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名家评诗】2024年第三十六期(总223期)
文摘
文化
2024-11-08 18:00
江苏
本 期 收 稿:黄玉庭 范洪玲 朱 文 李 彬
本 期 编 审:蒋继辉 黄玉庭 范洪玲 王素玲
本 期 总 编:徐向中
本 期 制 作:仝艳艳
海棠评——这是一首可以作为典型的绝句。虽然没有什么惊人之语,但胜在路数正。学诗难以绕过的一个问题是创新,今人要写今物,要写时事,要贴近生活,但是由于日常口语和诗歌的语言不能转换自如,所以往往不能雅正。其实,大多数的今事今物都能通过比兴的方法,用诗歌的语言来表达。但是需要作者的积累深厚以及脑筋灵活。这里的“路遥烟波冷”即用了兴法,很贴切的写出神舟十九号离地球远去的场景,值得学诗者参考。 海棠评——这首诗可以看作是唐代崔颢《长干曲》四首之一的现代版。“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可见在他乡听出乡音,从而发现偶遇同乡的喜悦,古今都是一样的。这是诗歌的一种“共情感”。是古人与今人的共情,也是作者和读者的共情。“稀得”生涩,如果作“罕得”,会更顺畅一点。苔 藓
蒋继辉(徐州)
身着绒绒点点星,伴花伴竹伴门庭。
纵然长在墙阴下,不见阳光照发青。
海棠评——起句“身着绒绒点点星”很形象,有一种古人说不出的可爱。但后面“伴花伴竹伴门庭”这样的表达不好,显得对语言的掌握还不够熟练。诗歌,尤其是比较短的诗歌,一定要辞约义丰。这三个“伴”,如非必须,就是一种费辞的表达。这里可以用一个当句对,譬如“花间竹底伴门庭”。后两句的表意也不是很明确,不知道是否为“不得阳光自亦青”之意。
海棠评——闲适的一首小诗,气味很正,有晚唐风格。公务之馀,秋光之下;品茶读词,高卧酣然,令人歆羡。与小杜“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清飏落花风”境界类似。“欹枕”用得得当。
海棠评——语言平实,情感深沉。“一头才了相思苦”清晰刻画出两个层次的情感,一是父母对女儿的思念,二是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四句中反复慨叹距离的遥远,令诗歌具有比较好的空间性,因此提高了情感的力度。 海棠评——二三两联都很优秀。一则正面写雨声,一则利用雨中的落叶和征鸿,从侧面去烘托,丰富了诗歌的意象。第三联用了省略成分的技法,“落木“和“三秋水”、“征鸿”和“万里途”都是名词性的短语,省略了谓语结构,使句法灵活多变,富有魅力。但是也要注意句子的内在逻辑。“万里途“和“征鸿”是有紧密逻辑联系的,而“三秋水”和“落木”的联系相对较弱,如果是“三秋雨“会更好,因为雨水能催木落。不知是否是避免重字的缘故。 海棠评——写诗要慎用叠词。不是说叠词不好,而是当代很多人写诗,把叠词当作一种快捷、便宜填充空间的方式。这就会使诗歌显得费辞,显得本就很小的空间不够经济,如果换一个词来表达,可以使诗歌的含义更加丰满。譬如老杜的“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深深”扣住“穿”,“款款”扣住“点”,因为有很强的内在逻辑,所以这个叠词是必要的,是为诗句增色的。而不必要的叠词则尽量少用。最简单的替换叠词的方式,是改做连绵词、作为定语的修饰词,或者增加具体的意象。这里如果更改为“窈袅柳依水,苍凉松起风”,会是更优的表达。 海棠评——四联都用对仗,良为不易,也是五律比较经典的一种写法,充满高古气息。“开凿越千载,登临仰二湫”尤佳,“千载”具有时间的延展性,“二湫”具有空间的延展性,作者似有缩地之术,一联之中自见气象。一点小小的瑕疵是数字词用的较多。群、众、千、二、一、三都是数字词,二三联的数字词还在同一个位置上,显得不够灵活,最好可以避免。 海棠评——后四句情真意切,痛出肺腑,可谓由心发出,以泪写成。“邀莺可作檐头客”也是好句,但情感较为轻松闲雅,与后文不俦,因此具有一定的割裂感。可以拆出单独成诗,把一首变为两首。 海棠评——虽然用的语言都十分接地气,但是表达方式还是很不错的,中和了诗歌的乡土气。颔联的“悲往岁”和“喜今年”后置是七言诗的典型表达手法。颈联尤其好,这一联流水对用平直的语言和“比”的手法,将花生卖价低套住了农人写得灵活真切。尾联的三个“一“可以再斟酌一下,更经济地使用空间,本期前诗《苔藓》的评论中已叙述过,这里不再赘述。
声明:作品由投稿作者提供,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赞赏不返还作者。
投稿: 请联系编辑部朱文老师进入投稿群
电话:13815317035
顾 问: 星 汉 钟振振 杨逸明 熊东遨
徐崇先 李文顺 宋善岭
法律顾问:崔铁军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号 : 大风歌诗友会
请点亮右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