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闲来无事,回答最近一段时间读者留言比较多的几个问题。
什么是暴跌次日公式?
其实就是短线超卖后的日内反弹模型。通常发生在连续下跌、暴跌后的下一个交易日,具体走势是开盘小弹、犹豫、横盘、下跌、加速、暴跌、插针、快速反弹、横盘震荡、继续拉升、收盘,大致是这个样子,所以插针的那一下是日内值得投机的买点。
前几年经常出现-4%、-5%的暴力长阴,所以第二天买插针通常有3%以上的日内操作机会,这几年类似的机会变少了,我也就说的不多了。本周五跌完,日线已经形成超卖,公式的前置条件已经具备,下周一可以看看有没有针。
至于为什么近几年公式套用的机会变少,我也私底下琢磨过,可能和国家队资金维稳,以及量化资金的介入有一定关系,当然也只是想想,毕竟没数据没证据。
我买港股为什么不能对冲人民币贬值?
这个之前在评论席里翻过,但评论席有140字数限制回答的不具体。很多读者都知道港币是硬挂钩美元的,没错,确实是固定汇率硬挂钩,在港府没有破产的情况下,港币=美元。但是在港股里目前市值靠前的几乎都是大陆公司,这些公司的底层资产,包括收入、利润都是人民币,所以就算在港股上市,以港币计价也是不能对冲人民币贬值的。
可能有些读者的脑筋一下子没转过来,觉得卖出来的明明是港币,我说港币=美元,但大陆公司受汇率的影响,已经提前包含在股价的表现里了,和你卖不卖没有关系。
如果你真的想要完全摆脱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就只能买那些在香港上市,但主要资产和收入都不是人民币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在香港数量很少。很多人第一反应想到了汇丰银行,这个算是吧,我搜过了,去年汇丰中国区的利润占比5%左右。还有人想到了友邦保险,但这个对中国区的业务依赖要大的多,大概在20-30%左右。港股市值靠前的大公司里还有一家迅销的日本公司,就是优衣库的母公司,这个不用我多介绍了,中国业务占比21%。
其实....李嘉诚旗下的那些公司倒是和中国大陆越切越干净了,k线走势也明显和大陆公司不一样。
a股行情现在这么差劲是不是都被量化交易给害了,关停量化是不是就解决问题了?
a股的量化规模比较靠谱的数据大概在2万亿左右,a股总体最新市值大概在90万亿左右,也就是说量化头寸占比2.2%左右。但是量化基金的实际影响力要比2.2%大的多,因为量化基金的交易频率远远高于其它机构和自然人,如果按照交易规模的占比来算,熊市的时候20-30%,牛市的时候也有10-20%左右,确实是目前a股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量化交易的运行原理是程序员通过分析宏观层面的数据,以及大量的历史交易数据,然后总结出各类因子,最终拟合成一个整体策略。通常一个策略里面会有几十个因子,并随时保持更新和动态调整。
有人可能听不懂因子是什么,我随便举个例子,小市值就是很多策略里常用的一个因子,另外还有研究价格趋势的动量因子,成交量因子,财务因子,估值因子,成长因子,甚至连市场情绪这种,只要有具体的数据反馈也可以用公式写成因子加到模型里。
所以我前面才说这几年暴跌次日插针的变少了,我人肉能发现的规律,没理由量化模型发现不了。
量化模型根据这些因子交易,机械的,没有感情的,有规律的收割着市场上的各种胜率较高的交易机会。通常一个策略里会有几百只股票,我没听说过量化模型会反复的炒个股,个股的不确定性太大,模型再聪明也不一定玩的过人,但把持仓摊开,模型的大数据优势就会十分明显。
听我说了这么多,你们大致能感觉出来我的态度了,我承认量化模型在交易结果上要比普通股民厉害,是市场里更强势的一方,但要说a股是它们害的我觉得言过其实。这个结论很容易反证,毕竟在量化交易规模还不大的从前,a股也就是那副鸟样。
具体说的话,量化交易其实更容易收割的是喜欢参与价格投机的那些股民,对长持党影响不大。我的交易频率不高,所以我没什么抵触情绪。对于亏钱的股民,就算把量化关了你也会继续亏,区别是挣你钱的换人了。
这几年股民亏钱了就想找出气口,比如全是坏种的美帝常年背锅,前几年还骂过股指期货,但这些人连股指期货最基本的多空对等原则都不懂,现在又开始对量化喊打喊杀,本质上都是“烧死那个女巫”之类的行为。a股真正的问题他们大都说不清楚,有个别清楚的也不敢直接骂出来,就是这样。
就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