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导致气温上升,城市绿地是缓解城市居民热胁迫常用的策略。绿地的降温效应主要是通过水分蒸发产生的,但是蒸发也会增加空气湿度,反而会加剧热胁迫。如果同时考虑温度和湿度,绿地的净效应有多大?
针对这一问题,耶鲁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联合耶鲁大学等研究人员在国际期刊《Nature Cities》发表题为“Regulation of humid heat by urban greenspace across a climate wetness gradient”的研究文章。研究组采用一款智能温湿度传感器Smart-T,用自行车在全球15个城市的114个绿地测量温度和湿度。采用热力学的湿球温度函数,将湿热胁迫分解为温度和湿度分量(图1)。结果表明,在白天,绿地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温度,另一方面由于蒸发作用会增加湿度;这种降温和增湿效应往往相互抵消,导致湿球温度的变化可忽略不计。而在夜间,绿地由于土壤热储量减少,能够同时降低温度和湿度,从而缓解湿热胁迫。该研究表明,在选择城市热胁迫的应对策略时,湿度和温度同等重要。
文章第一作者为大气环境中心2018届杨亦辰硕士(现为耶鲁大学博士生),第二作者为大气环境中心的曹畅副教授,其他作者包括中山大学杭建教授等。
图1 温度和湿度分量的关系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4284-024-00157-y
耶鲁大学新闻发布:https://environment.yale.edu/news/article/study-finds-humidity-diminishes-daytime-cooling-gains-urban-green-spaces
智能温湿传感器介绍:https://biking-for-science.yale.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