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福字、绣花草、扎风筝、吹糖人……1月18日,由武汉市文联主办,武汉民间文艺家协会承办的“手艺江城 美育行动”首场文艺惠民活动,在江岸区堤角公园拉开帷幕,现场20余名民间艺术家展示剪纸、汉绣、泥塑、面塑、蛋雕、叶雕、糖画等传统手工艺,为市民送来新春的祝福。
传统手艺吹糖人。
2024年12月4日,春节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首个“非遗”春节来临之际,武汉民间文艺家协会举办这场以民间工艺为主题的迎新春展示活动,是深入推进“强基工程”的重要举措,让更多市民了解节日文化,增强了中华文化认同感,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汉绣传人为市民准备了绣绷。
“汉绣里的很多吉祥图案,向来有祈福纳祥、驱恶辟邪的寓意,很适合新年的氛围”,汉绣传人石玉香带来多幅作品,福字绣品、“柿柿如意”等都寄予了好意头。她还为市民准备了练手的红底花草绣绷,“欢迎现场来学”。
剪纸传人带着观众剪福字。
“做猫猫鞋在我们家已经传了六代”,天门市级非遗项目猫猫鞋制作技艺传承人胡红英面前的展位上,摆放着色彩鲜亮、憨态可掬的猫猫鞋。她介绍,在天门民间有给满周岁的孩子戴猫猫帽、穿猫猫鞋的习俗,有辟邪、长寿的含义。
“武汉的风筝跟北方的不一样,工艺更细腻”,曾多次在全国风筝比赛中获奖的鲁应仁带来多款精美风筝。他表示,因为气候、风力不同,比起北方的大风筝,自己做的风筝骨架更轻、工艺更细,“最小的风筝跟一只苍蝇差不多大小,需细细的丝线才能放飞起来”。
市民在现场打卡拍照。
武汉泥塑代表性传承人、武汉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胡作林表示,组织民间手艺人在公园现场献艺、互动交流,一方面为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烘托气氛、文化惠民,一方面也为武汉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会员们提供展示交流、提高技艺的平台,希望艺术家们紧贴群众、紧贴生活、多创作高质量的手工艺作品。
“手艺江城 美育行动”计划举办多场培训宣讲和展览展示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武汉民间艺术,讲好武汉故事。
END