
本报记者 李旻晖
09
鹅喉羚“安居”新疆油田
(组照之一)
嗨克拉玛依客户端 闵勇 赵兰生
拍摄故事:
从2015年新疆油田公司治理油田环境以来,油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回到井区“安家”的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鹅喉羚也越来越多。作为热衷环保题材的新闻和纪实摄影人,作者长期关注鹅喉羚在油田生产现场生活状态,用镜头记录了一张张展现人与自然谐共生的画面。为了印证油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与野生动物也在不断增多的实际关联性,作者把取景时间范围扩大春夏秋冬,把拍摄范围扩大到油田各个角落,长期关注和记录这种天生胆小、警惕性强,且在属于典型荒漠、半荒漠的地区生存的有蹄类野生保护动物生存状况。为了拍摄鹅喉羚与春天里的荒漠野花、或夏天里的戈壁梭梭、或秋天里的沙漠红柳、或冬天里遍地积雪同框的画面,还有鹅喉羚与油田采油站、油区输油管线、井区抽油机,甚至是与工作中的采油工、修井工、钻井工同框的画面,作者会经常驾驶越野车深入各大油区,四处寻觅,长时间蹲守。在不知不觉中,持续拍摄了8年之久。
评委评语:
整组图片拍摄时间从2016年到2023年,作者经过8年时间的采访拍摄,为人们呈现出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鹅喉羚与油田采油区工人和谐共处的画面。精心选出的8幅参评照片,画面以鹅喉羚为主体、油田为背景,通过春夏秋冬的场景变化,大景、中景及特写画面的组合,真实生动地表现了随着生态环境质量的不断提升,鹅喉羚又逐渐回到新疆油田的情景。表现生态题材的作品很多,这组照片拍摄时间跨度大,体现了作者精益求精,用时间见证生态环境改善真实性的专业作风和职业修养,值得肯定和赞扬!
10
罕见!江苏火烈鸟与麋鹿同框
杨子报晚 宋峤
拍摄故事:
2015年冬天,江苏盐城湿地首次飞来了一只野生火烈鸟过冬。2023年火烈鸟第九年抵达该湿地,达到了历史最多的14只,记者通过无人机长焦镜头,远距离拍摄迁徙候鸟,无意中发现了远处空中飞行的14只火烈鸟,水面还有一只麋鹿,技巧加上运气,让这个稍纵即逝的瞬间成就了这幅摄影作品。
麋鹿广泛分布在位于盐城大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随着生态的改善,成群结队的野生麋鹿逐步进入紧邻的东台条子泥湿地,与这里的候鸟和谐共处。在发稿前,记者向东台市宣传部门、当地鸟类生态专家咨询,均表示麋鹿和火烈鸟同框被拍下的摄影作品发表为首次。这两种原本不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地理位置的生物,因生态保护的改善“偶遇”,反映了当前中国生态保护的成效。
评委评语:
这幅新闻摄影作品将艺术与自然完美融合,以极具美感的画面和不可复制的巧合感,展现了江苏生态保护工作的成果。它不仅是一幅新闻摄影作品,更是一幅生动的生态画卷。
江苏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火烈鸟连续第9年抵达湿地,从2015年仅有1只,到拍摄时数量达到14只,拍摄者用镜头记录了这块湿地、这些灵动生命。按拍摄者表述,这里每年吸引数百万只迁徙候鸟在此栖息,而野生火烈鸟鲜有记录,加之麋鹿是盐城的标志,生态的改变成就了这幅摄影师首次拍下火烈鸟和麋鹿同框的画面。本次报送的动物题材作品较多,多为组照。该作品只是单幅,照片构图合理,色彩靓丽,画面柔和且充满美感,是一幅比较出色的抓拍作品。
11
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新华社 曹灿
拍摄故事:
2023年11月23日,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我空军专机护送从韩国接回辽宁沈阳。记者认真研学前九批烈士遗骸迎回采访照片,精心构思,创新拍摄角度,首次从机舱尾部拍摄烈士遗骸落地祖国第一瞬间。结合当日现场拍摄环境,记者通过及时调整相机曝光组合,将飘在空中的雪花凝固,使大国重器运20专机、鲜艳的“我们接您回家”标语和挺拔肃立的解放军仪仗队员在凝固的漫天雪花中更显庄严肃穆。用巧妙的镜头语言将新闻现场直观传递给读者,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事件现场,引发读者情感共鸣。
评委评语:
本张照片将新闻性与视觉性相结合,在复杂新闻现场采访中通过简洁而有力的图像语言将新闻现场直观展示给读者,瞬间真实感人,让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展现了记者扎实、出色的采访功底,是一张难得的新闻摄影佳作。
该作品构思精巧,角度创新,首次从机舱尾部拍摄烈士遗骸落地祖国第一瞬间,对称式构图契合庄严肃穆的现场氛围。拍摄难度大,反映了作者过硬的拍摄技巧,准确的曝光组合确保将飘在空中的雪花凝固,使大国重器运20专机、鲜艳的“我们接您回家”标语和挺拔肃立的解放军仪仗队员在凝固的漫天雪花中更显庄严肃穆。用巧妙的镜头语言将新闻现场直观传递给读者,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事件现场,引发读者情感共鸣。照片将新闻性与视觉性相结合,在复杂新闻现场采访中通过简洁而有力的图像语言将新闻现场直观展示给读者,瞬间真实感人,让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展现了记者扎实、出色的采访功底,是一张难得的新闻摄影佳作。
12
保护古籍 赓续文脉
(组照之一)
人民日报 陈斌
拍摄故事:
2021—2022年期间,因为工作需要,我参观调研了全国各地数十家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对古籍保护的重视和所做的工作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我在惊叹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同时,开始构思“古籍新生”这个选题。我系统了解了古籍保护的有关知识,确定了拍摄重点:古籍保护人才的培养、古籍修复、古籍再版、永久保藏和向社会公众宣传古籍保护知识,放弃过时的缩微技术而选择拍摄当下方兴未艾的数字化等。随后,我通过查找与古籍保护有关的新闻,从中选择合适的线索并跟进,预判画面效果,以北京为重点,兼顾全国。在拍摄中,遇到很多困难,如在寻找新闻线索过程中,错过了山西省繁峙县的古籍普查工作而错失拍摄良机,成为我这组照片中的一个遗憾。
评委评语:
本组作品镜头语言丰富,表现力强。作者充分运用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直观展现了我国现阶段古籍保护工作的特点:既有传统的古籍修复、人才传承,又有与时俱进的科技手段加持;既强化了对古籍的永久安全保存,又注重提升社会公众对古籍保护工作的认识。本组作品报道社会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古籍事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宣传报道好我国的古籍保护工作,不仅会强有力地促进古籍工作全面发展,而且对坚定文化自信,推动古籍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
感受“中国速度”!
