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
近日,美国能源部(DOE)发布《储能战略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政策研究中心对此报告中关键要点进行了梳理,供业界参考。
1、执行摘要
该战略全面概述了美国加速储能创新、部署和商业化的框架,重点关注韧性、灵活性和公平性。美国储能未来旨在建立一个自我维持的储能生态系统,开发、提供和部署突破性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多种实际应用在不同时间尺度的需求。该文件并未涉及新的政策行动,也未具体说明未来活动的预算和资源配置。这一框架强调了以下关键内容:
协作与协调:通过政府、私营部门和国际合作伙伴间的紧密协作, 推动技术创新和市场部署。
供应链安全:强化关键材料的国内供应链能力,同时推进循环经 济体系,减少对全球市场波动的依赖。
技术整合与标准化:支持多种储能技术的整合,包括先进电池、 热储存和长时储存系统,同时推进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公平与可及性:将多样性、公平性、包容性和可达性(DEIA)原 则融入储能部署,为服务不足的社区提供可持续的能源方案。
2、DOE战略的关键要素
2.1、愿景和使命
愿景:将储能建立为韧性、灵活、经济和安全能源系统的基石。
使命:构建一个美国可自我维持的储能生态系统,减少外部依赖,为各种应用提供变革性解决方案并确保其全球领先地位。
2.2、战略目标(SO)
DOE提出了三大核心目标:
1、加速储能技术的部署和开发,以应对当前和未来的能源需求。
2、为决策者提供准确、无偏见的数据和分析,支持政策和投资的制定。
3、利用全球领导地位推动储能创新,从研发到商业化全面覆盖。
2.3、战略重点
美国能源部的战略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关键领域:
长期规划:专注于长期技术突破,包括先进电池化学、热储能和长时储能解决方案。
经济高效:推动储能实施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并开发具有高影响力的使用案例。
标准化和安全性:制定严格的安全标准和性能基准,保障储能系统的可靠性。
全球合作:加强国内和国际合作以确保供应链安全,同时推进储 能技术的国际标准化。
公平性和可及性:在储能技术推广中融入公平与可及性的原则,以覆盖更多的社区和用户群体。
3、储能发展的关键策略
3.1、长期研究与创新
DOE优先考虑对基础研究的长期投资,以保持全球储能领域的领导地位。其核心目标包括:
a、推动先进电池化学技术的研发,例如锂电池、固态电池,以及新兴的电化学储能技术。
b、探索热储能技术以满足多样化能源需求,并开发长时储能解决方案以增强能源系统的稳定性。
c、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以支持颠覆性技术的出现。
3.2、高影响力示范项目和实施成本降低
DOE着重于确定和推动以下具有显著价值的示范项目:
a、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灵活性,通过储能系统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整合。
b.、开发适用于微电网的储能解决方案,以满足偏远地区和特殊场景的需求。
c、通过详细的成本分析,优化储能系统的经济性,推动更广泛 的市场采纳。
3.3、安全性、可靠性与标准化
为了确保储能技术的普及和长期稳定运行,DOE注重以下方面:
a、制定严格的安全标准和最佳实践指南,以保障储能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
b、推进储能技术的标准化工作,确保不同技术之间的兼容性和高效整合。
c、研发全生命周期的安全评估工具,包括储能设备的热管理和消防技术。
3.4、公平与能源正义
DOE将公平与能源正义作为核心原则,强调以下内容:
a、为服务不足的社区提供经济实惠的储能技术,以缩小能源使 用的不平等。
b、在储能项目的规划和实施中,优先考虑多样性、公平性、包容性和可及性(DEIA)。
c、推动基层社区的参与,确保储能技术的社会接受度和可持续性。
3.5、供应链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为应对全球供应链波动带来的挑战,DOE提出以下策略:
a、强化关键材料的国内供应链能力,减少对进口原材料的依赖。
b、推广循环经济理念,通过发展先进的电池回收技术,实现储能设备的可持续利用。
c、促进国内制造能力的提升,以增强储能系统的整体供应链韧性。
3.6、协作与多方参与
为了加速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市场化,DOE倡导多方协作,具体包括:
a、在政府机构、学术界和私营部门之间建立高效的合作机制。
b、推动国际合作,与全球领先的储能技术开发者共享资源和经验。
c、通过利益相关方的深度参与,优化储能技术从研发到部署的全生命周期流程。
4、路线图中强调的挑战
4.1、技术和市场障碍
成本问题:许多储能技术尚未达到具有竞争力的成本水平,这限 制了其广泛应用。
整合挑战:现有能源系统与新兴储能技术的整合仍存在技术和经济障碍。
商业化不足:长时储能和颠覆性储能技术在商业成熟度方面仍然不足。
4.2、供应链脆弱性
原材料依赖:对进 口关键原材料的高度依赖导致供应链面临风险。
循环利用不足:电池和其他储能设备的回收与生命周期管理仍需显著提升。
全球竞争:供应链中断和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对国内制造业构成 挑战。
4.3、政策和市场激励不足
储能价值问题:储能的全社会价值未能在现有市场中得到充分体现。
监管环境复杂:分散的政策和监管框架限制了储能项 目的部署速度。
激励机制不足: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来吸引更多资本投资储能领域。
5、储能在能源转型中的关键作用及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储能技术在全球能源转型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储能为能源系统提供了灵活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实现绿色、低碳能源未来的核心支柱。特别是在电力行业,储能技术能够有效平衡供需波动、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并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此外,储能还为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推动电动交通和增强能源自主性提供了可能,是实现全球气候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必备工具。
在这一背景下,国际社会,特别是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其在储能技术研发、政策创新以及全球能源生态建设中所起到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中国在储能技术的生产和应用方面具有领先优势,而美国则在储能研发、标准制定和国际合作方面占据重要地位。中美两国的合作不仅可以促进储能技术的创新和商业化,还能推动全球能源系统的绿色转型。通过加强政策对话与技术交流,双方能够克服技术壁垒、共同推动储能技术的成熟和部署,形成有利于全球气候治理的合力。
中美在能源转型和气候变化应对方面的相向而行,能够为全球绿色发展提供重要示范。两国携手合作,将在技术共享、资金支持、产业协同等多方面带来积极影响。只有通过国际社会尤其是中美两国的共同努力,才能加速全球能源转型进程,推动实现《巴黎协定》目标,并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全球性挑战。(严禁转载)
投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