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山东大学经济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实践育人重要方向,拓展实践育人的空间和阵地,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学思践悟中了解国情、认知社会、坚定信念、锤炼品格,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
结合实践选题指引,学院深度融合经济学科优势,突出专业导向、基层导向、育人导向,精心策划多维度、跨区域、全覆盖的社会实践选题。经前期立项申报,学院共产生63支实践队伍,参与学生近500人次。此次实践活动创新采用“线上+线下”协同联动模式,突破地域限制,拓展实践空间,为学生开辟多元实践路径的同时,助力学生在实践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
1
踏寻先辈足迹
牢记使命担当
“赤心践履”队、“明灯引路,理润心田”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积极寻访红色文化基地,在历史先贤的事迹中感悟时代变迁,以史为鉴,他们把红色宣讲带进社区、学校,致力于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红潮映东”队、“红色皖心”国家安全教育实践队深刻领悟国家安全的内涵与外延,做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学习者,在创新解读的基础上,做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传播者,以青春之力,在祖国的广袤土地上筑牢民众的思想“长城”。
2
调研社会发展
实践检验真知
“桑梓寻旅”调研团聚焦文化保护与传播,以“探寻文化脉络,共筑传播桥梁”为主题,从古老村落到新兴文创园区,巧用情景式宣讲、深度访谈等多元方式调研,积极传承与弘扬家乡文化。
“小窖”调研团深入安徽宣酒集团,开启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探索之旅,洞悉现代化包装与数字化应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助力企业明确节能减排方向。
“绿动”调研团聚焦“双碳”目标,深入华能华苏开展电力企业绿色转型调研,通过与技术人员深度交流,深刻理解国家能源结构调整与绿色转型战略,为企业绿色转型战略建言献策。
3
青春守望乡村
爱心照亮远方
赴河南商丘光明电影院志愿服务团立足视障人群观看电影痛点,通过旁白补充动作和串联片段的形式打造更适合视障人群的“光明电影院”,丰富了视障人群的观影感受,为视障人群做出了青年贡献。
赴甘肃定西、山东菏泽收入结构调研团通过对比两地乡村收入结构,深入了解不同地区乡村经济发展模式和农民增收途径,为其他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经验借鉴和政策参考。
文蕴东方恒心启明支教队精心筹备,为社区的孩子们进行课业辅导和兴趣课程讲解。在提升孩子们的学习能力的同时,丰富了他们的寒假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关爱的温暖。
4
相约浩然山大
青春激励启航
豫见山大母校回访队、山东大学返京宣讲社会实践队、星源归芒队、山东大学“福地知音”宣讲队等开展返母校宣讲活动,牢记山东大学“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在宣讲中讲述精彩的“山大故事”,化身“山大代言人”。重点介绍山东大学的专业特色与就业前景,并结合专业所学及大学生活,展示了山大校园浓厚的文化底蕴。返母校宣讲活动为广大中学生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山大校园生活和专业学习特色的窗口,充分激发学生们对于山大的向往和憧憬,激励他们付诸行动、奋力拼搏、拥抱梦想。
安全为基,助力前行。经济学院多管齐下,全方位为各团队的社会实践活动筑牢坚实根基。学院严格要求各团队务必遵循《社会实践安全明白纸》,力求提升学生的实践安全意识与自我防护能力,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与保障体系。同时,学院精心准备《社会实践投稿指南》,并举办寒假社会实践启动暨安全工作会议,嘱托各团队成员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深入基层、扎根实地,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拓宽实践视野,丰富实践内涵,充分展现实践成果与团队风采。
青春正当时,实践不停歇!经院学子应牢牢把握实践契机,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在实践中探寻真理,持续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展现新风貌、作出新贡献。
编辑:雯色娜珍
责编:刘苏慧
审核:封建帅 岳一阳 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