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琴之路,莫踩"五大陷阱"!家长必读!

乐活   2024-12-12 17:30   陕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琴,是一项需要耐心、毅力与智慧并重的长期"投资"。在这条充满未知的道路上,孩子固然需要勇气和决心,但家长的正确引导与适度参与,更是助力孩子攀登音乐高峰的关键。

然而,现实中不少家长在孩子学琴的问题上,却常常陷入诸多误区,不仅无法给予孩子有效的支持和帮助,反而可能成为孩子前进路上的"绊脚石"。那么,哪些做法是家长们需要警惕和避免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盘点学琴路上的"五大陷阱"!

陷阱一:  朝三暮四,频繁更换老师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学琴更非一蹴而就。很多家长在最初为孩子选择启蒙老师时,往往慎之又慎,生怕错失"名师";可一旦开始学习,又常常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而考虑更换老师,诸如对孩子进步速度不满意、觉得老师教学方式不适合、听信他人推荐想换个新老师试试……

诚然,一位得心应手的好老师,对孩子的学琴之路至关重要。但频繁更换老师,只会打乱孩子的学习节奏,破坏师生之间建立起来的默契和信任,更可能让孩子产生挫败感和不安全感。

因此,除非确实遇到老师专业素养不够、责任心不强等情况,否则建议家长们要尊重孩子的意愿,给双方一个磨合和成长的过程,而不是动辄就"换人"。俗话说,"换汤不换药",有时候问题的关键未必在于"汤",而在于我们是否有耐心去熬制一剂"良药"。 

陷阱二:  贪小便宜,使用劣质乐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件优质的乐器,不仅能在音色、音准等方面为孩子的练习保驾护航,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反之,如果使用质量低劣、手感欠佳的乐器,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听力发展和演奏效果,更可能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试想,如果每次练琴都像是一场"折磨",孩子又怎能愿意坚持下去呢?

当然,优质不等于昂贵。选购乐器时,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学习阶段、接受能力等因素,在能力范围内选择一件品质优良、性价比高的乐器即可。给孩子一个好的"开始",无疑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陷阱三:  舍本逐末,不重视练琴效率

在孩子学琴的过程中,不少家长往往过于看重练琴的时长,认为孩子每天练琴时间越长越好,甚至连上厕所、吃饭的时间都要"克扣"。然而,这种做法非但不能帮助孩子提高演奏水平,反而可能事与愿违。

练琴讲究的是效率而非时长。一个小时的"磨洋工",不如十分钟的精练。尤其是对于年龄尚小的孩子来说,过度超负荷的练习只会引起反感和抗拒。

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练琴时间和任务,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同时要关注练琴过程的专注度和投入度,引导孩子"少而精",培养良好的练琴习惯,这比机械地延长练琴时间要管用得多。

陷阱四:  得过且过,忽视瓶颈期

学琴过程中瓶颈期的出现,如同山中的十八盘,往往让人望而生畏、却步不前。面对孩子的倦怠情绪和停滞不前的状态,一些家长选择视而不见,得过且过;另一些家长则失去耐心,变得急躁甚至发脾气。

但请记住,瓶颈期虽然令人沮丧,却也是孩子们必经的坎坷,也是他们蜕变和成长的契机。脱胎换骨、柳暗花明往往就在瓶颈期后。

这时候,家长们一定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适当给予一些"甜头"鼓励孩子坚持。同时,也要主动与老师交流,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安排,为孩子制定阶段性的、可行的目标,在循序渐进中帮助他们重拾信心。

陷阱五:  止步练习,不注重舞台经验

很多家长认为,学琴就是在家一门心思练下去就行了,往往忽视了上台表演的重要性。但要知道,音乐是一门表演艺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总是闭门造车,孩子就很难真正领会音乐的意义和魅力所在。

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次登台演出,对孩子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无论是克服怯场、培养自信,还是学会与观众互动、体会表演的快乐,都是在练琴房里得不到的宝贵经验。

因此,家长要积极为孩子创造演出的机会,鼓励他们踊跃参加各种音乐汇演、比赛等,让他们在一次次的舞台历练中增强实战经验,收获喝彩和鲜花,找到属于自己的音乐之路。 

学琴之路,道阻且长。在外人看来,那一座座瓶颈,往往成为阻碍孩子前行的高山险阻;但只要跨越过去,则又是一个全新的艺术世界,等待着孩子们去探索和征服。

作为家长,我们无法代替孩子披荆斩棘,但我们可以做他们最坚强的后盾,用我们的爱心和耐心,陪伴他们一路前行,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帮助他们跨越难关,直至梦想的彼岸! 

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守护孩子的音乐梦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艺术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学琴记
学钢琴的那些事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