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无锡之大溪港湿地加新青头潜鸭黑颈鸊鷉大麻鳽

旅行   摄影   2024-12-17 07:08   江苏  

大溪港湿地公园是无锡市鸟类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也是候鸟的重要越冬地。这个月第四次前往大溪港湿地公园,终于成功加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顺便还加新了黑颈鸊鷉大麻鳽,真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2024.12.15

大溪港湿地公园

01 青头潜鸭
今天出发很早,七点三刻就到太湖大溪港湿地公园六步港停车场停好车了。进了东门,就在内湖东堤的芦苇边,发现了三只青头潜鸭。当时一起观鸟的小伙伴,都误认为是琵嘴鸭雄鸟了,还好琵嘴鸭雄鸟的近照我也缺,因此没有错过拍摄机会。
回来电脑里放大照片仔细一看,这鸭子嘴不长啊,肯定不是琵嘴鸭,请懂老师帮忙确认,是青头潜鸭!再请几位资深鸟友帮忙确认,终于实锤青头潜鸭。加新成功,我的第NO.254号鸟种。
青头潜鸭是无锡大溪港湿地公园的冬候鸟,每年冬天都会来这边越冬,数量时多时少。
青头潜鸭( Aythya baeri),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迁徙性鸟类。雄性头部和颈部为黑色,有绿色光泽,上体为黑褐色,尾下和翼下覆羽为白色。雌性头部和颈部为黑褐色,腹部以白色羽毛为主,两翅、腰和尾上尾下覆羽与雄性基本相同。别名青头鸭。
青头潜鸭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及河北东北部等地区,在中国长江中下游以及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越冬。多栖息在水生植物比较丰富的湖泊中, 以各种水生植物的根、叶、茎和种子等为食,也吃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甲壳类、蛙等动物性食物。繁殖期为5-7月,窝卵数6-9枚。
2019年,青头潜鸭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为极危(CR)保护等级。2021年,青头潜鸭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后来又在大塘西侧发现几只睡觉的青头潜鸭,右侧中间那只,头部有明显青黑色,大概率也是青头潜鸭。
青头潜鸭和白眼潜鸭、红头潜鸭有混群杂交现象,野外较难辨识,我们顺便也来学习一下潜鸭的辨别。
白眼潜鸭,中等体型(41厘米)的全深色型鸭。仅眼及尾下羽白色;雄鸟头、颈、胸及两胁浓栗色,眼白色;雌鸟暗烟褐色,眼色淡;侧看头部羽冠高耸,飞行时,飞羽为白色带狭窄黑色后缘。雄雌两性与雌凤头潜鸭区别在于白色尾下覆羽(有时也见于雌凤头潜鸭),头形有异,缺少头顶冠羽,嘴上无黑色次端带;与青头潜鸭区别在两胁少白色。
白眼潜鸭雄鸟。头、颈、胸及两胁浓栗色,眼白色。
白眼潜鸭雌鸟。头、颈、胸及两胁暗烟褐色,眼色淡。
红头潜鸭,体长约46厘米;雄鸟头部栗红色,胸部黑色,背部及腹部灰白色,尾黑色,嘴蓝灰色且端部黑色;雌鸟头部及胸部暗褐色,背部及腹部灰色,尾部褐色,嘴基部色浅。红头潜鸭虹膜雄鸟红色,雌鸟灰褐色,脚黑色。 
红头潜鸭雄鸟。头部栗红色,胸部黑色,虹膜红色。
红头潜鸭雌鸟。头部及胸部暗褐色,背部及腹部灰色,尾部褐色,虹膜灰褐色。
凤头潜鸭,体长约40厘米;雌雄均有长的辫状冠羽,嘴宽大,眼黄色;雄鸟全体黑色,但腹部、两胁和翼镜为白色;雌鸟全体大致为褐色,两胁有褐色斑纹,腹部白色。
↑凤头潜鸭雄鸟
↓凤头潜鸭雌鸟
02 黑颈鸊鷉

今天另一大收获便是拍到了黑颈鸊鷉,而且还是繁殖羽,最近距离30米。拍的时候还小小激动了一下,今天又加新了,NO.255。后来它发现了我,缓缓游到湖中央去了。

黑颈鸊鷉(Podiceps nigricollis),鸊鷉科、鸊鷉属下的一种中型水鸟。体长25-34厘米,体重约0.5千克。嘴黑色,细而尖,微向上翘,眼红色。夏羽头、颈和上体黑色,两胁红褐色,下体白色,眼后有呈扇形散开的金黄色饰羽。冬羽头顶、后颈和上体黑褐色,颏、喉和两颊灰白色,前颈和颈侧淡褐色,其余下体白色,胸侧和两胁杂有灰黑色,无眼后饰羽,野外易识别。

