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所言:“若问古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整座城都好似一座露天博物馆,古朴雄伟的建筑、隐藏于密林深处的遗址,无不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辉煌。
《古都神韵》王安俞 摄
《虔诚》杨福林 摄
《老君山》徐如华 摄
泱泱五千年,半壁华夏史都藏在石窟中。龙门石窟,这座雕刻在石头上的千古绝唱,便是盛唐气象的最佳见证。
《威严》陈梦风 摄
山头锦鸡金作冠,身披五彩成斑斓。秦岭是中国南北的分水岭,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它丰富的自然资源,适宜于不同环境要求的鸟在其中生存。
《觅食》摄影基地提供
寂静的秦晋峡谷中点缀着一条条银装素裹的冰柱,往日的大河奔涌,凝结成洁白的“玉带”在山间舞动,更有形态各异的冰挂高悬在崖壁之上,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冰雕玉砌鬼斧神工》 兰华 摄
老君山
老君山,本名景室山,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东南三公里处。老君山有两千多年道教文化历史。被道教尊称为太上老君的李耳(即老子)曾在此山修炼,传说老子传《道德经》后,告别函谷关的关令尹喜,骑着青牛而去,《史记》记载“莫知其所终”另有记载称老子归隐于洛阳景室山,即老君山。唐太宗因此将景室山改名为老君山。明万历十九年颁赐老君山道经诏谕,封为“天下名山”。
《人间惊鸿宴》赵金 摄
山顶老君庙有“南有武当金顶,北有老君铁顶”之说,马鬃岭南侧有三千余亩的石林景观对游人开放,该景观被地质学者称为“北国石林”。老君山金顶道教建筑群依托山顶建筑,主要包括老君庙、道德府、五母金殿、亮宝台、玉皇顶、钟鼓楼、南天门、朝阳洞、大道院、神道天桥、回廊等,全部采用明清皇家宫殿式建筑形式,特别是金殿、亮宝台、玉皇顶的三座金顶,成为老君山道观群的亮点。
《仙境》董天邦 摄
云海,是老君山的一大奇观,而中鼎云海为老君山云海之首。云海出现时,云海时动时静,时而环山而绕,时而大气磅礴,云遮千里,雾锁万峰。犹如站在碧波万顷的汪洋大海之中,翠峰隐现似动若静。目之所及,皆是雾海缥缈。在上晴下阴的云海出现时,显现出“海到天涯天为岸,山至极顶人为峰”的景观。
《雄伟壮观》吴斌钦 摄
当白昼进入尾声的时候,老君山便陷入最温柔的时刻,天边渐渐泛起一片粉红色,此时的晚霞,是个调皮的艺术家,把天空当作画板,尽情挥洒。晚霞的浪漫,可不仅仅在于它的颜值!它还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沐浴在金殿的晚霞中,静静享受这一刻的宁静和美好。
《琼楼焕彩》李路耀 摄
红腹锦鸡
红腹锦鸡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鸟儿,别名金鸡、锦鸡、红鸡等。红腹锦鸡羽毛多彩鲜艳,金黄色的顶冠成丝状披覆于颈上,从后背远望、五颜六色的羽毛光彩夺目。传说中的凤凰原型就是它们,古时候,红腹锦鸡还是身份的象征,明清时期二品文官官服的补子上就绣着锦鸡,它们还是中国国鸟的有力竞争者。
《心之所向》摄影基地提供
红腹锦鸡的头部、颈部和背部大部分的羽毛都呈金黄色,尤其是那一头金“发”,放到阳光下便闪闪发光,故而便有了“金鸡”这一名号。红腹锦鸡不仅是“金鸡”,还有可能是凤凰这一虚构形象的原型。《山海经》中记载,“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纹曰德,翼文曰礼,背文曰德,膺文曰仁,腹文曰信……”
《抓拍》庞龙全 摄
三门峡天鹅
气势磅礴的黄河被“万里黄河第一坝”拦腰斩断,陡然平静下来,在三门峡形成了一个数万公顷的沼泽湿地,成为了天鹅生活的乐园。三门峡天鹅湖湿地公园,初冬时节,大批天鹅从遥远的西伯利亚南迁到河南省三门峡市黄河湿地栖息越冬。黄河岸边,天鹅时而飞翔休憩,时而戏水高歌,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生态画卷。因此被称为“天鹅之城”。
《翱翔》黄是春 摄
寒冬中,上万只白天鹅自由自在地嬉戏,场面唯美壮观。碧波荡漾的天鹅湖内,大天鹅在河面上自由地游弋。它们有的在悠闲自得地环顾四周,有的正低头梳理羽毛。
《霞光映染》何立君 摄
平陆天鹅
占地6000多公顷的山西平陆黄河湿地位于山西、河南两省交界处,这里气候温和,水草丰茂,每年有上万只大天鹅来此越冬。成群野生大天鹅在这里嬉戏、觅食、飞翔、休憩,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生态画卷。2012年平陆县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大天鹅之乡”称号。