东南亚首条高铁雅万高铁开通运行
(组照之一)
中安在线 刘玉才
拍摄故事:
2023年,距离中国数千里之外的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东南亚的首条高铁——雅万高铁即将开通运营。雅万高铁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万隆,是中国高铁首个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建设项目。作为一名省级媒体摄影记者,我有幸跟随中铁四局雅万高铁几位建设者,从安徽合肥出发,前往陌生的异国他乡,用镜头记录雅万高铁建设中的壮美画卷。
从雅加达到万隆,雅万高铁的142.3公里线路穿越了繁华的城市、雄伟的高山、奔腾的河流以及层层叠叠的梯田。我紧随中国建设者的步伐,用镜头记录下他们不畏艰难、攻坚克难的决心与毅力。在高铁途经的重要节点,我提前选定地点蹲守拍摄,用镜头“追逐”着风驰电掣的雅万高铁试运行动车,捕捉着那充满力量的“中国速度”。这次采访拍摄任务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记录,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评委评语:
这组图片反映了共建“一带一路”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雅万高铁是东南亚首条高铁,也是中国高铁“海外第一单”。第一、作品的新闻性强,题材重大;第二、作品内容全面准确,纪实性强,全过程记录。作者提前策划,从建设阶段一直到建成开通,拍摄了一个完整的过程;第三,多视角呈现。作品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场景,多方面反映出这条高铁的建设经历、当地人民的反映和态度,通过纪实性地拍摄手法,反映出了两国人民之间因为高铁的建设和运行,日益增长的情感和友谊,也充分证明了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得到了世界的认可,蕴意深远。
14
夹金山上“斗”牛一个藏乡少年的成人礼
(组照之一)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 杨涛
拍摄故事:
这是一个用镜头讲述的四川雅安夹金山区藏乡发展变迁的故事。记者持续26年跟踪拍摄勒尔甲一家祖孙三代的生活变迁,在勒尔甲年满16岁之际,记者徒步6个多小时抵达海拔近4000米的高山牧场,克服风雪严寒和高原反应,记录下藏族少年的特殊成年仪式。整组照片极具视觉美感和冲击力,折射出生态之美、力量之美、奋斗之美,发布后得到广泛传播,阅读量破百万次,并获评四川新闻奖。
评委评语:
整组图片色彩浓郁,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镜头组合有序,氛围感强,很有视觉冲击力。组照围绕夹金山村的藏族小伙勒尔甲16岁的“成人礼”展开故事。专题图片开始以云雾缭绕的大景交代了环境,通过勒尔甲为马匹束起鬃毛,在父亲的协助下按倒牦牛以及和家人们一起给牦牛剪毛等画面,反映高原生活的独特风情。组照中反映的“成人礼”已传承祖孙三代,父亲通过一堂特殊的“现场课”教导儿子:今后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也能像现在制服牦牛一样从容应对。组照主题鲜明,故事性强,用图片记录了夹金山藏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反映了当地的发展变迁,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良好的价值导向。
15
测天山 探昆仑
我为祖国找油气
(组照之一)
光明日报 刘宇航
拍摄故事:
“西气东输”是我国仅次于长江三峡的又一重大工程。2023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同塔里木油田公司轮南油气储运中心西气东输第一站克拉集气区连线,记者以此为由头,选取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己任的山地物探队员为跟踪报道对象,在2023年11月8日记者节当天奔赴新疆,穿上石油工作服扎进新闻现场,与山地物探工人们一起走进祖国“西极”旁的大山深处,用镜头记录下在大山里奉献的人物故事。
评委评语:
作品标题庄重大气,视角独特,画面既有物探队员行走在刀片山脊的大场面,又有围炉夜话、山地姐妹花这样的温馨小场景,既有山的雄伟,又有人的灵动;既有劳动的场景,又有生活的画面;既有白天的喧嚣,又有夜晚的静谧。刚柔相济遥相响应。是所有媒体发布最早、视觉效果最突出的一组报道,受到评委的一致好评。
刊登于《人民摄影》报45期1、2、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