栖于内陆淡水湖泊、河流、沼泽及河流入海口。喜欢成群在淡水或咸水上繁殖,冬季结群于湖泊及沿海。主要通过潜水觅食,主要以小鱼、蛙、蝌蚪、甲壳类和软体动物为食,偶尔也吃少量水生植物。繁殖期5-8月,营浮巢,每窝产卵4-6枚。

辨识

凤头鸊鷉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无锡太湖地区的冬候鸟,冬天里还是容易见到。
凤头鸊鷉,体长为50厘米以上,体重为0.5-1千克。前额和头顶部黑褐色,枕部两侧的羽毛往后延伸,分别形成束羽冠。脚的位置几乎处于身体末端,尾羽短而不显,趾侧有瓣蹼。
小鸊鷉就更常见了,本地留鸟,几乎每个较大的水塘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小鸊鷉,上体黑褐色,部分羽毛尖端苍白;眼先、颏、上喉等黑褐;下喉、耳羽、颈侧红栗色;初级、次级飞羽灰褐色,飞羽灰褐,初级飞羽尖端灰黑,次级飞羽尖端白色;大、中覆羽暗灰黑色,小覆羽淡黑褐色;前胸、两胁、肛周均灰褐色,前胸羽端苍白或白色,后胸和腹丝光白色,沾些与前胸相同的灰褐色,腋羽和翼下覆羽白。

03 大麻鳽

今天第三个加新是个人No.256大麻鳽,我们正在拍摄斑头秋沙鸭的时候,它突然从芦苇中窜出来,鸟友惊呼大麻鳽,我也赶紧抓拍了一组。可惜刚拍了几下,相机就没电了,因此只获得了模糊版记录照。

大麻鳽,别名大水骆驼、蒲鸡、水母鸡、大麻鹭,鹭科麻鳽属的鸟类。雄性成鸟额、顶棕黑色,颊部棕黑且向后延伸,颈侧及后颈淡棕黄色并具暗褐色细横斑;上体黄褐色并具黑褐色纵纹;颏、喉棕白色,中央具一棕褐色纵条纹;初级飞羽红棕色、具棕黑色横斑;下体棕黄色,上胸具棕褐色粗纵纹,腹部具黑褐色纵条纹。雌雄同色。虹膜黄色,嘴黄、嘴脊前端黄褐,跗蹠及趾绿黄色。栖息于河流、湖泊、池塘的芦苇丛及沼泽地中。夜行性,白天藏于沼泽或草丛间。多单只活动。以鱼、虾、螺、蟹、蛙、泥鳅及水生昆虫为食。在水域附近的芦苇丛或草丛中营巢。窝卵数3-7枚,卵呈橄榄褐色。雌雄共同孵卵,孵化期25-26天。

此外,夏候鸟三鳽客:黄斑苇鳽、黑苇鳽和栗苇鳽,冬天是见不到的。尤其是栗苇鳽,今年夏天去大溪港湿地守了好几次,都未能加新成功,明年继续。
04 斑头秋沙鸭
今年冬天,大溪港湿地公园斑头秋沙鸭的数量特别多,鸟友拍到了二十三只斑头秋沙鸭同框的画面。今天我们在几个塘都拍到了斑头秋沙鸭,最近距离大约50米,拍清眼睛还是有难度的。
↓大塘里较远的一只斑头秋沙鸭
↓一雄二雌同框
↓雄鸟相对不怕人,偶尔能拍到它们靠边的画面。
↓雌鸟就谨慎多了,只能拍到一些远距离的模糊照。
↓天空中五只鸭子飞过,拍下来仔细一辨别,原来五只都是斑头秋沙鸭雌鸟。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守候了很久,终于守到了熊猫鸭靠边一些的镜头。赶紧抓拍一组,基本上能够看见黑眼睛了。
05 其他鸭
下面看一下其他野鸭,基本上稳定都能见到。
↓琵嘴鸭♀
↓赤膀鸭♂
↓赤膀鸭一对
↓罗纹鸭一群,雌雄都有
↓罗纹鸭♂
↓罗纹鸭♀
↓绿头鸭,三雄一雌
↓斑嘴鸭一对
↓斑嘴鸭恐怕是最常见的野鸭了,也是最不怕人的一种。
↓一群绿翅鸭飞过,雌雄都有。
至今尚未获得绿翅鸭的近距离清晰照,下次继续。
06 其他鸟
拍野鸭的间隙,顺便拍几张林鸟,大溪港湿地公园纯色山鹪莺、棕头鸦雀肯定有,苇鹀也容易见到,据说还能见到红喉歌鸲和蓝喉歌鸲等较为罕见的鸟儿。
↓纯色山鹪莺
↓苇鹀
↓大溪港湿地冬天里的猛禽不多,好像只能看见红隼和普通鵟了。普通鵟出猎的时候,鸭子们惊得四处飞。
不过大溪港湿地公园的地头蛇还是喜鹊,它们胆肥得很,不停驱赶普通鵟。
就以普通鵟展翅的画面结束本文吧。
当日拍鸟报告,一日三新,开心!

