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被定义的“菜市”,看见西湖人的生活

民生   2025-01-29 10:29   浙江  






从2024年起,我们很难再“定义”西湖区的农贸市场。


虽然我们还是习惯称之为“菜市场”,但“菜市场”绝不止于卖菜。这里不仅有光鲜亮丽的装修设计,也能享受到不重样的购物体验:能买东西、逛市集,也能吃早餐、喝咖啡、打卡网红餐厅,甚至还能逛书店、在“共享厨房”做菜……

西湖区的农贸市场,正在用一次次生动的变革,展现着丰富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映衬出西湖人的生活常态。



从“农贸市场”到“西湖·东山集”“文二菜市”“蒋村柿集”,西湖区农贸市场“爆改”之后,名字都时髦起来。


留在人们记忆里的农贸市场,“杂乱”是挥之不去的刻板印象。而走进现在西湖区的“网红菜市”,“整洁”“明亮”已经是“门门张”了。


“买菜”依然是农贸市场最重要的功能,也是城市烟火气的最佳体现,蔬菜水果、肉禽蛋奶都是生活中的硬需求,各家农贸市场“八仙过海”,将这样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多点几下,查看市场内部👆


在东山集“爆改”之后,巧妙地融入了文化元素与现代化设施,市场内设有中央空调系统,确保室内温度适宜。西湖鱼亭——杭州唯一一个能够买到西湖鱼货的菜场摊位——引入了先进的恒温、过滤及水循环系统,让西湖鱼最大化保持新鲜度。

👆多点几下,查看市场内部👆

而文二菜市在区域划分上更为细致:A馆主营蔬菜、水果、熟食和副食,B馆主营肉类、水产、生鲜,档口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区域,每一块区域都有自己的主题色,配合灰色的花岗岩台子和原木色的外围。

👆多点几下,查看市场内部👆

最近完成升级后的古荡菜市又“卷”出新高度,以怀旧民国风的建筑风格崭新亮相。不仅在每个摊位上设置了电子屏,显示当日菜品的各类信息,大厅里还新增了无障碍垂直电梯。


“现在光线和卫生都比以前好多了,你们来买菜舒服,我们做生意也做得惬意。”在东山集二楼卖蔬菜的王大姐说,“原来买菜就是完成任务,现在有的逛。”

▲松木场农贸市场智慧屏幕


不要小看这些硬件上的变化,不仅有效地提升了购物体验、延长了市民的停留时间,也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原先下午就开始冷清的市场,变得“好逛”起来。打开社交平台,“逛菜场”经常是热门词条,小红书的笔记中,形容“菜市场”短语是“治愈”“美好”;豆瓣“菜市场爱好者”小组超过了16万人。


西湖区的农贸市场正在拥抱这样的变革,从换一个有意思的名字开始,用一种接地气的方式,开始构筑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前几年,在农贸市场喝咖啡还是件新鲜事;而现在,“咖啡馆”快要成为西湖区农贸市场的“标配”了。

除了咖啡馆,农贸市场要保障周边居民“一菜一早”的消费需求,开出成排或成片的早餐铺子,从包子、油条到水饺、面条应有尽有。农贸市场改造过程中,还会给市集留出空间和硬件配套,方便举办市集等时令性的活动


美食档口更是争奇斗艳:东山集的望江面馆、三大碗,文二菜市的方老大面馆,一到饭点,每一家面馆都要等位;知味观、粤菜馆、烘焙店、炒货店乃至西餐馆、网红餐厅也纷纷落户农贸市场。


这些新业态的出现和发展,让“菜市场”绝不止于卖菜,而是逐渐形成了新的商业空间。

东山集一楼角落里不到2平方米的小店“碗里香”,卖的是杭州传统小吃。1.5元一个的牛肉生煎汁多皮脆,5元一碗的牛肉粉丝肉多汤浓,开店几个月来,好评如潮。负责人翁琪介绍,店名“碗里香”取自杭州话“屋里香”的谐音,就是想让大家感受到家里的味道。


“我们每天上午都非常忙:一大早开店,先是年纪大的熟客来一波;然后就是学生、上班族来一波;再然后是家庭主妇、游客等人群。”翁琪原来曾经就职于杭州一家知名黑珍珠餐厅,侧重于餐饮产品研发,还是第一次在农贸市场开早餐店。从高档餐饮到亲民路线,“碗里香”对他来说也是一次具有挑战性的试水。


这几个月来,“碗里香”根据顾客的需求不断调整。由于有着专门和牛供应链优势,“碗里香”的性价比特别高,吸引了很多回头客。“我觉得能够回应民生需求,很有成就感和满足感。”翁琪说。

农贸市场的改造升级也吸引了许多餐饮在这里进行新场景、新模式的探索,营造着健康安全、好吃不贵的“社区餐饮”氛围。


杭州小有名气的西餐品牌Mamala就在文二菜市B馆开出了一家小酒馆Mamala bistro,汉堡、海鲜、肉类、小菜、酒水一应俱全。虽然地处热闹的农贸市场,整体装修安静文艺又清新,室外的几张桌椅随意摆放着,颇有些异国情调。


