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
实践十九号卫星返回后
海南搭载荷载交付仪式
在海口举行
一批重约50公斤的“太空种子”
正式交付海南
涉及水稻、玉米、火龙果、西番莲等
约60个品类
这批经历“上天”遨游的种子
在交付省内各育种单位后
即将开始一段新的“入地”旅程
据了解,太空育种是将种子等植物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和载人飞船等航天器进入太空,利用空间环境的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等综合因素诱发种子基因变异,再返回地面进行选育,培育新品种、新材料、新种质的作物育种新技术。
今年4月,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向省内相关科研院所、高校、种业集团等单位发出征集公告,共收到来自20多家单位的200多个项目申报资料。经组织省内外专家开展遴选工作,最终筛选出搭载种子约50公斤。
10月11日,随着实践十九号卫星完成13.5天的在轨试验与测试任务,这批“太空种子”与卫星回收舱一同安全返回地球。
“合格的太空种子,不但能‘上天’遨游,更要能‘入地’结硕果。”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空间育种材料成功返回地球
只是空间育种漫长道路上
迈出的重要一步
后续的实验室试验
田间试验、产业发展
才是整个空间育种工程项目的核心
🌱
如何充分利用好空间育种材料
加快育种创新步伐?
当天,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对后续育种工作进行了部署。
太空育种具有“诱变效率高、育种周期短、有益变异多”的优势。下一步,各育种单位将结合“南繁育种”优势,科学设计好地面试验方案,加速航天育种材料的成果转化和推广。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向种图强”“向天图强”都是海南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我省将在种业、航天领域开展原创性、关键性、引领性的联合技术攻关,深度融合“航天+种业”产业,探索建立加速南繁育种的新发展途径,打造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和重要实践地。
来源:海南日报、东方番茄酱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