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庆阳丨一把米 • 什社小米
旅行
2024-11-03 20:02
甘肃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粟者,谷也,脱皮后即为小米。谷子以其生长成熟周期短、抗旱耐瘠、适宜旱作等特点,在庆阳境内广泛种植,庆阳小米成为一代代庆阳人民重要的营养来源。晶莹黄亮、营养丰富、口感良好、食味醇香的什社小米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什社小米的产地位于董志塬腹地——西峰区什社乡,曾是皇家贡品而久负盛名。相传自明嘉靖以后什社小米一直为宫中贡品,被皇亲国戚喜食而乐道。相传清末时,什社海子坳曾是慈禧太后圈定的宫廷贡品生产基地,地方官吏将该地生产的小米送上京城以表敬意。革命战争年代,什社人民曾将最好的小米送上前线,慰劳人民子弟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耿飚等来庆阳视察,临走也不忘带上什社小米。什社乡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倾斜走向,春季受北风影响小,光照充足,地温升高快,且土地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特别适合谷子生长。当地出产的小米营养丰富,有滋阴除湿、健脾开胃、镇静安眠、养肝生血等功效。据国家谷物检测中心和甘肃省农科院分析测定,什社小米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人们手心摩挲小米的温度,漫溢出人间烟火的味道。用什社小米熬成的稀饭香气沁人肺腑,雪花般绽开的米粒悬浮均匀而黏稠,明亮的米脂油漂浮于上,喝一口香甜无比、余味无穷,产妇食用,可以养肝补血,帮助身体恢复;老年人睡前食用,既易于消化,又能促进睡眠。黄灿灿的小米,像历史长河里点燃的火把,慰藉着人们跳动的味蕾,也照亮着增收致富的大道。从20世纪70年代起,经过改良和推广,什社小米走上了产业化和品牌化的发展道路,成为增收致富的“黄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