负责人JO姐说,开业几个月来一直在研发新菜,经营模式不同、消费对象不同,菜品也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着调整,价格也更为亲民。

杭州入冬以后,Mamala bistro推出了当季特色“酸汤牛肉锅”,其中雪花牛肉是就近在文二菜市选购的新鲜食材。在西餐厅吃暖锅这样的“混搭”竟然一点都没有违和感,一经推出就成了“爆款”。


除了融合Mamala几家店的特色菜之外,文二菜市这家店更加注重创新和创意,厨师们都是90后和00后,充满想象力,乐于研发新菜,贴合潮流,这与文二菜市打破刻板印象的理念不谋而合。


2024年12月,东山集的B区和C区开放,给周围居民带了不少惊喜。穿过东山集的“菜市场”部分,像是走进了一个小型“综合体”:面馆、知味观、咖啡馆、蛋糕屋、自行车专卖店和修衣修鞋的便民点……衣食住行用一应俱全。


开业当天,阮阿姨就带着外孙女逛了个遍,惊喜满满:“现在搞得那么干净,那么方便了。”


“特别喜欢东山集的社区氛围。”“来信咖啡”的咖啡师兼老板小邱说,他决定在东山集开店之前,在附近蹲点好几天,最吸引他的就是这里的氛围感。

“来信咖啡”开起来后,却有不少情况超出了他的预期:附近的老年人都很时髦,会来聊天喝咖啡;也会有家长带孩子一边喝咖啡一边来玩;还经常有顾客在隔壁买了蛋糕到他这里喝咖啡……但这些小事也让他觉得这正是社区咖啡馆的意义所在:“社区咖啡馆就是满足邻里们对社交空间的需求,能和邻里们建立起连接。现在已经有老顾客了,进来一句话不用说我就知道要什么咖啡了。”


阮阿姨回忆“老底子”的农贸市场,也是什么东西都有,是无所不包的“大杂烩”。随着时代进步、城市发展和专业化分工后,很多业态搬离了农贸市场,人们的购物渠道也更加多样化,农贸市场在日常生活中占比越来越小。现在的“东山集”不仅有老底子逛市场的亲切感,而且更好玩、更有意思。


在东山集相关负责人山海雯看来,“东山集”是“自带大菜场IP的社区商业空间”,并以此来满足周边社区居民、来西湖边的游客的购物与体验需求。


对于被称为“网红菜市”,以及“网红餐饮”落户农贸市场,山海雯并不十分认同:“我们想要的不是一时吸引流量的‘网红’效应,而是要把‘网红’变成‘常红’,首先是要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社交聚集地,还要吸引更多的游客,扩大我们的服务群体。”

新年前,东山集举办了为期三天的新春市集,卖蔬菜的王大姐“出摊”卖起了老家的香榧,一边晒太阳,一边招呼着老客户来尝尝今年的新果。


“碗里香”负责人翁琪对社区餐饮有了更多的考量与规划,满足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来信咖啡”的小邱正等待着春暖花开的时刻,“我特意设计的落地窗,到时候把落地窗都打开,桌椅放在外面,晒晒太阳吹吹风,再喝杯咖啡,很惬意的。”


在西湖

农贸市场正在成为一个真正的生活空间

也将会有更多的尝试

让蓬勃的烟火充满朝气与生机

你最喜欢西湖区的哪个农贸市场?

原因又是什么呢?

快来留言区告诉小西你的答案

小西将随机抽取5位小伙伴

赠送新春好礼一份






记者 | 王霄雳

编辑丨赵彤

供稿丨西湖投资集团 西湖城投集团

转载请注明“美丽西湖”



西温馨提醒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

没有经常点“在看”的小伙伴们

可能无法及时收到我们的推送哦

看完后别忘记在文末点下“赞”“在看”

记得将“美丽西湖”加为星标

不容易错过西湖的权威信息发布

喜欢就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吧



点击此处可进入美丽西湖积分系统
礼品兑换、精彩活动等你来参与





精选推荐

· 十个勤天×陈喜悦×蔡志忠,梦幻联动!《西湖奇遇记》新春重磅上线!

· 蛇年春晚“西湖含量”拉满,这些精彩瞬间不容错过!

· 刚刚,春晚节目单发布!

· 品团圆丨温暖同“新”,共庆团圆!

· 赏“艺”玩“创”!西湖区这条游线入选省级名单


和小西一起品味书香西湖
今天为您推荐
《好忙的除夕
↓↓↓


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我都喜欢

美丽西湖
传递政务信息、提供便民服务、展现西湖魅力、分享活动福利!欢迎您关注西湖区委区政府官方公众号— —美丽西湖!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0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