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名家评诗】2024年第三十一期(总218期)
文摘
文化
2024-10-04 17:55
江苏
本 期 收 稿:黄玉庭 范洪玲 朱 文 李 彬
本 期 编 审:蒋继辉 黄玉庭 范洪玲 王素玲
本 期 总 编:徐向中
本 期 制 作:仝艳艳
杨强评:后两句的命意可用八字概括:“一切繁华,尽归尘土。”不过具体到此诗,转结仍有值得称道处,其与首句有细节上的呼应之处。诗人访的是铜雀台的遗址,首句“既无铜雀亦无台”,可见这铜雀台早已埋入尘土,化为乌有。诗人是由现实的铜雀台埋入土中,进而想到它所代表的英雄往事,繁华旧梦,也都随之埋入了土中。 杨强评:选材和立意很好,但首句表达似有不妥帖处。首句“持枪守护”的主语自然是守护界碑的战士,那么“慰英豪”的“英豪”是指谁?如果是指守护界碑的战士,那么于理不通,总不能说战士持枪守卫界碑,是自己慰自己。如果是指曾经守卫边疆、浴血奋斗过的先烈,那么于理虽通,但单纯的“英豪”一词显然不能有如此丰富的含义。总之,这里的“英豪”有些指代不明。如果抛开押韵因素,单从意思上说,我倒觉得用“英烈”反而更合适。 次句写边界环境恶劣,愈发衬出守碑战士的坚毅英勇。三四句写出界碑的意义,这也使得战士的行为显得更为崇高而富于使命感。
杨强评:转结有味,主要在于善于就事生发,能够根据所咏之物的特点作合理的立意生发。今秋桂花开得较迟,直至中秋才开放。作者便由此联想生发,认为是丹桂对明月有一场相思,不等到中秋月圆,自己便不肯开放。月圆、花开,偶然碰撞在一起的现象,于作者笔下化为有情之物,富于情致。“门前丹桂相思久,不到月圆花不开”,后两句的语感也俊快爽利,读之宛转有味。
杨强评:这类诗我个人的建议是从取材到内容能够尽量落到实处。主题是“牵挂”,那么是自己与谁的牵挂?三四句“两地秋声秋渐老,怜他孤影送斜阳”,相关的背景是什么?自己与谁相隔两地,末句的“他”、“孤影”是谁?否则会显得模糊且浮泛。甚至读者会误认为,作者也许并没有具体的牵挂,是为了写足一首诗而故意虚构出来的情况,故而才进行模糊处理的。 杨强评:前两句语太熟,末句富于想象力,非如此不足以表现深秋的绚烂色彩。“煮”字炼得也形象,只有前面将枫叶比作火,着一“火”字做铺垫,“煮”字才有着落。 杨强评:整体意境略有些陈旧,更像是古代的意境。但三四句的视角和手法处理得不错:两地离别,却以月为主体。不写两地看月,而说月亮冷眼看着两地的离魂,以月之无情,反衬人之多情,既有新意,意思也较为深婉。 杨强评:颈联句法值得称道。句子主干“树隐鸟,池涵云”,本是简单的主谓宾结构;但在宾语之前,加入动词“栖迟”、“舒卷”进行修饰,句子成分就丰富一些。前人五律对仗句,也颇有这种情况。如杜甫的“月明垂叶露,云逐渡溪风”,句子主干“月明露,云逐风”也是简单的主谓宾结构,但在宾语前面又加入动宾结构“垂叶”修饰露,“渡溪”修饰风。此句法较之本诗颈联,更为复杂和高妙一些。尾联当是写摄影者在拍摄水纹,但无论是用手机拍照,还是相机拍照,用“持镜客”一词,终觉有生造之嫌。 杨强评:颔联写得明丽活泼,如在目前。颈联似并未对仗,上句两用“势”字,下句则未出现相应的重字;且“偏生势”与“不白劳”也不对仗。尾联看不大明白,不知黄背草与曹操有何关联。秋 日 晚 步
张友福(云南)
晚来轻步小园林,红叶告知秋渐深。
水映云朝天缀白,风衔日向岭铺金。
栏杆已拍尘纷扫,蹊径能开逸趣寻。
何故此心偏此地,声声鸟哢绕余音。
杨强评:颔联句法佳,想象亦佳。水能映云,云又如同在天上缀白,打并到一句中,提炼为“水映云朝天缀白”,便见功力;风衔日落,落日又如同向岭头铺展着万丈金光,提炼为“风衔日向岭铺金”,语句亦灵活。次句“红叶告知秋渐深”,亦较有味道。其余则稍显普通。
声明:作品由投稿作者提供,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赞赏不返还作者。
投稿: 请联系编辑部朱文老师进入投稿群
电话:13815317035
顾 问: 星 汉 钟振振 杨逸明 熊东遨
徐崇先 李文顺 宋善岭
法律顾问:崔铁军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号 : 大风歌诗友会
请点亮右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