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无锡之古南禅寺与百巷梁溪
旅行
摄影
2024-12-01 20:28
江苏
到无锡已经十八年了,许多犄角旮旯的小地方都去转过了,然而对无锡古城尚没有仔细探访过。周六下午送娃去南禅寺上课,干脆把自己当成初来无锡的游客,快乐刷街。先后走马灯地参观了古南禅寺、无锡基督教堂、无锡国专纪念馆、无锡县学旧址、无锡县城隍庙旧址、钱钟书故居、秦邦宪故居等处。本次寻访只是冰山一角,下次继续。
【拍摄设备】CANNON 5D3+70-200 f/2.8幺妹开车送我们到南禅寺,我再送姐姐到梁溪国学上国画课。大桥中学门口的两棵古银杏可能已经黄了,决定过去走走看。怎么过去呢,先走去南禅寺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南禅寺东侧的文殊阁,此处似乎不对外开放。紧接着从南禅寺南门来到妙光塔下。1983年11月21日,南禅寺妙光塔被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无锡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南禅寺的地标性建筑。妙光塔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间(984—988年),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获名“妙光塔”,明宣德八年(1432年)倾坍,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完成重建。妙光塔为楼阁式砖塔,共有八面七层,高43.3米,塔底层外壁四门上佛龛10个,多块明代石碑、石香炉。南禅寺妙光塔是无锡南门三景、梁溪八景之一。妙光塔东侧的南禅寺素食馆,我们去吃过几次,价格亲民,味道还是很不错的。因为南禅寺以前要门票,戴口罩期间又不开放,算起来这还是我第一次正式参观南禅寺。来到南禅寺中庭,南侧是天王殿,供奉四大金刚。因修建地铁,南1门已临时封闭。广场东侧是观音殿,西侧是地藏殿,北面自然是寺庙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了。正值周末,南禅寺的香火非常旺。大雄宝殿四字是赵朴初大师所题,中部还有“福慧庄严”和“大圆满觉”等金匾。出了大雄宝殿,到西边转一下,原来这里供奉着五路财神:东路财神招宝天尊萧升、西路纳珍天尊曹宝、南路招财使者陈九公、北路利市仙官姚少司、中路武财神赵公明。↓大雄宝殿的脊兽。![]()
第一愿:化身随缘,普渡三界
第二愿:化解怨恨,播下菩提种子
第三愿:爱与轻慢,皆是引导之机
第四愿:净化人心,消除罪垢
第五愿:包容一切,破除我慢
第六愿:生命轮回,慈悲指引
第七愿:供养与受教,共同进步
第八愿:地狱之苦,慈悲救赎
第九愿:净化佛法,普渡众生
第十愿:大愿无量,普度如来法界
从南禅寺过马路,沿中山路往市中心方向走,不久见到一处红色历史建筑,原来是普仁医院红砖楼。
普仁医院,为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前身,原身为圣公会普济门诊所,建于1908年,由圣公会郭裴蔚主教主持,美国医疗宣教士医学博士李克乐担任院长,为无锡第一所现代医院,也是江苏省最早建立的西医医院之一。无锡二院,百年名院。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江苏省首批现代化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03 无锡基督教堂(圣公会十字堂)
继续往北走,来到下一站——无锡基督教堂,这里建了一处“小游园”,是无锡市著名新婚拍摄打卡地。
↓基督教堂钟楼特写
1901年美国基音教圣公会派麦甘霖会长(牧师)和华人未葆元会吏来锡,创办锡金圣公会。1908年建小礼拜堂(圣安得烈堂)和钟亭。1915年奠基始建大礼拜堂,命名为“中华圣公会无锡圣十字堂”,即现在的无锡基督教堂。该堂为哥特式教堂,建筑面积767平方米。1954年、1981年和2003年分别进行过大修。2006年建成钟楼和教堂门前文化广场。基地教堂北侧还有办公区,即圣公会十字堂(牧师楼),归属无锡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穿过中山路,上学前东路,准备前往大桥实验中学。学前东路南侧有顾毓琇纪念馆,目前暂停开放。顾毓琇故居,始建于清末,是世纪文化老人顾毓琇先生的出生地。在这座故居中,诞生了顾毓琦(德国汉堡大学博士)、顾毓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顾毓瑔(美国康乃尔大学博士)、顾毓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顾毓瑞(台湾文化大学博士)五兄弟。顾氏家族“一门五博士”,在无锡被传为佳话。转眼来到无锡国专纪念馆,之前都是路过一瞥,今天进去参观学习一下。无锡国专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所以国学教育为主的高等学府,以无锡学宫东部的戟门为馆址,2022年11月建成开馆。参观需现场登记,先学习一下纪念馆前言。无锡国学专修馆创办于1920年,掌门人为现代教育大家、国学大家唐文治先生。无锡国专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奠定基础(1920-1929),转制发展(1930-1936)、抗战内迁(1937-1946)和战后复校(1946-1950)。1950年5月,无锡中国文学院并入苏南文化教育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再1952年院系调整后不复存在,相关系科发展成为苏州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无锡国专最值得称道的一段历史便是抗战内迁,展厅内用了大屏幕动画显示,先沿京杭大运河到镇江登船,再到南京、武汉,火车到长沙,徒步到衡阳,翻山越岭来到广西桂林,在崇山峻岭之间移动办学。