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 星期一 晴
正值新加坡的雨季,空气中弥漫着湿热的气息,降雨时断时续,但无法阻止我们探索未知的渴望。
今年寒假,我有幸入选了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资助中心组织的“资助育人,国际视野”交流项目,得以受助跨越万里,来到了“花园城市”新加坡,开拓视野,增长见闻。
昨天是交流项目的第一天,我们如期来到南洋理工大学(NTU)国立教育学院,迎来了研学第一课:国际化能力一跨文化沟通与谈判,内心有些许忐忑却又满怀憧憬。
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在全球化的时代,国际交流频繁,分工合作紧密,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跨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方式和谈判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想要在跨文化谈判中达成共识、实现目标,跨文化沟通与谈判能力都不可或缺。
课堂的引入十分有趣,是一个“扑克游戏”。我们一行42人被分成了9组,游戏的总体规则是每局结束后,每组的胜者去往前一组,败者去往后一组。我迅速熟悉了游戏规则,内心充满斗志,渴望在规则框架下取得胜利。然而,第一局结束后,我却成了小组中的“loser”,不得不退到下一组。进入游戏第二局,游戏时间缩短,但节奏加快,我们来不及过多思考,接着玩扑克游戏。但在这一局,我发现同样的出牌策略竟让我摆脱了“loser”的身份,我意识到游戏规则可能存在差异。到了第三局,小组成员构成变得更加多元化,包含了3个初始分组的成员,此时我们确信每个小组的游戏规则并不相同。于是,我们选择事先统一游戏规则,然后继续游戏。不知不觉间,课程主题“国际化能力—跨文化沟通与谈判”自然而然地在我脑海中浮现出来。
仔细想想,这个“扑克游戏”与跨文化交流有许多共通之处。在国际化交流中,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就如同游戏中不同小组有着不同的游戏规则,这是既定的事实。我们在自己的文化背景下,早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沟通方式和谈判策略,正如同游戏的第一局。可是,当我们进入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沟通中就容易产生分歧。这反映在第二局游戏中,就因为两组规则不同,同样的策略却产生了不同的结果。为了达成一致,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跨文化背景下的沟通谈判规则,这促成了我们在游戏第三局开始时重新审视并设定游戏规则。
同时,这个游戏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A、B两种不同文化下的规则,谈判中到底该采取哪一种呢?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双方都倾向于使用自己的规则,即对自己有利;如果考虑到双方需求地位,那就可能需要其中一方屈服于另一方。但最优的解决办法是双方共同协商,在谈判桌上制定第三种规则,实现共赢,这其实是一个跨文化调适的过程。
通过今天的课程,我深入学习了新加坡在解决亚太地区谈判冲突方面的经验。跨文化谈判如今已经成为常态,良好的沟通是达成共识的基础。我们要深入研究对方的文化背景,包括习俗、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商业惯例等,避免不必要的文化冲突,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信任,进而争取在谈判中化解分歧,达成共识。
下午,我们游览了享誉全球最美校园之一的NTU,探索校园内的建筑设计、绿化景观和独特的文化氛围,感受顶尖学府的独特魅力。活动第一天让我收获满满,也让我对接下来的活动充满了期待。
转载自“山大日记”
编辑:秦玥玥
责编:何灵敏
审核:封建帅 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