《赶》张水利 摄
平静湖面上提前到达的大天鹅先头部队徜徉在水面上,或在湖中嬉戏浮水,或在湖边交颈摩挲,或在天空展翅高飞,处处是悠然自在的景象。朝阳映照在斑斓的湖面上,晨光和天鹅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幅迷人画卷。霞光、薄雾、大天鹅与初冬美景相映成趣为黄河湿地增添了些许冬韵和灵动。
《晨光》张杭平 摄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它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大型皇家石窟寺遗存,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的露天石刻艺术博物馆。龙门石窟现存窟龛 2345 个,造像 10 万余尊,碑刻题记 2800 余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 “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四大石窟之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肃穆虔诚》欧建军 摄
是中国石刻艺术的瑰宝,也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走进龙门石窟,那一尊尊历经千年风雨的佛像,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厚重。它们不仅是古代工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更是中华文明包容并蓄、历久弥新的生动例证。在这里,每一锤每一凿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每一块石头都记录着岁月的痕迹。
《恰好》韩婷婷 摄
“石不能言最可人”,龙门石窟,正是以其独有的方式,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展现着人类文明的辉煌与震撼。在这里,每一窟都是一个世界,每一壁都是一部史书,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感悟,去传承。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龙门石窟见证了多个朝代的兴衰更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灯火辉煌》黎明波 摄
壶口冰挂
从空中俯瞰壶口瀑布,依然是以前奔腾咆哮的气势景观。黄河水夹杂流凌从瀑布上游顺流而下,飞溅起的浪花和弥天的水雾在两岸的岩石和护栏上迅速凝结成形状各异的冰挂,十分壮观。
《壮观》张杭平 摄
壶口瀑布温度、地势的复杂性使得彩虹也呈现出多种姿态。冬季的壶口瀑布有了冰凌的折射让彩虹的形态更为惊艳,瀑布与彩虹相互衬托、交相辉映在奔腾怒吼的黄河之上,将气吞山河的气概、晶莹冷冽的傲骨、绚烂多姿的美好和谐地统一在一起。
《彩虹》时建平 摄
冬季的壶口瀑布金涛飞浪、波涛汹涌,也收起他那夏秋气势磅礴的阳刚之气,变成了一幅巨大的天然艺术奇异多姿的冰雕,令人遐想。冬天的壶口瀑布更是造物者的鬼斧神工之作,浓雾升腾、冰凌倒挂、彩虹高悬这三者完美地融合成了一幅壮阔的画卷。
《壶口冰锥》袁卫东 摄
白马寺
在洛阳郊区的长林古木中藏着一座不同凡响的“天下第一古寺”。不仅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方寺庙,被列为中国十大名寺之一,更是全球唯一一座拥有四国文化风情佛殿的国际化庙宇,集中国、印度、缅甸、泰国风格于一身,它,便是洛阳白马寺。
《白马寺》张杭平 摄
你听说过“明帝梦佛”吗?白马寺的由来正是来源于这样一个梦。相传汉朝年间某日,汉明帝梦到西方有神明,醒来后便派出使者出使西域,带回印度得道高僧与经书,佛教由此传入中国,白马寺便是为了给高僧落脚同时纪念白马驮经之功而建。
《千年古刹》朱宏钧 摄
作为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白马寺一直是佛教徒朝拜、修行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同时,它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学者、僧人前来交流和研究佛教文化,为佛教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千年悠悠》叶弘一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