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发现蚊子身上带有神秘编号“38”!它究竟是执行监视任务的昆虫,还是特工?

百科   科学   2024-07-18 06:03   北京  


撰文 | 阿娴
审校|Ziv
2023年9月22日,一则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疯狂传播。视频中的男子用俄语说:“我在俄罗斯发现了一只带有编号‘38’的蚊子,你看这里!”、“为什么蚊子会有编号?”
这不禁让人浮想联翩,很多人在视频底下评论,有的人认为这是美国的生化武器,还有人认为这是一只“比尔·盖茨蚊子”。

视频迅速在网上传播开来。|komary
2018年,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旗下的基金会宣布,将斥资410万美元资助英国一家生物科技公司Oxitec,用来开发通过交配减少蚊子数量的“杀手蚊”,目的是抑制疟疾。2021年,Oxitec在佛罗里达群岛释放了144 000只转基因蚊子,这些蚊子都有一个统一的实验代号OX5034。得益于该项目,登革热病例数减少了77%,但很多人还是怀疑这位亿万富翁的“真实”意图,于是编造了许多阴谋论。
这也就不怪网友看到带有编号的蚊子,会立马联想到比尔·盖茨蚊子了。不过,比尔·盖茨蚊子虽然存在,也有代号,但是研究人员并没有培育出身上带有编号的蚊子,而且转基因蚊子也只是在登革热流行的地区放生,很难在俄罗斯等地发现。那么,这些蚊子究竟是什么?是官方或者某些秘密组织派来的无人侦察机吗?

一些奇怪的阴谋论......komary

事实上,这则视频很早之前就在网上传播了,并且很早之前就有专业人士出来辟谣:这是假的!哈萨克斯坦的一个辟谣网站“stopfake.kz”的报道称,在反向图像搜索工具的帮助下,他们可以确定视频中的昆虫根本不是蚊子,而是短绵斑蚜(Euceraphis betulae,是半翅目蚜虫的一种。

它是一种淡绿色或淡黄色的小昆虫,身体柔软有翅膀,喜欢生活在欧洲银桦(Betula pendula)上,通过吸吮汁液并以其芽和叶为食,因此人们有时也会把它称作银桦蚜虫。

一只成熟的银桦蚜虫,从不同方向可以清晰看到它腹部的81或者18图案。|参考资料[1]

到了每年6月,银桦树上的蚜虫就会开始繁殖幼虫,因此,当银桦树长满叶子时,可能会出现大量的蚜虫。叶子成熟后,营养成分会降低,因此在7月和8月期间,银桦蚜虫会进入生殖休眠期,停止繁殖后代

9月,一整个夏天积累在树叶中的营养物质开始分解,并在落叶前转移到树根,树液再次充满营养,新一代有翅成虫开始发育。它们喜欢以最有营养的黄叶为食。到了10月至11月间它们就能变为成虫。

有的几乎看不出来是数字。|参考资料[2]

成熟的银桦蚜虫腹部经常(但并非总是)有黑色横纹,这个黑色横纹其实就是色素沉淀导致的,由于横纹总是断断续续的,从而会形成像是图案和数字一样的符号,看上去像是38,有时因为个体生长存在差异,也会出现18、10或者11

把银桦蚜虫和蚊子放在一起,乍一看,确实很像。但是细细比较之后,就能发现,视频里的“蚊子”没有标志性的刺吸式口器,身体颜色也大不相同,所以它根本不是蚊子。

(图源网络)

而我们经常在动物身上的色彩图案、云朵、 墙上的污渍或其他随机结构中看到符号、数字甚至是人脸。这有一个专业术语,称为幻想性面孔视错觉(face pareidolia),我们曾在一篇文章中详细写过,有兴趣的可以点击链接👉太诡异了!为什么你看到的东西上总长着一张人脸?

(图源网络)

根据进化论,这种倾向伴随人类几个世纪,并有助于迅速发现隐藏的捕食者,不过由于人类并不需要发现捕食者了,它的优势也变成了副作用,总是在不恰当的时机引起人们的恐慌。而我们在蚜虫身上看到类似数字38的标志,并不意味着是人为的,这其实是昆虫的自然颜色和我们的过度解读的产物


参考资料:

[1]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fact-check/video-shows-an-aphid-not-a-genetically-modified-mosquito-released-by-bill-gate-idUSL1N35W2JI/

[2]https://influentialpoints.com/Gallery/Euceraphis_betulae_Silver_birch_aphid.htm
[3]https://fakenews.pl/en/tech/its-not-bill-gates-mosquito-its-an-aphid-in-its-natural-colouring/
[4]https://en.wikipedia.org/wiki/Euceraphis_betulae

https://www.khaosodenglish.com/life/tourism/2023/10/05/suvarnabhumi-suspends-an-employee-for-otter-on-the-plane/

[2]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travel/is-taking-your-pet-on-an-airplane-worth-the-risk-6241533/
[3]https://www.treehugger.com/as-pet-deaths-continue-airlines-pressured-to-change-their-ways-4862979
[4]https://www.carnivoreraw.com/pages/extreme-brachycephaly

[5]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_Rinconada,_Peru

[6]https://icatcare.org/further-evidence-on-the-suffering-of-flat-faced-cats/




原创文章版权归微信公众号
“把科学带回家”所有

转载请联系:bd@wanwuweb.com

凡本公众号转载、引用的文章 、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此产生相关后果,由版权所有人、原始发布者和内容提供者承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关注我们,点亮在看,分享一下

把科学带回家
万物杂志官方订阅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