大溪港鸟种名录

截至2024年12月16日,中国观鸟记录中心共收录无锡大溪港湿地公园观鸟报告390条,记录鸟类50科217种,比上月增加五种:短嘴豆雁、遗鸥、林柳莺、水鹨、红颈苇鹀。本人在大溪港湿地(含原新安渔业村)共进行拍鸟活动27次,记录鸟种38科100种,占大溪港鸟种名录的46.1%,比上月加自留地新七种:白额雁、青头潜鸭、黑颈鸊鷉、大麻鳽、大白鹭、普通鵟和红头长尾山雀。列表如下,红色为鸟友记录而本人未在大溪港记录的鸟类(共117种)。

01雉科:环颈雉、鹌鹑;

02鸭科:小天鹅、豆雁、短嘴豆雁*、白额雁*鹊鸭、斑头秋沙鸭、普通秋沙鸭赤麻鸭鸳鸯、红头潜鸭、青头潜鸭*、白眼潜鸭、凤头潜鸭、斑背潜鸭白眉鸭、琵嘴鸭、花脸鸭、罗纹鸭、赤膀鸭、赤颈鸭、斑嘴鸭、绿头鸭、针尾鸭、绿翅鸭;

03䴙䴘科:小䴙䴘、凤头䴙䴘、黑颈鸊鷉*;

04鸠鸽科:山斑鸠、火斑鸠、珠颈斑鸠;

05杜鹃科:小鸦鹃、噪鹃、大鹰鹃、四声杜鹃、大杜鹃、小杜鹃

06秧鸡科:西秧鸡、普通秧鸡、白胸苦恶鸟、黑水鸡、白骨顶;

07鹳科:东方白鹳

08鹮科:白琵鹭;

09鹭科:大麻鳽*、黄斑苇鳽、栗苇鳽、黑尾鳽、夜鹭、绿鹭、池鹭、牛背鹭、苍鹭、草鹭大白鹭*中白鹭、白鹭、黄嘴白鹭

10鹈鹕科:卷羽鹈鹕

11鸬鹚科:普通鸬鹚;

12反嘴鹬科:反嘴鹬,黑翅长脚鹬;

13鸻科:凤头麦鸡、灰头麦鸡、灰鸻、长嘴剑鸻、金眶鸻、环颈鸻;

14水雉科:水雉;

15鹬科:中杓鹬、黑尾塍鹬、翻石鹬、流苏鹬、尖尾滨鹬、弯嘴滨鹬、青脚滨鹬、长趾滨鹬、红颈滨鹬、黑腹滨鹬、半蹼鹬、大沙锥、扇尾沙锥、翘嘴鹬、矶鹬、白腰草鹬、鹤鹬、青脚鹬红脚鹬、林鹬、泽鹬;

16鸥科:红嘴鸥、遗鸥*西伯利亚银鸥、鸥嘴噪鸥、红嘴巨燕鸥、普通燕鸻、灰翅浮鸥、白翅浮鸥;

17鹗科:鹗;

18鹰科:黑翅鸢、凤头蜂鹰、雀鹰、苍鹰、白腹鹞、白尾鹞、普通鵟*;

19戴胜科:戴胜;

20翠鸟科:普通翠鸟、斑鱼狗、白胸翡翠

21啄木鸟科:蚁䴕、斑姬啄木鸟、星头啄木鸟、大斑啄木鸟

22隼科:红隼、红脚隼、燕隼、游隼;

23黄鹂科:黑枕黄鹂

24山椒鸟科:灰山椒鸟、暗灰鹃䳭;

25卷尾科:黑卷尾、发冠卷尾

26伯劳科:虎纹伯劳、牛头伯劳、红尾伯劳、棕背伯劳、楔尾伯劳

27鸦科:灰喜鹊、红嘴蓝鹊灰树鹊、喜鹊、小嘴乌鸦

28山雀科:黄腹山雀、大山雀;

26攀雀科:中华攀雀

30百灵科:小云雀、云雀

31扇尾莺科:棕扇尾莺、纯色山鹪莺;

32苇莺科:东方大苇莺、黑眉苇莺;

33蝗莺科:小蝗莺

34燕科:崖沙燕、家燕、金腰燕;

