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师生参加东非传播学会年会

文摘   2024-09-08 19:09   重庆  

8月28日至31日,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张艳秋教授率领国际传播白杨班硕博研究生共4人出席了2024东非传播学会年会(EACA),并进行了会议发言。会议由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承办,来自26个国家的近200名学者及媒体人士参加了会议。EACA是东非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本土新闻传播学学术会议,此次为期4天的会议为非洲及世界各国的新闻传播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


张艳秋教授作为中国学者代表参加大会国别合影


张艳秋教授发表了题为《建构性新闻:一种新的以发展为中心的参与性新闻哲学》的演讲。她指出,长期以来,国际上对中国新闻实践的偏见阻碍了非洲新闻学界对中国新闻理念及其社会角色的客观认知。她以中国媒体为例阐述了关注平衡报道与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建构性新闻理念,提出同为发展中国家,中非新闻学界及业界要敢于探索有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新闻实践及新闻体制。



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孟兰娟、国际传播白杨班博士研究生李理、硕士研究生王博麟一同参会。张艳秋教授指导毕业的2名肯尼亚博士生、现在就职于肯尼亚山大学的Daniel Oloo Ong’ong’a及蒙巴萨技术大学的Sylvia Mutuwa也在大会宣读论文。孟兰娟副教授的发言主题为《全球发展视角下的建构性传播:中国对中非合作的传播理论、媒体话语与社会行动》。她强调中国媒体对中非合作议题的建构性传播过程中不仅发挥媒体的议程设置、促进共识、价值引领等功能,也鼓励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起到对合作议题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博士研究生李理和硕士研究生王博麟共同发表了题为《权力建构与身份流动:非洲媒体调查记者深度访谈研究》的演讲。该研究聚焦非洲调查记者的身份认同、流变以及与赞助人的多重博弈关系,探讨非洲记者在与西方资本力量博弈中争取独立性,寻求全球南方合作可能路径。



在其他小组发言和讨论环节,我校参会师生积极与国际参会学者互动交流,主动表达中国学界观点及立场,发出中国声音,向非洲学者介绍中国新理念和实践,并围绕中非媒体合作等展开专题访谈及调研。会议期间,许多与会学者主动与我校代表团探讨未来合作意向,探讨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建构性新闻、中国媒体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中非新闻媒体合作等问题,并表示希望未来有机会与中国传媒大学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


通讯员|王博麟  

编    辑|周   验

编    审|刘丰海


中传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官方信息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