无锡国专历史上群星荟萃,涌现出一大批国学大师,著名的有钱基博、章太炎、鲍鼎、吕思勉、周谷城、胡曲园、郭绍虞、周予同、陈衍、陈柱、朱东润、夏承焘、饶宗颐、冯其庸等人。无锡国专纪念馆的旁边便是无锡市大桥实验中学。无锡市大桥实验中学内的两棵古银杏,一棵210年,一棵190年。今年初冬比较暖和,欣赏古银杏的最佳时机可能还需要一两周。大桥实验中学围墙外贴满了喜报,在2024届高考再创辉煌。无锡市大桥实验学校创办于1993年8月,是改革开放以后无锡市第一家经无锡市委、市政府批准建立的非股份制民办学校,时名“无锡市大桥实验中学”。1996年起开办高中,2012年,租用菱湖大道9号设新校区,增办小学部和国际实验班,发展成一所拥有小学、初中、高中、国际四个学部的十二年制学校,同年更名为“无锡市大桥实验学校”。大桥实验中学的西侧是睦亲坊巷,入口有文学学人——钱钟书和父亲钱基博的雕塑。无锡县学旧址就在大桥实验中学西侧,入口有“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的警示,以示尊孔。无锡县学,一名学宫,是古代无锡唯一的管理学校,创建于北宋嘉佑三年(1058),民国后改为无锡县立中学,解放后为无锡市立中学。现存戟门、明伦堂、讲堂,均为同治十三年(1874)重建。明伦堂悬朱熹手迹,国内罕见,又存学田碑、卧碑等自宋迄清有关碑刻70余通,保存完好,大都未经著录,弥足珍贵。加上收集的民间其他碑刻共近百通,辟为无锡市碑刻陈列馆。县学历宋元明清基址未变,明伦堂前后檐柱大都为明代青石方柱。↓1983年,无锡县学古建筑和无锡县学古碑刻,即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无锡金桥双语实验学校,就在无锡县学旧址西边,是一所创办于2000年的民办小学。睦亲坊巷很窄,周边停车位很少,放学接娃的时候必定挤得水泄不通。睦亲坊巷不仅是路名,还是小区名;荣德生旧居也在附近。走到睦亲坊巷尽头,一眼便看见了钱钟书故居,2002年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钱钟书故居,又名“钱绳武堂”,位于无锡城中七尺场。故居由两部分组成:其祖父筹建于1923年的钱绳武堂和其叔父在屋后西侧陆续建造的五间楼房及若干铺房。入口便是钱钟书夫妇的生平介绍。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代表作《围城》、《谈艺录》等。杨绛(1911-2016),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故居规模很大,时间有点紧张,我主要参观了绳武堂。离开了钱钟书故居,沿新街巷往西,来到健康路。健康路上有一排漂亮的枫香树,西侧便是薛福成故居。继续往北走,转到后西溪,找到无锡县城隍庙旧址,2002年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无锡县城隍庙旧址,位于无锡城中三皇街(今后西溪),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清咸丰九年(1859)和光绪十三年(1887)两次大修。现存建筑有仪门、内戏台、外戏台、西偏厅和长廊等。仪门的石柱、石鼓磴、抱柱石及部分木构件仍为明初之物,距今已650余年。整个遗址建筑群虽不完整,但不失为一处规模较大、雕刻精美的祠庙建筑群。城隍庙旧址北侧是无锡恒隆广场,南侧是即将在年底开盘的恒隆府高档楼盘。古老与现代形成强烈反差,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继续往东走,穿过中山路,来到今天的最后一站——秦邦宪故居,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题写。秦邦宪故居,位于无锡城中师古河上(今崇宁路112号)。秦邦宪(1907-1946),一名博古,字则民,无锡人,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故居原是无锡地方名流、秦邦宪的族叔秦琢如的家宅“即翁堂”,建于清光绪末年,为典型的江南水乡民宅。1916年至1921年,秦邦宪随父母在此居住6年,度过了少年时代,具有重要的纪念价值。进入故居,首先便看见周总理对博古的崇高评价和深切怀念。"秦邦宪生平事迹陈列"前言,高度概况了博古的革命业绩、高贵品质、献身精神和光辉业绩。展览共分《勤奋读书立志报国》、《探求真理投身革命》、《临危受命历尽艰难》、《统战工作呕心沥血》、《新闻事业辉煌新篇》、《鞠躬尽瘁名垂千古》六个部分。既翁堂,秦邦宪的族叔秦琢如的家宅,建于清光绪末年,占地2300平方米,白墙青砖黛瓦,是一套普通的江南民宅。
↓后院的慎德堂。我记得2007年第一次到这边参观的时候,还是破败不堪的样子,现在已经完全修复一新了。秦邦宪故居东侧,还有金匮县衙碑刻,1983年11月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碑刻共十六块。年代最早的是清雍正九年(1731),最晚的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我们需要了解一下金匮县。清雍正四年(1726年),由于无锡县人口、赋税繁多,被分为无锡、金匮两县,西部为无锡县,东部为金匮县,2县共用1个县城。民国元年(1912年),撤废金匮县。“金匮”二字作为地名,现主要见于“金匮公园”、“金匮街道”(现已合并到清明桥街道)。秦邦宪故居的旁边是文渊坊,里面有秦邦宪铜像和其他建筑。秦邦宪是无锡秦氏大族的一支,他是北宋婉约词人秦观的32代裔孙。院里枇杷树旁有秦观的线刻像,上有《鹊桥仙》词句,“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时间差不多了,赶紧沿新生路往南走,穿过天桥,回到南禅寺,接上姐姐回家。正赶上晚高峰,不如就慢慢坐公交车摇回去吧,走了一天正好车上睡一觉。下次再继续转一转无锡城中古迹,好好学习一下百巷梁溪,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