35鹎科:领雀嘴鹎、白头鹎、栗背短脚鹎、黑短脚鹎

36柳莺科:林柳莺*、黄眉柳莺、黄腰柳莺、褐柳莺、冕柳莺、勘察加柳莺、极北柳莺;

37树莺科:强脚树莺;

38长尾山雀科:银喉长尾山雀、红头长尾山雀*

39鸦雀科:棕头鸦雀;

40绣眼鸟科:暗绿绣眼鸟;

41林鹛科:棕颈钩嘴鹛;

42噪鹛科:画眉、黑脸噪鹛;

43椋鸟科:八哥、丝光椋鸟、灰椋鸟、黑领椋鸟;

44鸫科:虎斑地鸫、灰背鸫、乌鸫、白腹鸫、红尾斑鸫、斑鸫

45鹟科:鹊鸲、灰纹鹟、乌鹟、北灰鹟、蓝歌鸲、蓝喉歌鸲、红喉歌鸲、红胁蓝尾鸲、鸲姬鹟、红喉姬鹟、北红尾鸲、蓝矶鸫、东亚石䳭

46梅花雀科:白腰文鸟、斑文鸟;

47雀科:麻雀;

48鹡鸰科:山鹡鸰、北鹨、树鹨、红喉鹨、水鹨*、田、黄鹡鸰、灰鹡鸰、黄头鹡鸰、白鹡鸰

49燕雀科:燕雀、黑尾蜡嘴雀、黑头蜡嘴雀、金翅雀、黄雀;

50鹀科:黄喉鹀、红颈苇鹀*、芦鹀、苇鹀、黄胸鹀、田鹀、小鹀、灰头鹀、黄眉鹀、白眉鹀

>>>>【走遍无锡系列】
【滨湖区】
十一月观鸟加新秃鼻乌鸦再遇白额雁
十月观鸟加新日松、游隼、红喉歌鸲
走遍无锡之九月白旄湾鸥鹭齐飞
走遍无锡之太湖郊野公园里的休闲山庄
走遍无锡之宝界山林公园
走遍无锡之金城湾公园
走遍无锡之太湖街道圩田里与伽蓝寺
走遍无锡之白旄湾鹗抓鱼与南巷上孙继皋墓
走遍无锡之胡埭秦尚书湾和九龙湾
走遍无锡之东大池、惠山西麓和宝界山
走遍无锡之青龙山、鸡笼山和渔港大堤
走遍无锡之长广溪五月观鸟记
走遍无锡之五月迁徙季的白旄湾
走遍无锡之华庄周潭关家桥和黄巷
走遍无锡之鸡笼山与华藏寺
走遍无锡之白旄湾观鸟遛娃攻略
走遍无锡之长广溪湿地公园观鸟攻略
走遍无锡之大浮古树和开化方泉
走遍无锡之雪浪尧歌里、白旄湾和漆塘苑
走遍无锡之荣氏迁锡始祖墓、白沙泉与宋帝庙
走遍无锡之南泉鲍家庄桂花与长泰寺古银杏
走遍无锡之华庄古银杏与新安钱王祠
走遍无锡之马山古银杏与竹林穿越
走遍无锡之胡埭富安七彩花田
走遍无锡之状元古道
走遍无锡之舜柯山
走遍无锡之阖闾城遗址博物馆
走遍无锡之南泉长泰禅寺与小南山
走遍无锡之六月花海篇
走遍无锡之马山环岛公路
走遍无锡之五月花海篇
走遍无锡之华庄巡塘古镇
走遍无锡之马山冠嶂古道
走遍无锡之雪浪山
走遍无锡之龙王山好汉坡与龙山石墙
【锡山区】
走遍无锡之鹅湖镇圆通禅寺和古银杏
走遍无锡之安镇映月湖与厚桥嵩山
走遍无锡之安镇白丹山与七云禅寺
走遍无锡之翠屏山旅游度假区
荡口古镇——一座鲜活灵动的历史文化名镇
【惠山区】
走遍无锡之前洲、玉祁、阳山古银杏
走遍无锡之阳山籁团庙
走遍无锡之登顶大阳山
【梁溪区】
正心立志——记东绛小学四(9)班参观无锡东林书院活动
走遍无锡之运河艺术公园
【新吴区】
走遍无锡之大溪港湿地野鸭近了都好看
走遍无锡之大溪港湿地野鸭成群
走遍无锡之大溪港湿地清晨观鸟
走遍无锡之大溪港湿地公园遛娃观鸟攻略
走遍无锡之塘南保安寺无梁殿与旺庄漓江路银杏
走遍无锡之鸿山遗址和鸿山泰伯陵





天涯此时的自由世界
天涯此时,生于四川雅安,定居江苏无锡。热爱单车,喜欢摄影,爱好旅行,以文会友,热情洋溢。用精彩图文记录人生旅途的美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